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

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词和相当于词的固定结构,自由词组则属语法学的研究范围。汉语学界对较为凝固的语块,如成语、歇后语等,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由词组成的、意义不是那么凝固而又不同于自由词组的语言成分,成为目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编写中,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一些半凝固性的语言单位。但还未曾对语块进行系统梳理,研究较为零散,对汉语语块缺乏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缺乏理论方法的研究。本文借鉴语块理论,首次对“V单+NP”语块进行定性、定量系统分析,尝试探讨汉语语块的基本特征及确立标准。希望本研究能够拓展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为汉语语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并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146个动作动词与NP所组成的644个语块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语块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词的构语力。依据动词与NP组构语块能力的强弱,我们将动词分为强构语力动词、弱构语力动词、零构语力动词三类。其中,弱构语力动词所占比重最大,强构语力动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所构语块数量最多。动词构语力的强弱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动词的及物性;②动词性义项与及物性义项的数量及使用频率;③动词所带NP的语义类型;④动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及动词与NP的距离。前两个因素都与动词的及物性相关,及物性是动词构语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及物动词虽然带宾语的能力有限,但也可以与充当处所宾语、存现宾语的NP构成语块。2.“V单+NP”语块的语义。整体来看,“V单+NP”语块的语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语义模糊型、语义半透明型、语义透明型。各类语块的语义透明度与其语义构成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①构成成分意义的明晰性;②构成成分的意义与语块意义的对应性。当构成成分意义较为明晰且与语块的意义具有对应性时,那么该语块意义的透明度就增加。语块的语义透明度又与语块的语义理解密切相关。语义透明度越高,语块的语义理解越容易;反之,语义理解难度则增大。语块也会对动词与NP的语义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块的促动下,动词与名词会发展出新的意义,词组与非独立结构还会发生词汇化,衍化成词。由于有些动词的语义具有不自足性,须依赖其他词语实现语义的完整。所以动词受语块影响的程度更高。由于NP指称有形的事物,而动词表示无形的动作,所以NP语义的变化更容易把握,而动词的语义变化则较为曲折、模糊。构成成分的语义构成了语块的语义,而语块又会促动构成成分语义的发展,从而实现一种语义互动。3.“V单+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V单+NP”语块处于动名复合词与动名自由词组之间,它与复合词、自由词组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V单+NP”语块集合了复合词与自由词组的部分特性,兼有二者的属性。“V单+NP”语块的语义构成类型与动名复合词相同。而相对于动名复合词而言,“V单+NP”语块的离散性更强,这一点又与自由词组相似。“V单+NP”语块体现了整体性与离散性的统一,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4.动词与NP的关联。动词与NP在组构语块时,具有互相选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搭配互选与语义互选两个方面。搭配互选是语义互选的表现,语义互选是搭配互选的根本制约因素。语义互选的具体表现就是动词与NP具有相同义素,动词可以与NP或NP中心成分具有共同的义素。其中,动词与NP中心成分的组配性对语块形成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语义内含关系是动词与NP的一类特殊的语义关系。语义内含关系是指一个词语的语义包含了另外一个词语的语义。动词与NP的内含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动词内含NP的语义,一类是NP内含动词的语义。动词与NP语义内含关系的形成与词语的语义自足性相关。动词语义不自足的更多一些,而名词的语义自足性要强一些。当动词或NP自身不能实现语义自足时,需要借助其他词语进行补足,从而形成语义内含关系。动词与NP语义的不自足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依存关系,语义上的这种依存关系正是语块赖以形成的基础。5.“V单+NP”语块的形成机制。语块的形成主要有五种途径:①源于典故、谚语;②语块化;③典型搭配的扩展;④高频共现;⑤惯用原则的制约。其中,语块化与典型搭配的扩展是“V单+NP”语块形成的主要机制,而高频共现与惯用原则的制约则是制约语块形成的普遍性机制。“V单+NP”语块与其他语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希望本文对“V单+NP”语块的研究,能够为其他语块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汉语语块类型与本文研究定位
  • 2.1 汉语语块的性质
  • 2.1.1 内在关联的类型
  • 2.1.2 关联特点
  • 2.2 汉语语块的基本类型
  • 2.2.1 短语
  • 2.2.2 固定语句
  • 2.2.3 短语框架与句子框架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材料
  • 第三章 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构语力
  • 3.1 动词构语数量分布
  • 3.2 构语力与动词的及物性
  • 3.2.1 [±及物]在目标动词中的分布
  • 3.2.2 不及物动词与 NP组构语块的原因
  • 3.3 构语力与动词义项比重及使用频率
  • 3.3.1 动词性义项的比重与使用频率
  • 3.3.2 动词及物性义项的比重与使用频率
  • 3.4 构语力与NP语义类型
  • 3.4.1 NP语义类型分布
  • 3.4.2 NP语义类型对动词构语力的影响
  • 3.5 其他制约因素
  • 3.5.1 动词所处的句式结构
  • 3.5.2 动词与 NP的距离
  • 3.6 小结
  • 单+NP”语块的结构与语义'>第四章 “V+NP”语块的结构与语义
  • 4.1 “单+NP”语块的结构类型
  • 单+NP”语块的语义构成'>4.2 “V+NP”语块的语义构成
  • 4.2.1 语义构成类型
  • 4.2.2 语义构成与语块语义的透明度
  • 单+NP”语块中NP的语义发展'>4.3 “V+NP”语块中NP的语义发展
  • 4.3.1 名词的语义发展
  • 4.3.2 词组与非独立结构的语义发展
  • 4.3.3 语块对 NP语义发展的促动
