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张振婷,钟志梅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张振婷,钟志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壳聚糖,降解,抗氧化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婷,钟志梅[1](2019)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的产物,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性能。文章采用过氧化氢降解法得到四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提高,壳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增大,HCS在浓度为600μg·mL-1时的清除率达78.2%;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而言,低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高分子壳聚糖;其中,分子量为7500 Da的MCS2对O2·-的清除率最大为86.4%;LCS对DPPH的清除率最大达97.5%。壳聚糖对叁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阳性对照Vc,此结果为将壳聚糖用于抗氧化剂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1期)

冷懿[2](2018)在《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一种功能丰富的材料。具有无毒、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生物资源丰富等优点。它目前应用在诸多领域,包含医学卫生,食品工业,农业等,近年来人们更是对壳聚糖的药用价值尤其重视。研究发现通过对壳聚糖进行修饰,连接上不同的基团可以增强或改变其某些生物活性,因此我们选定某些氨基酸作为壳聚糖的修饰物来制备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并研究其抑菌性能,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用于医疗消毒方面的生物制品。(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李家敏,肖欢[3](2017)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吸湿性及保湿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吸湿性实验中,相对分子量为3 kDa的壳聚糖吸湿作用最强;在短时间内,分子量为3 k Da壳聚糖显示出较好的保湿性能,并且与对照丙叁醇的保湿率相近。(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裘国松,严葵,张珊,陈伟,黄少华[4](2017)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衍生物对映体分离性能及手性识别中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壳素和壳聚糖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难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甚至只有轻微的溶胀;再者,甲壳素和壳聚糖与纤维素相比,除2位上取代基不同外具有相同的一级结构。所以,与纤维素相似,不少甲壳素或壳聚糖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也有很好的手性分离性能[1-3],而且相应的固定相对流动相还有较好的耐受性。故最近几年以来,有关甲壳素和壳聚糖衍生物的手性分离材料又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本工作以粘均分子量分别为1.2×10~5、1.5×10~5、1.7×10~5和2.1×10~5的壳聚糖为原料,合成出四种壳聚糖-二(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环戊基脲)。以这些衍生物为手性选择体(Chiral selector,CS)制备了相应的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即CSP1-CSP4。用19种手性化合物为样品评价了这些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发现CSP1-CSP4与自制的纤维素-叁(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固定相的分离性能相当,都有较好的手性分离能力,但CSP1-CSP4这4种固定相之间在分离性能上没有非常显着的差别。CSP1-CSP4都能在含有机添加剂的流动相中使用。如Tr?ger碱和联萘酚在正己烷/异丙醇(90/10)流动相中不能被CSP3基线分离,但在含丙酮、乙酸乙酯和氯仿的流动相中能够实现基线分离(Fig.1)。另外,以一个脲基化的α-苯乙胺样品为例,研究了两个对映体(R/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单个对映体容量因子的影响,进而表明在手性识别中,一个对映体对另一对映体与手性选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影响。分离结果显示R对S与手性选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比S对R与手性选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要大。以测定1H NMR谱的方法(Fig.2)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2)

金秋[5](2017)在《不同分子量和构型(α、β)壳聚糖减肥降脂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是由于卡路里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造成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肥胖人群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使肥胖成为全球性健康隐患。然而现阶段市面上的减肥药品虽数量种类繁多,却仍存在治疗效果不佳、副作用大、易反弹等问题,使减肥药市场上既存在挑战又存在机遇。壳聚糖是一种碱性阳离子多糖,具有资源产量丰富、细胞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等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减肥降脂研究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平均分子量(Mw)和分子构型是评价壳聚糖的重要指标,影响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理活性等,然而现阶段对壳聚糖减肥降脂活性的研究大多没有明确给出所使用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及构型,也没有对不同平均分子量、不同分子构型壳聚糖的减肥降脂活性进行对比。本论文从体外油脂胆固醇吸附活性、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活性,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活性,对饮食诱导肥胖SD大鼠减肥降脂活性叁个方面进行了壳聚糖减肥降脂功能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环境,研究不同平均分子量α-、β-壳聚糖对油脂、胆固醇的吸附活性。结果表明平均分子量为~1、~3、~5、~7、~9 kDa的α-、β-壳寡糖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油脂、胆固醇结合能力。总体而言,α-壳寡糖的体外油脂、胆固醇结合能力高于β-壳寡糖。1 g样品α-壳寡糖平均可以吸附2-8g油脂或50-65 mg胆固醇。并且,壳聚糖的油脂、胆固醇吸附能力与其平均分子量、分子构型有关,平均分子量为~3000 Da的α-壳寡糖的油脂、胆固醇吸附能力最强,分别为7.08 g.g-1和63.48 mg.g-1,当平均分子量增大或减小,其吸附能力下降。(2)通过对硝基苯酚法测定不同分子量α-壳聚糖、α-壳寡糖及β-壳寡糖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五种分子量α-壳聚糖(Mw=~1800k、~1500k、~1200k、~900k、~600k、~300kDa)、α-壳寡糖(Mw=~1k,~3k,~5k,~7k,~9kDa)和β-壳寡糖(Mw=~1k,~3k,~5k,~7k,~9kDa)均具有一定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虽然16种样品的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均小于对照组奥利司他(5 mg/mL,抑制率93.39%),但奥利司他属于合成药物,已被证实存在副作用,壳聚糖属于天然产物,健康安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通过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拟前脂肪细胞分化增殖过程,以不同平均分子量的α-、β-壳聚糖为样品,研究其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六种低分子量的α-壳寡糖(A1-6)、B1组的β-壳寡糖的细胞毒性较小,B2-5组的β-壳寡糖、~1800 kDa的α-壳聚糖、2340kDa的β-壳聚糖细胞毒性较大。以细胞毒性较小、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脂质生成抑制效果最好的A1组α-壳寡糖进行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水平上来说,浓度为12.5,25,50μg/m L的A1均能显着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及分化后的脂质堆积过程,降低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率,减小成熟脂肪细胞中的TAG浓度;分子水平上来说,浓度为25,50μg/m L的A1能够显着抑制C/EBPα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堆积,达到减肥目的。(4)通过饮食诱导肥胖的SD大鼠减肥降脂实验模型,以α-壳聚糖(A组)、α-壳寡糖(B组)及配方产品(海洋一号HY-1,C组)为样品,以高(1000 mg/kg)、中(500 mg/kg)、低(250 mg/kg)叁种剂量进行灌胃,以奥利司他作为阳性对照,研究α-壳聚糖的减肥降脂功能。实验结果表明:A中剂量组和C中剂量组能减少肾脏周围脂肪。叁种样品会使肥胖大鼠睾丸附近脂肪增多。A高剂量组和C低剂量组能升高血糖,A中剂量组、B高剂量组、B中剂量组均能降低血糖。B组和C组能降低肥胖大鼠甘油叁酯的含量。叁组样品均能降低肥胖大鼠总胆固醇含量,升高LDL-C含量。A高剂量组、A中剂量组、B中剂量组、B低剂量组、C低剂量组和C中剂量组能降低HDL-C含量。肝脏、心脏、肠系膜脂肪、皮下脂肪切片观察显示,给药组能抑制脂肪细胞的生长,并一定程度上减少组织损伤。本研究明确了不同构型、不同平均分子量的壳聚糖的减肥降脂功能,并从细胞、基因水平对机理进行初步探究,为开发壳聚糖减肥功能食品及天然减肥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张思聪,夏文水,王斌,杨硕[6](2017)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高脂膳食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高脂膳食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高脂组(high fat,HF)、低分子量壳聚糖组(high fat+low weight molecular chitosan,HF+LWMC)和高分子量壳聚糖组(high fat+high weight molecular chitosan,HF+HWMC)。每周记录其摄食量和体重。饲养16周后,对小鼠血清、肝脏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binase,PEPCK)及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 6phosphatase,G6Pase)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添加可降低高脂膳食小鼠的体重和血脂水平,缓解肝脏脂质过氧化,高分子量壳聚糖的效果略好于低分子量壳聚糖。(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7年04期)

