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

论文摘要

本文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机制和发展规律;梳理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指出当前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文章得出结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其行动既受到勒庞所研究的心理因素影响,又受到奥尔森所强调的理性因素影响;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批判式集体行动,其批判性特征使得“搭便车”现象恰恰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文章主要分成四个部分具体加以分析论证:第一部分,导论。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梳理,总结目前研究状况的局限性:第一,研究网络的文章较多,但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重点的较少;第二,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文章较多,但主要是有关现实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而有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集体行动的文章较多,但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具体集体行动理论进行修正的较少;第四,研究勒庞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较多,但将勒庞和奥尔森的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的新意就在于:以勒庞和奥尔森有关集体行动的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勒庞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概述及其反思。勒庞研究指出偶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具有数量和力量双重优势,易受暗示和轻信,并且存在传染现象,而这种特点确实在于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奥尔森研究指出集体中的成员会通过理性计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但是“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使得集体行动难以实现。本文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行为确实存在着理性计算,但是由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批判性特征,“搭便车”现象正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实现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批判性,是一种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特殊集体行动。第三部分,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机制探析。第一,怨恨的积累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基础。利益直接受损、相对剥夺感增强、核心价值受挑战、当局危机处理不当构成主要原因。第二,理性的计算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理性的计算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搭便车”现象。第三,适当的动员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必要条件。舆论的力量、符号的出现和意义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传统媒体和政府权力的加入和互动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客观产物。第四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与防范再做进一步深入思考,力求达到理论上的升华。同时,通过联系“阿拉伯之春”等现实群体性事件,文章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可能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第二战场”,不断扩大和蔓延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有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以此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转化作进一步探讨。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四、 研究意义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六、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一章 集体行动理论及其反思
  • 一、 勒庞的集体行动理论
  • 二、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 三、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
  • 第二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机制探析
  • 一、 怨恨的积累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基础
  • 二、 理性的计算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 三、 适当的动员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必要条件
  • 四、 互动的出现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客观产物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2(01)
    • [2].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丹东边境地区社会稳定[J]. 辽宁法治研究 2008(01)
    • [3].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研究[J]. 辽宁法治研究 2008(01)
    • [4].群体性事件治理的四大利益调处机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8(01)
    • [5].情报信息在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中的作用[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01)
    • [6].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1)
    • [7].有效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需要转换思维与时俱进[J]. 决策导刊 2009(11)
    • [8].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研究[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9].网络之于群体性事件的助燃作用研究[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0].我国环境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防治[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1].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 治安学论丛 2015(00)
    • [12].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6)
    • [13].群体性事件的宪法之维[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3)
    • [14].体育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与应对[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2)
    • [15].浅议高校提升大学生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之途径[J]. 法制博览 2020(02)
    • [16].浅析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路径[J]. 大视野 2019(06)
    • [17].环境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生成及消解:对典型个案的扎根分析[J]. 行政与法 2020(03)
    • [18].抗争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认同及话语表征——以“深圳高考移民”为例[J]. 新闻传播 2019(23)
    • [19].公共管理视角下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基于2002—2019年58篇CSSCI文献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2)
    • [20].新形势下西北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立体防控[J]. 发展 2020(04)
    • [21].环境公平视角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22].法治维度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23].类神经网络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干预[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4].民族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干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5].国内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进展[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04)
    • [26].警方介入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若干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20(24)
    • [27].博弈分析在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15)
    • [28].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与消解之道[J]. 领导科学 2020(18)
    • [29].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对策研究[J].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09)
    • [30].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与应对策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标签:;  ;  ;  ;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