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的成因、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

网络问政的成因、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网络问政和网络政治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对国内刚刚兴起的网络问政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有意义的方面和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文中同时对目前党政干部普遍遇到的如何应对网络问政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使文章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网络问政”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模式之一,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通畅,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内涵、形式和途径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网络也成为广大群众参与政治的一个新型而有效的平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网络问政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问政毕竟是一个辅助性的平台,或者是我们现有的制度和机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但不可能替代现有的制度和机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问政不可避免,我们需要适应和利用好它。所以,研究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政治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面向未来的角度讲,民主政治的发展势态是很积极的,而且在网络时代发展会更加平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网络问政概述,界定网络问政和行政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同时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具体形式进行阐述,并分别从政府、公民及社会发展和进步等三个方面对网络问政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网络问政平台为实例,通过分析其具体运作模式,进一步阐述网络问政的意义。第四部分是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问政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分析目前国内网络问政存在有哪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使本文更具现实意义。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作出简要概括,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网络问政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2.1. 网络问政相关概念
  • 2.1.1 网络、问政及网络问政
  • 2.1.2 网络问政的内涵及特征
  • 2.1.3 民主和网络民主
  • 2.1.4 公民参与
  • 2.1.5 政府信息公开
  • 2.2 行政生态学
  • 3. 网络问政的现状与意义
  • 3.1 网络问政发展现状
  • 3.2 网络问政的形式
  • 3.3 网络问政的意义
  • 3.3.1 网络问政对于政府的意义
  • 3.3.2 网络问政对于公民的意义
  • 3.3.3 网络问政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 3.4 网络问政平台实例分析
  • 4. 网络问政成因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 4.1 经济发展需要
  • 4.2 社会发展需求
  • 4.3 沟通网络
  • 4.4 符号系统
  • 4.5 政治构架
  • 4.6 文化发展需求
  • 5. 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5.1 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1. 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5.1.2. 网络问政平台维护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5.2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2.1. 防止网络问政"昙花一现"
  • 5.2.2 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应对网络问政
  • 5.3 公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3.1. 网民意愿不能等同民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轨格局”与“四模架构”——我国网络问政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进态势[J]. 南方论丛 2016(01)
    • [2].网络问政见民主[J]. 蚌埠党校学报 2010(02)
    • [3].甘肃省网络问政制度化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现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01)
    • [4].甘肃省网络问政制度化完善对策研究[J]. 甘肃农业 2019(01)
    • [5].打造网络问政论坛创新模式——以今日惠州网“向书记说说心里话”论坛为例[J]. 传媒论坛 2019(04)
    • [6].网络问政的民主政治价值[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15)
    • [7].黑龙江省网络问政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 2019(15)
    • [8].网络问政推进公共服务的精准识别与供给——以杭州城市治堵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7)
    • [9].21世纪以来中国网络问政研究述评[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01)
    • [10].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影响分析[J]. 才智 2018(04)
    • [11].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建构[J]. 青年记者 2018(11)
    • [12].“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探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08)
    • [13].网络问政生态下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02)
    • [14].政务微信平台网络问政的优越性及途径[J]. 新媒体研究 2017(14)
    • [15].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J]. 人大建设 2017(06)
    • [16].网络问政要回应民声、呼应民声、响应民声[J]. 传媒观察 2017(06)
    • [17].网络问政长效机制建构研究[J]. 南都学坛 2017(05)
    • [18].“网络问政”要内外兼修[J]. 今日海南 2016(01)
    • [19].网络问政重在三抓——湖报集团《沟通》栏目的实践与探索[J]. 传媒评论 2016(05)
    • [20].切实用好“网络问政”这把“双刃剑”[J]. 福建理论学习 2012(11)
    • [21].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J]. 传媒 2015(04)
    • [22].公民网络问政与社会治理创新[J]. 创新科技 2015(02)
    • [23].基于服务型政府建设视角下的网络问政研究[J]. 传媒 2015(15)
    • [24].政府部门网络问政问题浅析[J]. 采写编 2015(04)
    • [25].我国政府当代网络问政探析[J]. 内江科技 2015(09)
    • [26].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中国政府的网络认知自觉[J]. 廉政文化研究 2015(05)
    • [27].汕尾市2019年第三季度网络问政工作情况通报[J]. 汕尾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1)
    • [28].汕尾市2019年第四季度网络问政工作情况通报[J]. 汕尾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3)
    • [29].关于“网络问政”的一些思考——以《六盘水日报》“网络问政”工作为例[J]. 记者观察 2020(11)
    • [30].关于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以及网络问政工作情况的通报[J]. 汕尾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5)

    标签:;  ;  ;  ;  

    网络问政的成因、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