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复合吸附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臭氧/复合吸附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鉴于水源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提高饮用水水质的核心问题是去除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水污染日趋严重,当前条件下期待已污染的水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进而恢复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开发水处理新技术与工艺,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十分必要。本课题由山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5GG21006001):“山东省城镇可持续发展人居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优质饮用水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04BS0812):“黄河水库水安全净化技术研究”资助。针对水中污染物的特性,根据饮用水深度处理的要求,从污染物极性角度考虑,将极性无机吸附剂—多孔性软陶粒与活性炭组成复合滤料,提出了臭氧/无机+有机吸附剂组合强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开发了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将臭氧氧化、滤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技术合为一体,有效地克服了三者单独采用的局限性,又充分发挥了三者的优点和协同作用,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去除效率高、效果稳定等特点。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NaOH浸泡24h,110℃干燥2h,260℃焙烧4h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有较大改善;活性炭对CODMn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吸附等温式qe = 0.0407Ce0.6028;在总投加量不变的基础上确定复合滤料的最佳配比为70%活性炭+30%陶粒;复合滤料对CODMn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吸附等温式qe = 0.1165Ce1.1984;通过吸附特性比较得出:复合滤料对原水中CODMn的吸附性能优于单独使用活性炭;对CODMn和NH3-N的去除率为29.6%和34%,比单独使用活性炭分别提高了3.2%和24.6%。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原水水质,复合滤料最佳投加量为3g/L;温度对复合吸附去除CODMn及NH3-N的的影响不太显著;而pH值对其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去除率较高,其中pH值在2.5-5.5时CODMn去除效果最好,最高为30.4%;NH3-N高去除率的pH范围更广,在3.5-8.5之间时去除率均大于30%;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差,去除率低。组合工艺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滤料动态吸附对浊度、CODMn、UV254、NH3-N和NO2-1-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佳吸附高度和EBCT(空床停留时间)分别为1000mm和10min(对应滤速和处理量为10m/h和0.8L/min);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中影响臭氧化效果的因素为臭氧浓度与接触时间;其中UV254和NO2-1-N的去除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而投加臭氧会使出水CODMn和NH3-N的浓度增加,但臭氧化使污染物分子量变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促进后续吸附处理效果,使总去除率升高,本课题确定最佳臭氧浓度为2mg/L;臭氧接触时间并非越长越好,由于臭氧在水中分解速度非常快,接触时间过长处理效果与成本的增长不成比例,接触时间确定为8min。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吸附高度1000mm,EBCT10min,臭氧投加量2mg/L,臭氧接触时间8 min,对经常规处理后的狼猫山水库水中的浊度、CODMn、UV254、NH3-N和NO2-1-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87.7%、86.3%、88.6%和92.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及水污染现状
  • 1.2 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 1.3 水质标准的发展
  • 1.4 常规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4.1 常规处理工艺的局限性
  • 1.4.2 饮用水出水存在的问题
  • 1.5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 1.6 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
  •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
  •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1 研究内容
  • 2.1.2 技术路线
  • 2.2 试验水质
  • 2.3 试验装置及吸附滤料
  • 2.3.1 试验装置
  • 2.3.2 吸附滤料
  • 2.4 水质分析指标及方法
  • 2.4.1 浊度
  • Mn'>2.4.2 CODMn
  • 254'>2.4.3 UV254
  • 2.4.4 三氮
  • 2.4.5 臭氧浓度测定
  • 2.5 试验主要药品
  • 第三章 复合吸附静态试验研究
  • 3.1 研究内容
  • 3.2 活性炭预处理试验
  • 3.3 活性炭静态吸附试验研究
  • 3.3.1 活性炭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3.3.2 活性炭吸附等温式的确定
  • 3.4 活性炭—陶粒配比试验
  • 3.5 活性炭—陶粒在最佳配比条件下的静态吸附试验
  • 3.5.1 活性炭—陶粒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3.5.2 活性炭—陶粒吸附等温式的确定
  • 3.6 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 3.6.1 温度的影响
  • 3.6.2 pH 值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 4.1 研究内容
  • 4.2 吸附高度的影响
  • 4.2.1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Mn的去除效果'>4.2.2 对CODMn的去除效果
  • 254 的去除效果'>4.2.3 对UV254的去除效果
  • 3-N 的去除效果'>4.2.4 对NH3-N 的去除效果
