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字林业平台的访问控制与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面向数字林业平台的访问控制与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林业数据处理中,数据密集、计算密集、资源分布、异构等问题制约了行业应用和信息化发展。网格(GRID)是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动态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数字林业平台(DFP)是基于网格技术提出的实现数字林业的一个技术体系,它包括从信息获取、处理到应用的完整的一个体系结构。DFP的研发,带动了林业系统中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了各应用系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和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了林业系统数据资源重组的环境。如何保证DFP资源共享环境的安全性,为各应用系统建立良好的资源访问控制机制、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站点和用户认证机制,是数字林业平台中的关键问题,对整个DFP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网格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技术研究,建立了DFP共享环境的安全控制模型,并最终实现了DFP访问控制与统一身份认证的原型系统。的主要工作为: (1) 分析了数字林业平台的基本特征和整个平台的支撑环境;归纳总结了网格安全的支撑技术;分析现有的统一认证系统,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2) 针对数字林业平台中资源分布式的特点,根据平台安全访问控制的指导思想,提出了DFP访问控制模型;在一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色的DFP访问控制模型(DFP-RBAC),清晰地表述了角色之间层次关系;初步分析了DFP-RBAC的实现模式,重点讨论了角色定义和权限配置的实现方法。 (3) 针对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现有的认证理论和技术特点;提出了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是一个多技术支持的概念统称;是众多相关技术集成后统一体,并归纳总结了相关技术;提出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即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型。 (4) 根据角色的网络资源访问控制的理论,以及统一身份认证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型实现了本文的原型系统。进一步从安全性的角度,分析总结了网格安全的相关问题:针对WEB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信息加密的要求,总结了有关的加密服务,提供了MD5算法实现模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开发“数字林业平台(DFP)”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 1.1.2 DFP中访问控制和统一身份认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信息访问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统一身份认证机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DFP-RBAC基于角色的网络资源访问控制
  • 2.1 DFP访问控制的关键问题
  • 2.1.1 DFP的访问控制中的机理
  • 2.2 基于角色的DFP访问控制模型
  • 2.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 2.2.2 DFP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2.3 DFP-RBAC实现模式的初步分析
  • 2.3.1 DFP-RBAC中的角色定义
  • 2.3.2 DFP-RBAC中的权限的配置方式及审查
  • 2.3.3 角色访问控制在.NET技术下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统一身份认证的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
  • 3.1 现有认证理论与技术的行为分析
  • 3.1.1 基于DCE/Kerberos的认证机制
  • 3.1.2 基于公共密钥的认证机制
  • 3.1.3 基于挑战/应答的认证机制
  • 3.2 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
  • 3.2.1 基于XML的统一认证标准
  • 3.2.2 安全套接字层(SSL)
  • 3.2.3 加密(Encryption)技术
  • 3.2.4 数字签名技术
  • 3.2.5 XML WEB服务
  • 3.3 统一身份认证的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
  • 3.3.1 统一身份认证的系统模型
  • 3.3.1.1 用户注册
  • 3.3.1.2 账号关联
  • 3.3.1.3 身份认证组件模式
  • 3.3.1.4 统一认证模式
  • 3.3.1.5 信任代理模式
  • 3.4 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基础的资源访问
  • 3.4.1 用户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框架访问资源
  • 3.4.2 用户直接访问资源站点
  • 3.4.3 提高性能的措施
  • 3.5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体系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FP访问控制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原型系统
  • 4.1 原型系统简介
  • 4.1.1 主要功能
  • 4.1.2 技术特点
  • 4.2 原型系统的实现功能
  • 4.2.1 系统登陆
  • 4.2.2 后台管理
  • 4.2.2.1 DFP平台管理
  • 4.2.2.2 应用系统管理
  • 4.3 资源访问过程中安全模式的研究
  • 4.3.1 Web安全威胁分析及对策
  • 4.3.2 系统安全模式的研究
  • 4.3.3 采用的ASPNET的Form安全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数字林业的构建[J]. 种子科技 2019(12)
    • [2].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种子科技 2020(15)
    • [3].数字林业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J]. 祖国 2018(03)
    • [4].数字林业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01)
    • [5].《数字林业 数据库 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库结构》修订要点简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05)
    • [6].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8)
    • [7].“数字林业”发展浅析[J]. 现代园艺 2014(02)
    • [8].关于陕西数字林业建设的思考[J]. 陕西林业 2011(01)
    • [9].推行“数字林业” 实现精准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6)
    • [10].“数字林业”悄然兴起[J]. 陕西林业 2009(02)
    • [11].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14)
    • [12].关于建立山西省“数字林业”监测体系的探讨[J]. 山西林业 2010(03)
    • [13].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2)
    • [14].关于汉台区数字林业建设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13(18)
    • [15].林业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新方向——应对“数字林业”时代[J]. 陕西林业 2009(03)
    • [16].浅谈黑龙江省数字林业建设[J]. 林业科技情报 2008(01)
    • [17].赤峰市实现数字林业[J].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8(04)
    • [18].省级数字林业核心平台与关键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S1)
    • [19].数字林业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 2016(01)
    • [20].“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J]. 现代园艺 2013(14)
    • [21].浅谈数字林业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 农业与技术 2016(08)
    • [22].GPS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 2009(16)
    • [23].“数字林业”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林业勘查设计 2008(03)
    • [24].林业管理由“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发展的思考[J]. 华东森林经理 2019(04)
    • [25].数字林业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8)
    • [26].论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J]. 南方农业 2017(33)
    • [27].建设数字林业,推动科学发展——3S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J]. 广西林业科学 2013(02)
    • [28].由西南旱灾引发的思考——辽宁省数字林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全面启动[J]. 中国林业产业 2010(06)
    • [29].论“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J]. 林业经济 2009(10)
    • [30].基于数据库集群的高可用性省级数字林业系统[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03)

    标签:;  ;  ;  ;  ;  ;  

    面向数字林业平台的访问控制与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