胡荣康,吴林秀,陈明军,林满红,赵慧[7](2017)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制备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方法,论述了壳聚糖在生物医药、食品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开发和应用壳聚糖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壳聚糖在各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15期)

冯小强[8](2017)在《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CMC)对常见细菌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真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作用。此外,通过考察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研究了CMC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CMC对E.coli、St.aureus和A.niger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CMC分子量越小,对E.coli、St.aureus的抑制能力越强,而对A.niger抑制生长的影响顺序是:CMC5>CMC20>CMC1>CMC100.体外抗氧化实验显示:CMC对·OH和O_2~-·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效果,清除能力与CMC浓度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吴伟,姜会钰[9](2016)在《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亚麻织物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亚麻织物进行改性,和未改性织物相比,改性后织物没有变硬,而且其柔软度随着分子量的降低而变柔软。壳聚糖改性和季铵盐改性后织物的褶皱回复角均变大,而且季铵盐改性后的织物褶皱回复角相对更大。通过扫描电镜进行、FAST织物风格仪进行测试,可以发现改性后织物表面变得更加光滑,但织物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厉晓琳,王云慧,尹海波,贺君[10](2016)在《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60 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高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组、中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组、低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组),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小鼠每日按990 mg/kg·b·w分别灌胃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按体质量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按20 mg/kg·b·w灌胃拜唐苹阿卡波糖,连续灌胃28 d,于末次灌胃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值、糖耐量。结果: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高血糖模型小鼠体重没有显着影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量组能极显着的降低造模小鼠的血糖浓度(p<0.01),中分子量组能显着的降低造模小鼠的血糖浓度(p<0.05),而高分子量组未见显着效果;并且叁者均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综上所述,低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降血糖效果最好,中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效果次之,高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效果最弱。(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7期)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壳聚糖是一种功能丰富的材料。具有无毒、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生物资源丰富等优点。它目前应用在诸多领域,包含医学卫生,食品工业,农业等,近年来人们更是对壳聚糖的药用价值尤其重视。研究发现通过对壳聚糖进行修饰,连接上不同的基团可以增强或改变其某些生物活性,因此我们选定某些氨基酸作为壳聚糖的修饰物来制备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并研究其抑菌性能,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用于医疗消毒方面的生物制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振婷,钟志梅.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研究[J].化工管理.2019

[2].冷懿.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对抑菌活性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8

[3].李家敏,肖欢.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吸湿性及保湿性测定[J].宜春学院学报.2017

[4].裘国松,严葵,张珊,陈伟,黄少华.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衍生物对映体分离性能及手性识别中相互作用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5].金秋.不同分子量和构型(α、β)壳聚糖减肥降脂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

[6].张思聪,夏文水,王斌,杨硕.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高脂膳食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J].食品与机械.2017

[7].胡荣康,吴林秀,陈明军,林满红,赵慧.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7

[8].冯小强.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

[9].吴伟,姜会钰.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及其季铵盐对亚麻织物改性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

[10].厉晓琳,王云慧,尹海波,贺君.不同分子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6

标签:;  ;  ;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论文-张振婷,钟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