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研究股前外侧皮瓣(ALTF)穿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ALT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健康志愿者分三个年龄组:20~39岁、40~59岁、60~75岁,各年龄段男女各20例,年龄构成比相同;采用CDFI技术对其双侧ALTF穿支血管进行检测;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自然伸直下肢,测量髂前上棘距髌骨外侧缘中点的距离(D);使用6L3探头,二维图像结合彩色血流图像辨认出股总动脉(CFA)、股深动脉(DFA)、股浅动脉(SFA)、旋股外侧动脉(LCFA)、LCFA降支,记录LCFA的来源血管,测量其与股总动脉分叉的距离,LCFA及LCFA降支的内径,用脉冲多普勒显示连续四个以上稳定血流频谱,测量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tam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沿着髂髌连线缓慢侧动探头进行逐步扫查,检测到穿支即测量起点位置距髌骨外侧缘中点的距离、管径,记录其血管走行类型(肌皮穿支,肌间隙皮穿支,直接皮穿支),测量血流参数;然后改用15L8探头,探测对应皮动脉,记录穿深筋膜位置距髌骨外侧缘中点的距离及血流参数;记录每侧ALTF穿支血管的数目。对LCFA、LCFA降支、穿支、皮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D分为九段,髌骨外侧缘中点为0,以直方图表示各穿支起点及其深筋膜穿出点及总的穿支起点及其深筋膜穿出点所在的体表位置。结果:股前外侧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走行层次显示清晰,CFA、DFA、LCFA、LCFA降支、穿支(管径≥0.6mm)的管径、管壁、走行位置、走行方向、是否进入皮下组织均可显示,皮动脉管径较细,最大外径约0.4~0.6mm,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相频谱。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数量、来源、走行位置、及穿深筋膜处位置并不对称。240侧ALTF共检测到穿支动脉541支,平均2.25支(1~6支),第1支最粗大者占89.2%,可见三种类型:Ⅰ肌皮穿支(65.9%);Ⅱ肌间隙皮穿支(30.7%);Ⅲ直接皮穿支(3.4%)。LCFA内径3.92±0.85mm,LCFA降支内径2.57±1.52mm,最粗大穿支管(外)径1.49±0.39mm。178支LCFA来源于DFA,29支来源于CFA,11支来源于SFA,22支来源于CFA分叉处。541支穿支血管起点77.4%分布在第6、5、4段,最粗大穿支起点66.7%出现在髂髌连线的第6段,100%分布在第6、7、5段,深筋膜穿出点86.9%出现在髂髌连线的第4、5、3段,最粗大穿支血管深筋膜穿出点97.1%出现在髂髌连线的第4、5、6段,87.5%出现在第5、4段。各观测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稍高于女性(P<0.05)。降支主干,老年组与青年组、中年组比较,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ALTF穿支的来源走行分布,有无变异或缺如,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从而更好地指导术前ALTF设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走行分布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起点及其深筋膜穿出点体表定位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流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02)
    • [2].应用高频彩超进行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的术前定位与选择[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01)
    • [3].以穿支血管为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四肢远端创面29例[J]. 浙江医学 2008(04)
    • [4].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成像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09)
    • [5].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5)
    • [6].两种穿支血管的定位方法[J]. 解剖学报 2013(03)
    • [7].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神经蒂皮瓣在足及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18)
    • [8].皮瓣穿支血管的高频二维与三维超声成像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疗美容 2014(05)
    • [9].高频彩超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骨科杂志 2015(02)
    • [10].内窥镜下离断胸廓内动脉穿支血管对乳沟重建假体隆乳术的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2)
    • [11].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 河北医药 2017(22)
    • [12].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皮瓣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12)
    • [13].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5)
    • [14].微血管成像评估穿支血管对US BI-RADS 4类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11)
    • [15].高频彩超评估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08)
    • [16].穿支血管定位方法文献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计量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02)
    • [17].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J]. 中国骨伤 2009(11)
    • [18].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术前探讨[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03)
    • [19].筋膜穿支血管在髋关节OCM入路中解剖学定位的研究[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08)
    • [20].高频超声在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12)
    • [21].带皮穿支血管的皮神经营养皮瓣的临床应用[J]. 吉林医学 2015(08)
    • [22].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09)
    • [23].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专家共识[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0(05)
    • [24].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06)
    • [2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6].踝部皮肤缺损治疗的临床与解剖[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08)
    • [27].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04)
    • [28].MRA在股前外侧皮瓣中穿支血管定位的应用[J]. 名医 2018(12)
    • [29].SMI评估TI-RADS 4级甲状腺结节内穿支血管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08)
    • [30].高频超声对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的应用体会[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07)

    标签:;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