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

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

论文摘要

信息时代已经是我们生活的现实,在信息时代中,信息安全是一种国家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实践和理论课题。在当今的国家信息安全中,网络信息安全占有重要的地位。网络的技术特点,使得它的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来解决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安全及其迫切性,接着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威胁来源以及应该怎么构建网络信息的防范体系。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剖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忧与外患、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误区,指明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中各种重要元素。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最重要的部分是具体的传播主体它对于信息的定向和把关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要有:必要的安全队伍、信息安全意识、流程和制度的确立和最后的补救方法:数据修复。在这些前提下还要重视并且要加强法律保障,列举世界各国的网络法律建设例子来说明信息安全工程的迫切性并且指出中国信息安全立法中的缺陷。最后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为全面建设中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一系列的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导论:网络信息传播安全及其迫切性
  • 1.1 网络信息传播安全课题的突显
  • 1.2 信息安全先进国家的举措及我国的差距
  • 第2章 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威胁来源和防范体系
  • 2.1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忧与外患
  • 2.1.1 不良信息入侵和污染
  • 2.1.2 网上“黑客”和计算机犯罪
  • 2.1.3 网络病毒危害
  • 2.1.4 网络自身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
  • 2.1.5 网络信息“侵略”和信息霸权
  • 2.1.6 信息战争的风险
  • 2.2 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误区
  • 2.3 哪些元素构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 第3章 传播主体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
  • 3.1 必要的安全队伍:团队与首席执行官
  • 3.2 信息安全意识、流程和制度的确立
  • 3.2.1 警惕即时通信泄密
  • 3.2.2 防止企业私密信息被偷窥
  • 3.3 最后的防线:数据修复
  • 第4章 法律保障:紧迫的信息安全工程
  • 4.1 发达国家的信息安全立法
  • 4.2 发展中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追赶
  • 4.3 中国信息安全立法:前进中的缺陷
  • 第5章 全面建设中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5.1 信源控制:建设合理的信息提供体制
  • 5.2 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启用应急机制,消除隐患
  • 5.3 强力部门:在与媒介良性互动中保障信息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道器合一:民主党派网络参政议政创新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 [3].论网络环境的维护与保护[J]. 法制博览 2019(04)
    • [4].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革[J]. 社会科学文摘 2017(12)
    • [5].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冲突及破解[J]. 青年记者 2018(02)
    • [6].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8(02)
    • [7].商业变现冲动与网络信息传播异化[J]. 青年记者 2018(07)
    • [8].如何加强网络信息传播主体的社会责任[J]. 青年记者 2018(11)
    • [9].简论互联网主要作用及推进创新、强化管理的重要性[J]. 电视指南 2017(16)
    • [10].网络信息传播中版式设计的应用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7(24)
    • [11].网络信息传播与社会教育平等性研究[J]. 新媒体研究 2017(13)
    • [12].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信息非线性动力学传播模型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08)
    • [13].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与动力学研究综述[J]. 情报学报 2017(04)
    • [14].Web2.0网络信息传播影响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 2015(08)
    • [15].网络信息传播失控及其政府管理问题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9)
    • [16].网络信息传播失控及其政府应对[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17].共青团大学生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J]. 山西青年 2017(01)
    • [18].网络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新形态[J]. 党政干部论坛 2017(04)
    • [19].善用网络表情 警惕“符号陷阱”[J]. 网络传播 2017(04)
    • [20].我国网络舆论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 山西青年 2017(12)
    • [21].移动互联网技术下“语文智联课堂”教学的开发[J]. 中学语文 2017(21)
    • [22].观点[J]. 军营文化天地 2017(10)
    • [23].网站负责人:牢记使命 营造良好网络生态[J]. 网络传播 2017(08)
    • [24].网络表情包的传播特征与社会影响[J]. 网络传播 2017(06)
    • [25].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版权问题的分析[J]. 科学中国人 2015(03)
    • [26].网络信息传播中群体心理演化建模与仿真[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03)
    • [27].旅游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以黄山市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06)
    • [28].中国网络生态之治:问题与对策[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9].“蓝鲸游戏”引发的网络安全执法问题思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 [30].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在矛盾与有效引导[J]. 现代交际 2018(05)

    标签:;  ;  ;  ;  

    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构成要素和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