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Sn对Al-Cu-(Mg)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微量Sn对Al-Cu-(Mg)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借助于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测试手段,以及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差热分析(DSC)等实验,研究了微量的Sn在Al-3.5Cu二元合金,高Cu/Mg比的Al-3.5Cu-0.4Mg以及中Cu/Mg比Al-2.5Cu-1.5Mg中的微合金作用,探讨了Sn对其时效析出过程以及微观组织演变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微量的Sn的添加能够细化Al-3.5Cu二元合金、Al-3.5Cu-0.4Mg以及Al-2.5Cu-1.5Mg合金的晶粒组织。2)微量Sn能加速Al-3.5Cu合金的时效进程、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且复合添加0.15%In和0.15%Sn(质量分数)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优于添加0.3%Sn合金的;微量Sn、In的添加能明显促进Al-3.5Cu合金中θ’相的析出,并使之细小弥散分布;时效早期,Sn’粒子和Sn/In’粒子先于θ’相析出,作为θ’相非均匀形核位置,增加了θ’相的形核率;微量的Sn、In的添加能抑制θ’相的粗化,提高合金过时效的性能。3)在Al-3.5Cu-0.4Mg合金中添加微量的Sn能强化其时效硬化效果,具有更高的峰值硬度,在过时效过程中,添加Sn的合金硬度值下降缓慢。微量锡的添加促进了合金从GP区向θ相序列转变,在时效早期析出大量的GP区,从而促进了θ’相析出,另一方面,锡的添加抑制了Ω相和6相的析出。4)在Al-2.5Cu-1.5Mg(质量分数,%)合金中添加少量Sn能提高合金的时效第二阶段时效硬化和强化效果;微量Sn能够显著地提高合金塑性,含Sn合金峰时效的延伸率能达到20.5%,在150℃时效1000h后的延伸率仍有10.5%;微量Sn的添加能促进Al-2.5Cu-1.5Mg合金中S相析出,并能抑制其粗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铝合金的时效硬化反应
  • 1.2 脱溶过程
  • 1.2.1 原子偏聚(clustering)
  • 1.2.2 过渡相
  • 1.2.3 回归现象
  • 1.3 空位的作用机理
  • 1.3.1 空位协助扩散
  • 1.3.2 空位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 1.3.3 溶质原子与空位的交互作用
  • 1.3.4 无沉淀析出带(PFZ)
  • 1.4 合金的第二相强化机理
  • 1.4.1 位错绕过第二相质点的Orowan机制
  • 1.4.2 位错切过第二相质点的机制
  • 1.5 2xxx系铝合金
  • 1.5.1 Al-Cu合金的析出序列
  • 1.5.2 Al-Cu-Mg合金
  • 1.6 Al-Cu-(Mg)铝合金的微合金化研究
  • 1.6.1 微量Ag
  • 1.6.2 微量Ge
  • 1.6.3 微量Si
  • 1.6.4 微量Zn
  • 1.6.5 微量的Sn、In、Cd
  • 1.6.6 微量稀土及其它元素
  • 1.6.7 小结
  • 1.7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合金成分设计
  • 2.2 合金的制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性能测试
  • 2.4.1 金相组织观察
  • 2.4.2 显微硬度测试
  • 2.4.3 拉伸性能测试
  • 2.4.4 扫描电镜观察
  • 2.4.5 差热分析(DSC)
  • 2.4.6 透射电镜观察
  • 第三章 微量Sn(In)对Al-3.5%Cu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时效硬化效应
  • 3.2.2 金相组织观察
  • 3.2.3 扫描电镜观察
  • 3.2.4 透射电镜观察(TEM)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微量Sn对Al-3.5Cu-0.4Mg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结果
  • 4.2.1 时效硬化特性
  • 4.2.2 DSC分析
  • 4.2.3 金相组织观察
  • 4.2.4 扫描电镜观察
  • 4.2.5 透射电镜观察(TEM)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时效硬化反应
  • 4.3.2 微观组织演变
  • 4.3.3 锡在Al-3.5Cu-0.4Mg合金中的微合金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量Sn对Al-2.5Cu-1.5Mg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结果
  • 5.2.1 时效硬化效应
  • 5.2.2 力学性能
  • 5.2.3 金相组织观察
  • 5.2.4 扫描电镜分析
  • 5.2.5 DSC分析
  • 5.2.6 透射电镜观察
  • 5.2.7 拉伸断口形貌
  • 5.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的滑动剪切技术测量Al-Cu合金的互扩散系数[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07)
    • [2].半固态加工的高铜Al-Cu合金性能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3].Al-Cu系合金的真空压铸及热处理[J]. 金属热处理 2016(08)
    • [4].Al-Cu合金脱溶相/基体界面价电子结构与界面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S2)
    • [5].Al-Cu合金纳米析出相回溶和再析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包装学报 2020(02)
    • [6].挤压铸造Al-Cu合金缺陷分析及其对策[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3(01)
    • [7].Al-Cu合金凝固枝晶生长的数值模拟[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04)
    • [8].压力下挤压铸造Al-Cu合金的性能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08(08)
    • [9].脉冲电流频率对Al-Cu合金定向凝固组织演变的影响[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 [10].基于田口方法的Al-Cu合金挤压铸造工艺参数优化[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2(05)
    • [11].挤压铸造对Al-Cu合金显微组织及溶质分布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2(06)
    • [12].预变形与预时效对断续时效处理Al-Cu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11)
    • [13].电磁振荡凝固诱导Al-Cu共晶合金宏观和微观组织的细化[J]. 热加工工艺 2008(14)
    • [14].半固态加工Al-Cu合金的微观组织[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15].均匀化退火后冷却条件对Al-Cu合金组织性能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6(04)
    • [16].等离子喷涂建筑用316L表面Al-Cu合金粉末涂层组织及性能分析[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9(12)
    • [17].挤压力对挤压铸造Al-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13(05)
    • [18].热处理对Al-Cu合金电导率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1(20)
    • [19].Al-Cu合金中析出相形状效应对强化影响的位错动力学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19)
    • [20].结晶过程中合金粉末的加入对Al-Cu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J]. 轻金属 2010(08)
    • [21].旋转磁场作用下Al-Cu合金的凝固特性[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0(02)
    • [22].Al-Cu共晶合金定向凝固不同抽拉速度下的组织演化[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0(09)
    • [23].电磁搅拌对半固态Al-Cu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08(05)
    • [24].铸造Al-Cu合金凝固缺陷研究现状[J]. 材料导报 2016(21)
    • [25].Al-Cu合金成分对去合金化制备纳米多孔铜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03)
    • [26].Fe含量对挤压铸造Al-Cu合金组织演变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05)
    • [27].电磁搅拌频率对半固态Al-Cu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5(15)
    • [28].Al-Cu合金GP区形成过程的价电子结构演变[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0(04)
    • [29].两种典型Al-Cu及Ni-NbC共晶合金的定向凝固组织演化[J]. 铸造技术 2016(06)
    • [30].旋转磁场对Al-Cu合金凝固组织动力学行为的影响[J]. 有色金属 2011(01)

    标签:;  ;  ;  ;  ;  

    微量Sn对Al-Cu-(Mg)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