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类植物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竹类植物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从蒙山天麻林场引进9个竹种: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McClure cv. Spectabilis),乌脯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黄金间碧玉竹(Bambusa vulgaris cv. Wittata),茶杆竹(Pseudostasa amabilis (McClure) Keng f.),罗汉竹(Phyllostachys aurea),水胖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黎竹(Acidosasa venusta (Mcchire) Wang et Ye)为试材,通过对9个竹种的各种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研究,找出适合在山东省阳谷县栽种的竹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9个竹种的生长情况的调查发现,除紫竹没有成活单株和黎竹成活率40%外,其他竹种的成活率均≥70%;淡竹的成活率、新竹生长量和发笋率这三个指标在9个竹种中均为最高,而且发笋时间也较早。(2)通过对9个竹种抗寒性的研究发现,除紫竹外,其他竹种均可于塑料大棚中在阳谷县越冬;除紫竹、黄金间碧玉竹、茶杆竹外的6个竹种均可在自然条件下在阳谷县越冬。(3)9种竹种栽植在不同盐碱度土壤中平均成活率最高的是乌脯鸡竹,达82.5%,最低的是紫竹,仅为33.0%。多重比较表明,0.15%含盐量土壤的竹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0.35%和0.5%含盐量土壤。(4)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竹种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各竹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直线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与细胞间隙CO2浓度呈二次曲线关系。(5)游离脯氨酸的研究结果表明,从10月份~2月份Pro含量成上升趋势,到了3月份Pro含量略有下降。其中紫竹的Pro含量变化趋势最剧烈;淡竹的Pro含量变化趋势较缓。(6)10~1月的各个竹子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随着温度的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与12月份达到最大值,而后又呈下降趋势。9个树种在11月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茶杆竹(18.75%)和紫竹(14.03%)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程度较大,黄金间玉竹(5.48%)和水胖竹(6.86%)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程度较低。(7)9个竹种的叶绿素含量总的变化趋势相近,均是:随着温度的降低,10~1月份叶绿素含量略有下降;2~3月分随着温度的上升,叶绿素含量也略有上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竹类资源的现状及发展
  • 1.2 竹类的作用
  • 1.2.1 竹子的经济效益
  • 1.2.2 竹子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 1.2.3 竹子的文化传载功能
  • 1.2.4 竹子的药用价值
  • 1.3 竹类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 1.4 竹类引种的可行性
  • 1.4.1 竹类引种的生态学可行性及风险分析
  • 1.4.2 北方竹类引种的历史
  • 1.4.3 山东省竹类引种的历史
  • 1.4.4 山东阳谷县竹类引种的可行性分析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引种状况与试验方法
  • 2.1 引种状况
  • 2.1.1 引进的竹种
  • 2.1.2 原产地概况
  • 2.1.3 引种地概况
  • 2.1.4 引种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栽培管理措施研究
  • 2.2.2 竹子生长量的调查
  • 2.2.3 竹子在阳谷县的抗寒表现调查
  • 2.2.4 各竹种在含盐量不同的土壤中的成活率比较
  • 2.2.5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2.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2.7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2.2.8 不同竹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9 不同竹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管理措施的研究
  • 3.1.1 栽种地
  • 3.1.2 栽种时间
  • 3.1.3 栽植方法
  • 3.1.4 抚育管理措施研究
  • 3.2 竹子生长量的调查
  • 3.2.1 引进竹种生长情况的调查
  • 3.2.2 引进竹种成活率的调查
  • 3.2.3 新竹生长量的测量
  • 3.2.4 发笋量和发笋时间的调查
  • 3.3 竹子在阳谷县的抗寒表现调查
  • 3.4 各竹种在含盐量不同的土壤中的成活率比较
  • 3.5 光合的测定
  • 3.5.1 光强及气温日变化
  • 3.5.2 净光合速率比较
  • 3.5.3 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 CO2 浓度对各竹种净光 合速率的影响
  • 3.5.4 不同竹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3.6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Pro 含量的测定
  • 3.7 不同品种竹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8 不同竹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 讨论
  • 4.1 低温胁迫与光合作用
  • 4.2 低温胁迫与可溶性糖
  • 4.3 低温胁迫与脯氨酸
  • 4.4 低温胁迫与蛋白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竹类植物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