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王宽贤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王宽贤

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它的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符合自身的技术管理策略。为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度升时要与所处水文地质环境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技术的质量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为此,相关人员必须对其给予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为选择最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1土钉墙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土钉墙施工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其支护结构相对简单,施工简单,支护成本不高,而且对于地层压力的抵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具体应用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标准来确定土钉的强度和拉力,同时还要进行土钉拉拔试验,根据施工要求来确保土钉满足施工要求的拉拔力。在具体土钉支护施工时,需要在土墙上钻孔,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严格确定孔洞的标准和深度,针对钻机的总长度来计算学的孔深,并对每一个合格的孔洞进行标注。在实际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注浆量和注浆力,按照施工的要求来严格控制浆液中的水灰比例和外加剂数量种类。在当前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重力作用来完成注浆过程,待浆液注满整个孔洞时,在浆液初凝前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补浆作业。

1.2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中锚杆的作用是进行基坑支护,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和灌注桩之后,需要配合基坑开挖的实际进度,来对锚杆的深度进行设计和开挖,并且向土层内部进行锚杆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成孔土层锚杆的成孔设备来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螺旋式钻孔机和冲击式钻孔机来完成,成孔工艺一般采用压水钻进法成孔工艺,这种工艺能够进行成孔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保证孔洞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对于无地下水的土层来说,可以采用螺旋钻干作业成孔法来进行操作。在对拉杆进行安放使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除锈操作,并且清除钢绞线上的油脂,土层锚杆的长度需要根据施工需求,保持在10~30m之间。灌浆操作是土层锚杆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施工内容,其中的浆液一般需要采用纯水泥浆,对于含有腐蚀性的地下水来说,可以选择防腐蚀性较强的水泥,其中的水灰比需要在0.4左右,为了防止水泥浆出现干缩的情况,可以在其中加入0.3%的木质素碘酸钙,灌浆方式一般为一次性灌浆法,也就是说采用压降泵将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拉杆中,借助拉杆管将水泥浆注入锚杆当中,等到浆液流出时停止操作。在灌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张拉锚固作业,进行此項操作的前提是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往上。

1.3排桩支护技术

在排桩支护施工中主要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钢筋板桩及钻孔灌注桩等为主。通常在地下水位较低或是边坡土质较好的情况下,会采用挖孔桩或是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在非软土环境下施工时,可以将支护桩连续排列成紧密的连续桩支护,桩体之间利用树根桩或是灌注浆来进行防水。当处于软土地层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这种情况下,支护形式多采用水泥搅拌桩防渗墙或是钻孔灌注桩排桩组合形式。在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基坑深度在6m以下时,支护形式主要以密排钻孔桩支护结构、钢板桩及预制混凝土板桩为主,并做好顶部圈梁支撑。在基坑开挖深度处于6~10m之间时,采用钻孔桩,并设置相应的支撑。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以地下连续墙增加支撑的方式来支护,并进行桩后加深搅拌和多道支撑。

1.4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是整个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中最为常用的支护结构,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完整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此,相关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整个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标准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科学的步骤去对其进行合理的施工[3]。第一,需要通过对凝固的水泥壁加以利用来实现对基坑壁的有效保护;第二,针对于钻孔技术的实施,柱列间隔要科学标准,而且采用混凝土灌注桩,确保施工技术的全面展开和推进。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较为简单,塌孔的概率非常低,这对于安全施工和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保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这项工作中涉及到护坡,而此项工作的完善和优化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此,相关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培养好自身耐性,并不断积累施工经验,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水平。

2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管理措施

2.1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防止地表水渗透

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会涉及到较深的地表下,地表下的水很容易由于渗透作用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一旦地表水渗透严重,就会造成地表沉降,降低支护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多掌握一些人工降水的方法,能够保证支撑结构的承载力满足实际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够改善图纸条件,保证各个施工工序的有效进行。当然,施工现场的环境非常复杂,也会有时候无法应用降水措施,这时相关人员可以建立水帷幕,使其能够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一直起到挡水作用,这种将建筑物与水隔离的方式也能够大大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针对于岩土工程的施工,相关人员在挖土的过程时,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检测工作,做好防护措施,对工作进行妥善和合理安排。

2.2要科学确定深基坑施工的位置

纵观目前的实际施工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在离地表将近2米的地方进行施工,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位置一般有一定的障碍物和垃圾,不仅为垃圾的清楚和整理带来了便利,还为支护建立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经验,可以得知,这个位置高度的施工,不仅能够实现对支护材料的有效节约,还大大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还要注意好支护结构与排水系统的协调工作。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非常常见,这也是整个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一旦地下水发生渗透,就会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当发现地下水渗透过为严重,甚至发生径流现象之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充分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混凝土层面的形成,降低水位,保证支护结构的高度能够在水位之上,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所在,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以此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落实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各项操作,恰当选择相应的技术处理方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OL].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2]梁青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90-91.

[3]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111-112.

[4]孙元乙.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6):93+95.

标签:;  ;  ;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王宽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