  • 单+NP”语块中动词的语义发展'>4.4 “V+NP”语块中动词的语义发展
  • 单+NP”语块与“V十N”复合词对比'>4.5 “V+NP”语块与“V十N”复合词对比
  • 4.5.1 结构对比
  • 4.5.2 语义对比
  • 单+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4.6 “V+NP”语块在语言单位连续统中的地位
  • 4.7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与NP之间的关联
  • 单+NP”语块的内在关联'>5.1 “V+NP”语块的内在关联
  • 单+NP”语块的整体意义关联'>5.1.1 “V+NP”语块的整体意义关联
  • 单+NP”语块的语用关联'>5.1.2 “V+NP”语块的语用关联
  • 单+NP”语块的搭配关联'>5.1.3 “V+NP”语块的搭配关联
  • 单+NP”语块的频率关联'>5.1.4 “V+NP”语块的频率关联
  • 5.2 动词与NP的相互选择
  • 5.2.1 动词与 NP的搭配互选
  • 5.2.2 动词与 NP的语义互选
  • 5.3 动词与NP的语义内含关系
  • 5.3.1 词语的语义内含关系
  • 5.3.2 动词与NP内含关系的类型
  • 5.3.3 内含关系与词语语义的自足性
  • 5.3.4 内含关系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 5.4 小结
  • 单+NP”语块的形成机制'>第六章 “V+NP”语块的形成机制
  • 6.1 源于典故或谚语
  • 6.2 语块化
  • 单+NP”词组语块化的条件'>6.2.1 “V+NP”词组语块化的条件
  • 6.2.2 语块化与词汇化的互动
  • 6.3 典型搭配的扩展
  • 6.3.1 动名典型搭配
  • 6.3.2 典型搭配对语块形成的影响
  • 6.4 高频共现
  • 6.5 惯用原则的制约
  • 6.6 小结
  • 单+NP”语块的基本特征'>第七章 结语:“V+NP”语块的基本特征
  • 7.1 整体性特征
  • 7.1.1 整体性特征的表现
  • 7.1.2 整体性特征——动词与NP组块的基础
  • 7.2 离散性特征
  • 7.2.1 离散性特征的表现
  • 7.2.2 离散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 7.3 整体性与离散性的统一
  • 附录
  • 1. 《词汇大纲》甲级单音节动作动词
  • 单+NP”语块一览表'>2. “V+NP”语块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1)
    • [2].“吃+NP”动宾惯用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适应性考察[J]. 昭通学院学报 2020(01)
    • [3].新型硝化抑制剂NP对黑土无机氮转化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5)
    • [4].沙利度胺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VEGF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07)
    • [5].试析动后NP为数量宾语的把字句[J]. 外文研究 2015(02)
    • [6].维吾尔语名词短语(NP)结构[J]. 语文学刊 2013(24)
    • [7].乳腺癌术后辅助NP方案化疗的可行性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11)
    • [8].经PICC泵入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及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8)
    • [9].香菇多糖联合NP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08)
    • [10].猪伪狂犬病病毒NP株的分离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3)
    • [11].NP完全问题研究及前景剖析[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5(10)
    • [12].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 2014(03)
    • [13].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 2014(02)
    • [14].谈一种特殊的“这/那不是NP嘛”结构反问句[J]. 学术交流 2013(02)
    • [15].“V_单+NP”语块的衍生途径及其制约因素[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4)
    • [16].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9)
    • [17].康艾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 2012(09)
    • [18].NP方案序贯易瑞沙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5)
    • [19].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2)
    • [20].NP方案加放疗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05)
    • [21].消癌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08)
    • [22].NP方案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3)
    • [23].精元康胶囊对N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减毒作用的观察[J]. 中医学报 2010(03)
    • [24].NP方案序贯、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35)
    • [25].氯尼达明联合NP方案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 中国肿瘤临床 2010(13)
    • [26].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J]. 实用医技杂志 2009(01)
    • [27].消癌平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56例近期疗效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01)
    • [28].扶正解毒法配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5)
    • [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PⅢNP变化的临床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6)
    • [30].华蟾素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08)

    标签:;  ;  ;  ;  ;  ;  ;  ;  ;  ;  ;  

    现代汉语“V单+NP”语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