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官权力控制 ——以权利控制为视角

论法官权力控制 ——以权利控制为视角

论文摘要

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变动。因此,原有的国家治理方式不再适用,新的社会纠纷解决途径呼之欲出。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同质化的经济开始瓦解,单位制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失效,同时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的人们,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也日益重视。多种因素把人民法院推到了前台,肩负起了纠纷解决的重要社会职能。两个五年司法改革纲要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司法机关在慢慢适应自己的社会职能定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司法权威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其中,法官权力控制制度的改革不但缓慢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的措施还起了相反的作用。而这项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司法裁判能否具有公信力,人民法院司法权威能否最终确立,从而达到社会对人民法院止争息讼的社会职能要求。本文认为可以尝试用权利对权力的控制制度代替现有的权力对权力的控制制度,通过确立人民参与司法裁判的制度使得司法裁判得到社会认可,进而避免其他国家权力对司法权力的不当侵害,使司法制度自生自发秩序得以建立,最终演变出适合中国自身国情的司法制度。现阶段的中国的法官权力控制制度采用的是权力对权力的方式。法院系统内部行政性事务管理与审判活动在一个相互交叉的制度空间里运作,结果两套制度的逻辑相混淆、错位,发生了颠倒,使得法官权力控制充满了行政性色彩,进而妨碍了其司法裁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破坏司法的公正和权威。除此之外,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复杂微妙的,各级人大、人民检察院对法官权力的行使也有许多制约,这些制约制度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并没有实现其当初的设计目的。权力对权力控制制度在我国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社会背景的,不能简单的以历史传统一言以蔽之。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对水利、抵御外敌入侵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集权制度是必然的选择。同时在这种大趋势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行政性强烈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原有的平民社会。司法制度也不能摆脱这种历史趋势的影响。但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使得权力对权力控制模式已经不在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司法审判是一项具有专门性特点的活动,有其自身的理念和技术。另一方面,拥有财产的民众,自身权利意思日益增强,对司法裁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权力对权力的法官权力控制模式既使得各种权力有许多途径对司法权力进行侵害,又限制了民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其还妨碍了司法制度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使得司法制度自身演进受到严重阻碍,只能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司法改革摆脱现在的困境,而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权利对权力的法官权力控制制度是一条我们可以尝试的改革途径。它不但可以有效的限制其他国家权力对司法裁判的侵入,而且使司法自生自发秩序得以建立,从而为司法制度的自我演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然这其中肯定存在许多担心,例如:民主的暴政,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众素质是否达到实现权利控制制度的要求等等。但是这些并不是拒绝尝试这一制度的理由,这些问题或者可以通过程序设置避免,或者本身是否成立都是值得商榷的。司法制度本身是非常复杂,难以全面掌握的,同时,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各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性较大,司法地域性特点表现突出,也有许多正确的认识并不具有普适性,成功的经验是不容易复制的。司法制度改革单单通过人为设计,很容易忽略一些重要因素,使得一项改革措施在这个地方可行但到其他地方就不一定适合,强制推行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更不要说是成功。因此,通过权利对权力的法官权力控制制度推动司法自我演进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尝试。法官权力控制制度与许多因素相关,其中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现行法官权力控制制度的具体运作,并结合其形成的原因,来证明随着社会变迁其已经阻碍了我国司法改革,需要进行另一种尝试,而且这种尝试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这个尝试的过程肯定会十分艰难,甚至有可能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做,失败了至少证明这条路是错误的,可以排除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再尝试另一条路,相信终有成功的一天。毕竟穷则变,变则通,只有坚持司法改革,才会最终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现阶段法官权力控制制度——权力对权力的控制
  • 一、法院对法官权力的控制
  • (一) 一审程序中法院对法官权力的控制
  • (二) 二审和再审程序中法院对法官权力的控制
  • 二、人大对法官权力控制——“个案监督”
  • (一) “个案监督”的确立过程
  • (二) “个案监督”问题及其制度性成因
  • 三、人民检察院对法官权力的控制
  • (一) 国外检察制度的差别及其对认识我国检察制度的意义
  • (二) 我国两院在法律监督权上的博弈
  • (三) 关于这种博弈的一些认识
  • 第二章 权力对权力控制制度的形成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分析的进路问题
  • 二、权力控制制度的形成及其产生问题原因的具体分析
  • (一) 集权传统对司法制度演进的宏观影响
  • (二) 我国集权体制传统形成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 (三)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中司法制度转变的微观分析
  • 第三章 权利对权力的法官权力控制制度
  • 一、尝试权利对权力法官权力控制制度的原因
  • (一) 社会因素
  • (二) 司法制度自身的要求
  • 二、尝试权利对权力法官权力控制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一) “多数人的暴政”,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
  • (二) 权利控制制度对法律活动专门化的影响
  • (三) 民众素质和国情对权利控制制度的制约
  • 第四章 权利对权力的法官权力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 一、发展和健全人民陪审制度
  • (一) 人民陪审制度在权利控制制度中的地位
  • (二)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
  • 二、推动和促进法律共同体的形成
  • (一) 法律共同体在权利控制制度中的作用
  • (二) 推动和促进法律共同体形成的两点建议
  • 三、明确大众传媒的职能定位,规范其行为
  • (一) 大众传媒对权利控制制度的影响
  • (二) 大众传媒的自身局限性
  • (三) 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权力视角下的科技与政治关系及其变迁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2].公共权力控制模式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系统论视角的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 中国审计评论 2016(02)
    • [3].权力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4].权力控制: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根本要求[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5].权力法治的内涵、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J]. 宁夏社会科学 2019(03)
    • [6].微观权力观:规训与惩罚——基于福柯政治权力思想的分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6)
    • [7].从“劳动逻辑”到“消费逻辑”——资本权力形成的理论逻辑阐释[J]. 天府新论 2019(02)
    • [8].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里的情形[J]. 管理世界 2008(02)
    • [9].权力控制的法治化逻辑:依法治国的基点、重点与难点[J]. 行政与法 2015(11)
    • [10].“乡村振兴战略”的法哲学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2)
    • [11].课程:权力控制与妥协的文本——读《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有感[J]. 浙江教育科学 2018(05)
    • [12].对宪法的再认识[J]. 法制与社会 2015(34)
    • [13].权利、伦理与权力——媒介伦理的哲学基础探析[J]. 前沿 2014(Z5)
    • [14].我的青春谁做主[J]. 大江周刊(焦点) 2009(06)
    • [15].权力的类型及其演变——兼论鲍德里亚的权力观[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6].论影响法律对行政权监控的因素[J]. 改革与开放 2012(04)
    • [17].从权力控制到政治吸纳:科技防腐的演变路径[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8].论我国侦查权之控制[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11)
    • [19].浅论现代公法中的权力控制——以行政权的控制为视角[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01)
    • [20].有限政府:质、量、度的三重解析[J]. 学习论坛 2008(07)
    • [21].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途径[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2)
    • [22].论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J]. 科技资讯 2008(23)
    • [23].网络权力演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3)
    • [24].法治社会与权力控制——以完善问责制为视角[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4(01)
    • [25].论控权与有限政府——对我国行政权控制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
    • [26].反腐制度的完善与综合立法[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7(02)
    • [27].论我国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失范及控制[J]. 北方经贸 2014(12)
    • [28].资本权力批判的生命政治维度[J].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6)
    • [29].为权力之“恶”辩护——权力的话语遁入与效用[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0].一个读史者的眼光与责任感[J]. 中国经济报告 2013(08)

    标签:;  ;  ;  ;  

    论法官权力控制 ——以权利控制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