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

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现有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装置能量消耗较高的情况,研究如何通过热集成手段改造氯乙烯装置以降低其能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基于某工程实例,开展了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在全流程模拟基础上,通过对氯乙烯装置各换热设备能耗的分析发现,能耗主要发生在精馏塔冷凝器和再沸器上。于是采用塔系之间以及塔与过程之间的热集成方案。提出了不改变装置的操作参数(方案一)和改变装置的操作参数(方案二)两个节能方案。在方案一中,利用反应热为EDC回收塔DA304塔底再沸器供热并预热裂解炉进料,用EDC急冷塔DA401塔底循环物料给VC2#塔DA503再沸器供热。需要新增3台换热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案年节省费用为454.0万元。在方案二中,减少VC1#塔DA502的回流比,节省高压蒸汽。提高EDC2#塔DA303的塔压,获得了高品位的热量,充分利用这部分高品位热量,为EDC1#塔DA302、脱水塔DA301、EDC回收塔DA304以及HCl塔DA501再沸器供热。需要新增7台换热器。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案年节省费用为2566.0万元。应用夹点技术对氯乙烯装置的节能改造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方案一符合夹点匹配的准则,虽然还有进一步节能潜力,但其热物流温位低,冷物流温位高,不允许有更大的节能空间。方案二存在违背夹点规则的情况。虽然方案二大大利用了余热,但是换热器跨越夹点以及夹点之上的冷凝器必然导致氯乙烯装置能耗的增加。通过对方案二的调优处理,得到了节能方案三。方案三采用与方案二相同的操作参数,利用EDC2#塔DA303塔顶高品位热量,作为EDC1#塔DA302,脱水塔DA301以及HCl塔DA501的再沸器热源,并利用剩余的高品位热量为裂解炉进料预热。同时,利用直接氯化反应的反应热为EDC回收塔DA304的再沸器供热。在方案二的基础上新增1台换热器。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案年节省费用为2661.9万元。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较得出,方案三为最终的节能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过程系统工程
  • 1.1.1 过程系统综合
  • 1.1.2 过程系统能量集成
  • 1.2 换热网络的研究
  • 1.2.1 换热网络的最优合成
  • 1.2.2 换热网络的改造
  • 1.3 氯乙烯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1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 1.3.2 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氯乙烯装置的全流程模拟
  • 2.1 氯乙烯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 2.1.1 直接氯化单元
  • 2.1.2 氧氯化单元
  • 2.1.3 EDC 精制单元
  • 2.1.4 EDC 裂解单元
  • 2.1.5 VCM 净化单元
  • 2.2 氯乙烯装置工艺流程的流程模拟
  • 2.2.1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2.2 主要单元模块的选择
  • 2.2.3 流股断裂和收敛方法的选择
  • 2.3 模拟值与设计数据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拟的节能研究
  • 3.1 基于模拟的分析
  • 3.1.1 热集成方法的选择
  • 3.1.2 热集成的依据
  • 3.2 氯乙烯装置的节能方案的研究
  • 3.2.1 不改变操作参数的情况下,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方案一)
  • 3.2.2 改变操作参数的情况下,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方案二)
  • 3.3 目标函数的建立与计算
  • 3.3.1 目标函数的建立与计算方法
  • 3.3.2 目标函数的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应用夹点技术的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
  • 4.1 基础数据的提取
  • 4.1.1 物流的选取
  • 4.1.2 参数的确定
  • 4.2 夹点的确定
  • 4.2.1 复合曲线法
  • 4.2.2 问题表格法
  • 4.3 夹点分析法设计换热网络
  • 4.3.1 设计换热网络的准则
  • 4.3.2 换热网络的设计步骤
  • 4.4 应用夹点技术的节能方案的研究
  • 4.4.1 方案一的换热网络的研究
  • 4.4.2 方案二的换热网络的研究
  • 4.4.3 对方案二换热网络的改造(方案三)
  • 4.4.4 最终方案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甲醇精馏工艺夹点技术应用和换热网络优化[J]. 大氮肥 2019(06)
    • [2].采用落后个体更新策略的换热网络优化方法[J].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8)
    • [3].垂直非结构模型应用于换热网络优化[J]. 计算物理 2020(04)
    • [4].考虑冗余控制的多周期换热网络设计[J]. 化工学报 2018(03)
    • [5].换热网络闭环柔性控制与优化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8(02)
    • [6].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4)
    • [7].具有步长调整策略的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优化换热网络[J]. 化工进展 2017(02)
    • [8].集成强化传热的换热网络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J]. 现代化工 2015(10)
    • [9].基于网络分割的大规模换热网络温度校正方法[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9(03)
    • [10].特殊换热网络算例优化与分析[J]. 化工进展 2018(05)
    • [11].常减压装置在停开减压单元工况下的换热网络优化案例分析[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7(10)
    • [12].混沌蚁群算法应用于小规模换热网络综合问题[J]. 石油化工 2016(10)
    • [13].压力因素下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换热网络改造探究[J]. 化工管理 2016(28)
    • [14].夹点技术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 品牌(下半月) 2014(12)
    • [15].采用动态更新策略的微分进化算法优化换热网络[J].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4)
    • [16].换热网络全局优化的多维峰谷轮换法[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4(01)
    • [17].一种基于优选匹配原则的换热网络分步优化方法[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8)
    • [18].基于C++和智能图表合成最优换热网络的程序设计[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04)
    • [19].换热网络填充函数法的全局优化[J]. 化学工程 2011(01)
    • [20].基于子网络强制进化的大规模换热网络优化[J]. 化工学报 2009(09)
    • [21].大型化工换热网络优化分析[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8(04)
    • [22].采用阶段更新策略加强结构进化的换热网络优化[J]. 石油化工 2019(10)
    • [2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换热网络边重要性排序及其控制驱动边识别[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8(04)
    • [24].基于实际热负荷分布的换热网络优化改造[J]. 化工进展 2018(08)
    • [25].基于正弦调整的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换热网络[J]. 电子科技 2016(04)
    • [26].换热单元协进化的微分进化算法优化换热网络的性能[J]. 石油化工 2016(04)
    • [27].某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节能改造[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3(02)
    • [28].收敛精度对换热网络优化路径的影响[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3(05)
    • [29].填充打洞函数法优化换热网络[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7)
    • [30].芳烃联合装置蒸汽换热网络设计优化分析[J]. 广州化工 2019(23)

    标签:;  ;  ;  ;  

    氯乙烯装置的节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