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摆尾针法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青龙摆尾针法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论文摘要

背景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经脉空虚为本,复感风寒湿邪为标,邪气阻滞经脉,局部气血痹阻不通。通过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可以发现,传统针法青龙摆尾针法可有效催气通关过节,具有疏筋活络、行气通经的作用。肩周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甚至可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积极探索疗效确切、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目的观察传统针法青龙摆尾刺法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本病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以期更好地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利用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并制作随机分配卡片,置入不透光信封密封进行随机分组,将合格的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电针治疗,取穴以肩部局部穴位为主并配合辨证取穴,对照组不施行任何手法;而治疗组于电针疗法基础上,在入针后及出针前予施行青龙摆尾针法;两组均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Barthel指数等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观察青龙摆尾针法对本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证型、病程比较,并将两组治疗前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60例患者中女性稍高于男性,平均年龄在50.5岁,中医证型以混合型为多见,平均病程半年。1、自身前后对照:两组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ADL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说明电针手法结合疗法及单纯电针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但不能改善肩周炎患者的Barthel指数。2、组间对照: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治疗前后Melle评分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在止痛方面疗效相当,但在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23.3%,显效率为66.6%,总有效率86.6%;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10%,显效率为36.6%,总有效率7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大大地减轻患者痛苦。且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该疗法与电针疗法具有协同效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电针。但两种疗法均不能改善患者的Barthel指数,其原因可能与该量表的敏感性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经络理论与肩周炎发病的关系
  • 1.5 肩周炎的中医诊疗
  • 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流行病学及易患因素
  • 2.3 自然病程
  • 2.4 功能解剖和组织病理学
  • 2.5 肩周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 2.6 肩周炎的治疗
  • 3.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现代研究
  • 3.1. 临床研究
  • 3.2. 机理研究
  • 4. 结语
  • 下篇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经辨证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随机分组方法
  • 3. 干预措施
  • 3.1 基础治疗
  • 3.2 分组治疗
  • 4. 观察方法
  • 4.1 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4.2 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
  • 4.3 Barthel指数评定
  • 5. 疗效标准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7.1 基线资料
  • 7.1.1 一般资料
  • 7.1.2 证型分布
  • 7.1.3 治疗前指标
  • 7.2 两组病例观察指标分析
  • 7.2.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值的比较
  • 7.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的比较
  • 7.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的比较
  • 7.3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 8. 讨论
  • 8.1 结果分析
  • 8.1.1 基线分析
  • 8.1.2 结果分析
  • 8.2 研究方案分析
  • 8.3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本病的依据
  • 8.4 穴位的治疗作用分析
  • 8.5 青龙摆尾针法的作用分析
  • 8.6 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本病的现代作用机制探讨
  • 8.6.1 对神经递质的作用
  • 8.6.2 对炎症因子的作用
  • 结语
  • 1.结论
  • 2.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青龙摆尾针法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