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合同中受许人的激励机制研究

特许合同中受许人的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特许经营以其特殊的经营模式在企业经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特许经营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许经营这种组织形式的存在原因以及特许系统中对受许人行为如何进行监督上。但本文认为特许经营中更应该加强对受许人的激励,使其行为沿着特许人的期望目标发展,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由于特许经营中信息不对称,特许人和受许人的目标和偏好往往不一致,同时特许合同具有非完备性以及各分店地理位置比较分散,那么监督就存在一定困难,致使受许人采取搭便车行为,即在瞒报分店需求状况和销售收入状况的同时减少质量投入,损害特许人和其他受许人的利益,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约束受许人行为。如何激励受许人是本文的核心问题。一是设计了一个基于道德风险模型的激励机制。特许人根据受许人上报销售收入的多少推断受许人的行为选择概率,进而实施奖惩。如果特许人推断受许人选择瞒报的可能性较大,就惩罚他,减少其利润分成;如果特许人推断受许人选择实报的可能性较大,就奖励他,增加其利润分成;特许人在进行判断时应结合分店的具体情况,如分店周边的同行情况、附近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和消费观念、分店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由此使其对受许人的奖惩更加准确合理。二是由于特许双方行为具有不可验证性,需要引入法律机制来激励受许人行为,使双方说真话构成纳什均衡,不断完善特许经营法律制度和特许经营合同。基于上述结论和我国特许经营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特许经营中应采取激励为主、监督为辅、与其他各种激励方式结合的激励体系;在各受许人之间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在激励中实施监督控制;健全特许经营法律制度。本文的创新是强调激励在特许合同关系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将委托-代理模型引入特许经营合同,设计激励机制,用以克服受许人的负外部性行为。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激励机制设计中受许人选择行为的概率是特许人主观判断的,不易准确测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就是对模型不断进行修正,使其在特许合同中发挥更加有效的激励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特许经营的理论进展:文献综述
  • 2.1 国外对特许经营的理论研究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资本稀缺理论
  • 2.1.3 其他理论
  • 2.2 国内对特许经营的研究
  • 3 特许合同及其道德风险
  • 3.1 特许经营的特征
  • 3.1.1 特许经营的优势
  • 3.1.2 特许经营的劣势
  • 3.2 特许合同中的潜在机会主义
  • 3.2.1 完备合同和非完备合同
  • 3.2.2 信息不对称导致搭便车行为
  • 3.2.3 传统解决外部性的方法—监督与激励的选择
  • 4 特许合同的激励机制研究
  • 4.1 激励理论
  • 4.2 标准道德风险模型
  • 4.2.1 信息对称情况
  • 4.2.2 信息不对称情况
  • 4.3 基于分店销售收入的激励合同
  • 4.3.1 模型假设
  • 4.3.2 建模与求解
  • 4.3.3 模型分析与结论
  • 4.4 模型的扩展
  • 4.4.1 模型假设与求解
  • 4.4.2 模型分析与结论
  • 4.5 法庭的介入—双方说真话构成纳什均衡
  • 5 发展我国特许经营的一些政策建议
  • 5.1 我国特许经营的现状分析
  • 5.2 特许经营系统中的激励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私混合背景下行政特许“受许人的对象人”宪法权利之保护[J]. 政治与法律 2019(06)
    • [2].作为特许人的行政主体与“受许人的对象人”之间关系的变迁及价值——一个行政过程论的视角[J]. 学术月刊 2019(06)
    • [3].特许人与受许人的冲突管理策略[J]. 连锁与特许 2008(11)
    • [4].加盟之道[J]. 中国中小企业 2008(08)
    • [5].浅析特许权的确认与会计处理[J]. 财会学习 2010(11)
    • [6].特许经营中的利益分歧及其治理[J]. 网络财富 2008(06)
    • [7].特许经营对外侵权责任的研究[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8)
    • [8].多店特许若干问题探索[J]. 经营与管理 2012(04)
    • [9].多店特许文献综述[J]. 企业活力 2012(04)
    • [10].论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04)
    • [11].加盟经营形式双平行[J]. 科技创业 2008(07)
    • [12].论连锁契约对知识转移的双向激励[J]. 求索 2011(11)
    • [13].劳联“特许加盟”业务经国家商务部备案批准[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5(08)
    • [14].特许企业的立体品牌与核心竞争力[J]. 连锁特许 2009(03)
    • [15].特许经营中的商标权保护问题探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01)
    • [16].特许经营中的商标权保护问题探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12)
    • [17].论特许经营的主体[J]. 企业经济 2012(06)
    • [18].企业融资成功的十招[J]. 山东国资 2019(03)
    • [19].大数据下,中国特许人和受许人的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真相警示(上)[J].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0(07)
    • [20].他们不知道自己并不懂[J]. 现代商业 2009(29)
    • [21].不对称信息、双边激励与最佳特许经营合约[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6)
    • [22].论特许权交易的动态结构与特许扩张[J]. 管理学报 2009(02)
    • [23].企业融资成功的八大妙招[J]. 财会学习 2011(03)
    • [24].以5S模式发展二手车连锁经营的“优适得”[J]. 汽车与配件 2010(03)
    • [25].商业特许经营外部民事责任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 [26].受许人遴选过程中逆向选择行为成因及其规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27)
    • [27].特许经营模式的制度分析架构: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2)
    • [28].特许经营中限制竞争问题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7)
    • [29].论特许经营主体对消费者责任的分担[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09)
    • [30].试论我国商业企业特许经营的有效方法[J]. 商业经济 2011(12)

    标签:;  ;  ;  

    特许合同中受许人的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