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任万荣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四中学253100

历史是知识的海洋。历史知识有如繁星,璀璨而繁杂;有如烟海,磅礴而又迷茫。记忆纷繁而又枯燥的历史知识,很多学生认为是一种负担,非常吃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尤为重要。我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记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我有以下几种做法:

1.影像激趣,形象激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如在讲述《神圣抗战的开始》一课时,我使用录像资料,将画面定格在“七七事变”几个惨烈的大字上,并伴有炮声而导入,这样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思维。

2.设“疑”引“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可由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如《古代罗马》一节,可以这样设问:“你们在小学学过《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的寓言,但你是否知道它出于哪个国家、谁之手?你们都知道奥运会,但是否知道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我国亚运会开幕式的场馆可坐10万人,但你是否知道在1900多年前的古罗马剧场可以容纳多少观众呢?”通过设问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要求。

3.故事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商鞅变法”可由“立木赏金”的典故引入。

4.设境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如在讲“九一八事变”时可让学生听《松花江上》歌曲;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时,让学生跟着视频带感情地背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些手段的运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用直观性语言进行描绘,创设情境。

5.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

学生学习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是为了考试,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历史教学中遇到一些重点课,在新课开始时,我就强调这一课的重要性,在历次中考中常出现一些题,我们在学习时应重点抓几方面问题。在讲述《美国南北战争》一节时,我就以问题的形式做了交代:美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战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方法开宗明义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课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讲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就高了,记忆力水平也相继提高。

二、运用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

1.巧编历史歌谣不仅能增强记忆且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如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编成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样学生既准确地记住了七国的名称,又明确了七国的位置。

2.巧用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法可以把干涩散杂、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为流畅、生动有趣的知识,提高记忆效率。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3.利用图示法指导学生加以记忆

(1)利用图示,可以化繁为简,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秦朝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运用以下图示法:

(2)利用图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空间识记能力,如清朝疆域八至,可用图示法记为:

图示法形象、直观,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并能由浅入深,向抽象思维发展。

记忆的方法很多,学生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能力进而提高记忆效果。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及智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标签:;  ;  ;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