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心理契约是近年来国外管理心理学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多关注心理契约的履行、违背和结果,少有研究心理契约的形成,且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格特质对心理契约形成的影响。另外,以往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多是整体研究,没有考虑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多维关系。本论文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格特质对心理契约形成的影响,以及心理契约对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实施的影响,为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对湖南省4家银行12位各层次员工的现场访谈,设计开发了银行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共有180名来自16家银行的管理者及员工参与问卷调查。研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nter全回归和层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考察人格特质与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和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研究主要结论有:人格特质影响心理契约的形成,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有重要影响,人格特质对组织公民行为有重要预测作用,心理契约在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研究、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人格特质、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三者的关系,构建和验证了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概念模型,对以往研究做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也为未来对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是:第一,优化企业员工招聘,通过引入员工人格特质的测量,能够预知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实施,能够优化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第二,强化企业员工激励,企业能够通过选择使用内外诱因心理契约,激励员工实施组织公民行为;第三,提升企业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员工在感受到组织给与的诱因后会产生回报感,这种回报感会转化为员工工作中的责任感与创造力,为企业绩效的提高做出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
  • 2.1 心理契约文献回顾
  • 2.1.1 心理契约理论概况
  • 2.1.2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
  • 2.2 组织公民行为文献回顾
  • 2.2.1 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概况
  • 2.2.2 组织公民行为预测变量
  • 2.3 人格特质文献回顾
  • 2.3.1 人格特质理论概况
  • 2.3.2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
  • 2.4 人格特质、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文献回顾
  • 2.4.1 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
  • 2.4.2 人格特质、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
  • 2.5 文献研究综合评述
  • 2.5.1 以往研究总结
  • 2.5.2 有待研究问题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构思
  • 3.2 研究假设
  • 3.2.1 人格特质与心理契约相关假设
  • 3.2.2 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假设
  • 3.2.3 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相关假设
  • 3.2.4 心理契约中介作用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第4章 访谈研究
  • 4.1 访谈对象
  • 4.2 访谈提纲
  • 4.3 访谈实施
  • 4.4 访谈结果
  • 第5章 问卷研究与分析
  • 5.1 问卷资料收集
  • 5.1.1 数据收集
  • 5.1.2 样本特征
  • 5.2 问卷测量内容
  • 5.3 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5.3.1 心理契约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5.3.2 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5.3.3 人格特质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人格特质与心理契约的回归分析
  • 5.4.2 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
  • 5.4.3 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
  • 5.5 中介变量检验
  • 5.5.1 心理契约对外向性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
  • 5.5.2 心理契约对宜人性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
  • 5.5.3 心理契约对尽责性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
  • 5.5.4 心理契约对开放性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分析
  • 5.6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人格特质对心理契约形成的影响
  • 6.1.2 人格特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
  • 6.1.3 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
  • 6.1.4 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启示
  • 6.2.2 现实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大纲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影片《禁室培欲》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格特质[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3(04)
    • [2].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3].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大学生的分裂型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2)
    • [4].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5].不同层次院校大学生人格特质差异的比较分析[J]. 校园心理 2020(04)
    • [6].从人格特质角度浅析大学生创业[J]. 市场周刊 2019(05)
    • [7].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3)
    • [8].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参与微博公共事件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2)
    • [9].小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10].一种基于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的多维用户人格特质识别算法[J]. 计算机学报 2016(12)
    • [11].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现状调查与研究[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7(01)
    • [12].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积极人格特质的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13].依托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具体思考[J]. 课外语文 2020(07)
    • [14].通过自画像测验学生人格特质的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0(05)
    • [15].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J]. 教师博览 2020(24)
    • [16].测出你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J]. 新教育 2020(27)
    • [17].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J]. 青春期健康 2018(24)
    • [18].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 长江丛刊 2019(10)
    • [19].成长路上那些专注的身影[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06)
    • [20].优秀教师的人格特质[J]. 宁夏教育 2009(03)
    • [21].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J].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 2016(11)
    • [22].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之研究——基于徐州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6)
    • [23].初为人母 哪些育儿知识一定要记住[J]. 科学大观园 2017(07)
    • [24].内隐攻击性——攻击性研究的新视角[J]. 高考 2017(24)
    • [25].情绪稳定个性活泼有助于长寿[J]. 医药保健杂志 2008(23)
    • [26].高中生创造性人格特质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5)
    • [27].大学生人格特质调查与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0)
    • [28].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 中国新通信 2019(08)
    • [29].浅谈飞行员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J]. 中国高新区 2018(11)
    • [30].积极人格特质:当代大学生逆境生存的“抗体”[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2)

    标签:;  ;  ;  ;  ;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