  • 2-1-N 的去除效果'>4.2.5 对NO2-1-N 的去除效果
  • 4.3 臭氧浓度的影响
  • 4.3.1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Mn的去除效果'>4.3.2 对CODMn的去除效果
  • 254的去除效果'>4.3.3 对UV254的去除效果
  • 3-N 的去除效果'>4.3.4 对NH3-N 的去除效果
  • 2-1-N 的去除效果'>4.3.5 对NO2-1-N 的去除效果
  • 4.4 臭氧接触时间的影响
  • 4.4.1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Mn的去除效果'>4.4.2 对CODMn的去除效果
  • 254的去除效果'>4.4.3 对UV254的去除效果
  • 3-N 的去除效果'>4.4.4 对NH3-N 的去除效果
  • 2-1-N 的去除效果'>4.4.5 对N02-1-N 的去除效果
  • 4.5 空床停留时间(EBCT)的影响
  • 4.5.1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Mn的去除效果'>4.5.2 对CODMn的去除效果
  • 254的去除效果'>4.5.3 对UV254的去除效果
  • 3-N 的去除效果'>4.5.4 对NH3-N 的去除效果
  • 2-1-N 的去除效果'>4.5.5 对N02-1-N 的去除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机理分析
  • 5.1 活性炭吸附机理
  • 5.1.1 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
  • 5.1.2 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 5.2 陶粒的吸附机理
  • 5.2.1 陶粒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 5.2.2 影响陶粒吸附的主要因素
  • 5.3 活性炭—陶粒复合吸附的作用机理
  • 5.4 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的净水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著
  • 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硅藻土/钢渣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12)
    • [2].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0(02)
    • [3].掺氮TiO_2-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2)
    • [4].膨胀石墨/有机金属骨架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学报 2018(S2)
    • [5].硫酸铝壳聚糖改性沸石分子筛除氟的性能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03)
    • [6].C/粉煤灰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 应用化学 2011(08)
    • [7].无机、有机及复合吸附材料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6(06)
    • [8].臭氧/复合吸附处理微污染水试验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2012(S1)
    • [9].物理法制备炭陶复合吸附材料及其表征[J]. 林业科学 2010(12)
    • [10].复合吸附方式的攀爬机器人吸附能力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8)
    • [11].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试验[J]. 环境工程 2009(01)
    • [12].淀粉/凹凸棒粘土复合吸附絮凝材料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10)
    • [13].钢渣/硅藻土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 科技资讯 2020(02)
    • [14].源水中微污染水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试验[J]. 科技信息 2011(24)
    • [15].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多孔炭陶复合吸附材料[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6(06)
    • [16].制备温度对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锆复合吸附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11)
    • [17].海藻酸钠复合吸附材料研究进展[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8].新型复合吸附管法检测空气中TVOC及苯[J]. 工程质量 2016(02)
    • [19].臭氧/复合吸附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2(05)
    • [20].SA/CTS复合吸附微球制备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1].稀土复合吸附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处理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9)
    • [22].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的高效复合吸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J]. 化工环保 2014(04)
    • [23].新型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10)
    • [24].Ce负载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应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9)
    • [25].蒙脱石-钢渣复合吸附颗粒对水中Cd~(2+)的吸附及其它离子的影响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6].复合吸附床脱除重烃与水在20万Nm~3/d LNG技改装置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4)
    • [27].复合吸附材料TLA的制备及其砷氟共除性能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2)
    • [28].沸石除磷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金属矿山 2010(10)
    • [29].Ce/Fe/粉煤灰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 功能材料 2017(07)
    • [30].BLAMA复合吸附树脂制备与吸附性能[J]. 功能材料 2014(02)

    标签:;  ;  ;  ;  ;  ;  

    臭氧/复合吸附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