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技术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摘要

背景介绍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的窒息儿也会因缺氧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智力发育不良及残疾等不可逆后遗症。统计资料表明,窒息儿童中有不同程度伤残者为15%~18.2%,其中围产期窒息引起的占25%~50%。我国每年约有30万新生儿因宫内缺氧而致残,因而若能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措施,防治胎儿窘迫,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围产医学质量及优生具有实用价值。自1959年Scholander首先提出人类胎儿宫内窒息时可能发生类似于某些海生哺乳动物的心血管及代谢对长时间潜水的反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来,学者们对胎儿宫内窘迫时胎儿血流动力学研究就从未停止。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出现为研究胎儿宫内窘迫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了方便、无创且有效的措施,为及时准确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对胎儿实施及时干预从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为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改善新生儿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0例正常晚孕(正常组)和32例临床判断为宫内缺氧胎儿(缺氧组)的脐动脉(UmA)、肾动脉(RA)、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末速度(Vs)、舒张期末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Vs/Vd值,记录各数值并与围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正常组胎儿Um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43.18±9.17cm/s,Vd:18.08±5.32 cm/s,Vs/Vd:2.12±0.42,PI:0.80±0.13,RI:0.56±0.15;缺氧组胎儿Um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42.03±10.02cm/s,Vd:16.28±6.12cm/s,Vs/Vd:3.16±0.56,PI:1.01±0.18,RI:0.65+0.07。对正常组和缺氧组胎儿UmA血流指标进行比较,t值分别为0.55、1.47、10.05、6.43、0.96,可见Vs/Vd及P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几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组胎儿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51.72±14.47cm/s,Vd:10.96±4.72 cm/s,Vs/Vd:4.93±3.72,PI:1.69±0.19,RI:0.73±0.25;缺氧组胎儿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50.13±13.18cm/s,Vd:9.76±5.32cm/s,Vs/Vd:4.01±2.76,PI:1.44±0.22,RI:0.65±0.24。对正常组和缺氧组胎儿MCA血流指标进行比较,t值分别为0.52、1.11、1.23、5.69、1.48,可见只有两组P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几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组胎儿R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38.89±8.26 cm/s,Vd:5.13±1.61 cm/s,Vs/Vd:5.12±1.65,PI:1.82±0.24,RI:0.74±0.22;缺氧组胎儿RA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值分别为Vs:27.62±7.33cm/s,Vd:4.21±1.22 cm/s,Vs/Vd:6.32±2.12,PI:2.53±0.37,RI:1.02±0.32。对正常组和缺氧组胎儿RA血流指标比较,t值分别为6.47、2.83、3.00、9.81、4.42,可见几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分别以UmAVs/Vd>3.0;RA RI>1.0;MCAPI/RAPI<1.0(脑-肾率)作为界限,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分别得出的敏感性是67%,79%和75%,特异性分别是96%,98%,和96%。联合此三者分析胎儿缺氧,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较单独使用任一项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结论宫内缺氧胎儿与正常妊娠胎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有较明显改变,具体表现为RA的血流RI明显增高,UmA Vs/Vd值增高,MCA PI值减低,胎儿血管血流指标与胎儿缺氧具有一定的关系。以RA RI>1.0;UmAVs/Vd>3.0;MCAPI/RAPI<1.0作为界限,联合运用此3项指标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有一定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一、英文缩略词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正文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五、附录
  • 六、致谢
  • 七、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噬在缺氧条件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IL-8、MCP-1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05)
    • [2].小鼠急性缺氧后颈部淋巴结内肥大细胞的变化[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3].甘西鼠尾草对大鼠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9(06)
    • [4].间歇性缺氧对大鼠氧化应激及肾缺氧诱导因子-1α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2)
    • [5].自噬参与高糖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J]. 心脏杂志 2017(04)
    • [6].吴茱萸碱对缺氧微环境下胆囊癌细胞增殖及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
    • [7].缺氧条件下谷氨酸对鼠脑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8].不同缺氧方式对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认知功能影响[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06)
    • [9].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IL-1β和IL-6与细胞自噬的关系[J]. 国际眼科杂志 2019(03)
    • [10].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婴儿的神经发育预后情况分析[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04)
    • [11].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iR-210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05)
    • [12].缺氧损伤模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自噬和增殖能力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05)
    • [13].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J]. 山东医药 2008(32)
    • [14].M_2和β_1受体抗体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关系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S1)
    • [15].治疗性低温对缺氧期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J]. 山东医药 2016(22)
    • [16].缺氧对大鼠不同类型肌纤维疲劳产生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17].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金钠多的保护作用[J]. 现代医学 2009(02)
    • [18].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05)
    • [19].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缺氧反应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1)
    • [20].用亚硫酸钠制造新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5(04)
    • [21].ICAM-5对Aβ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9)
    • [22].HIF-1参与K_(ATP)通道对神经元缺氧损伤保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8)
    • [23].慢性间歇性缺氧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06)
    • [24].siRNA靶向沉默载脂蛋白2(Lcn 2)对缺氧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5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J]. 眼科新进展 2017(11)
    • [2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基因沉默对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上海医学 2015(11)
    • [26].急性缺氧对小鼠丘脑肥大细胞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08(04)
    • [27].丁酸钠抑制缺氧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及机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14)
    • [28].长期缺氧对婴幼儿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02)
    • [29].腺病毒介导的slit2 shRNA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03)
    • [30].BAMBI过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J]. 眼科新进展 2016(05)

    标签:;  ;  ;  

    超声技术在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