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种植业

作者: 刘克菊

导师: 王汉宁,王有良

关键词: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引种,栽培技术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是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推动白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白银市小麦生产特别是各大高扬程灌区优质小麦生产的现实要求,以支撑白银市优质中强筋面条小麦生产为目标,针对白银市优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品种缺乏,综合栽培技术不配套,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等状况,依托科技项目,对近年引进的39份优质春小麦品种(系)在白银市各大高扬程灌区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观察比较和研究,对入选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和示范推广。适宜我市各灌区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分别是宁春32号、宁春33号和甘春20号;搭配品种分别是J659和新春8号。入选品种3年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517.5,6496.5,6391.5,6442.5,6193.5kg/hm2,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27%、14.5%、15.3%、14.9%、16.4%,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1.5%、29.7%、33.4%、34.8%、33.6%,面团稳定时间分别为11.8、5.8、9.8、5.8,19.2min。通过对播期、追氮时期和追氮量、栽培措施组合等栽培技术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制定出了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优质春小麦栽培技术(1)在3月10-15日播种;(2)基施与追施结合,基追各半;在底肥施P2O584kg/hm2的基础上,施氮总量以施纯N172.5kg/hm2为宜,追氮时期以扬花期最佳,追氮量以追施纯N86.25kg/hm2为宜;(3)优质春小麦栽培措施最佳组合方案为:密度528.9-578.2万/hm2,施纯N226-234kg/hm2,施P2O5113-117kg/hm2,施K2O78-91.5kg/hm2,喷多效唑100-200ppm溶液450kg/hm2。依据白银市资源条件特点和多年多点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将优选的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按照其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生产布局和示范推广。2004-2005两年,在全市各大灌区总共示范推广优质小麦3706.7 hm2,平均单产为5860.5kg/hm2,增产率6.5%,总增产优质专用小麦1346t。其中靖会灌区1120 hm2,平均单产5848.5kg/hm2,比对照增产6.7%;景电灌区1433.3 hm2,平均单产6294kg/hm2,比对照增产6.6%;刘川灌区513.3 hm2,平均单产6126kg/hm2,比对照增产6.3%;兴电灌区640 hm2,平均单产5182.5kg/hm2,比对照增产6.2%。

论文目录:

摘要

SUMMARY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区设置

1.1.2 参试春小麦新品种(系)及来源

1.1.3 筛选方法及试验设计

1.1.4 筛选目标

1.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引种观察试验结果

1.2.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1.2.3 区域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

1.3 小结

第二章 春小麦新品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播期试验结果及分析

2.2.2 施氮时期和施氮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2.2.3 栽培措施组合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3.1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及技术示范展示情况概述

3.2 示范展示效果

3.3 品种及技术推广措施

3.4 存在问题

第四章 结论

4.1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4.2 适宜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4.3 示范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咸阳灌区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D]. 刘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 [2].甘肃引大新灌区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 徐学军.甘肃农业大学2005
  • [3].银川灌区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D]. 马晓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4].罗江灌区杂交稻腾发量变化及控水条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D]. 包莉.四川农业大学2016
  • [5].白银市双低油菜新品种引进与综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研究[D]. 吴圣龙.甘肃农业大学2007
  • [6].泾惠渠灌区干旱评价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杨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适应重庆低海拔地区种植苦荞品种的筛选及其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D]. 黄元射.西南大学2008
  • [2].国际马铃薯中心新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研究[D]. 周蓓.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 [3].桃花粉育性与果实性状的关系及花粉育性基因的定位[D]. 赵恺.延边大学2007
  • [4].库尔勒香梨果实性状遗传的研究[D]. 刘艳.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冀中南麦区小麦品种及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研究[D]. 吕孟雨.中国农业大学2005
  • [6].“协调型”小麦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与构成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D]. 谭飞泉.四川农业大学2003
  • [7].超高产小麦品种冠层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遗传研究[D]. 张娟.河南农业大学2000
  • [8].辣椒数量遗传与杂种优势研究[D]. 李大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  

白银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