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作为一个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因其病程普遍较长,病势缠绵反复,患者饱受疼痛、晨僵等症状发作时之苦,继而发生肢体强直,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身体机能、社交活动、精神状态等,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普遍下降。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临床治疗提出可行性建议。目的: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中医证候分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整个强直性脊柱炎人群的生存质量。方法:在咨询专家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拟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并中医证候分型表,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48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输入SPSS11.5数据库,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1份,回收64份,回收率90.14%。通过对采集资料的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病例共48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14-60岁,平均29.45±1.663,病程2个月-21年,平均7.29±5.315年,体重指数(BMI)16.08-21.36,平均18.35±1.223。本次调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为66.266±7.657,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分别为躯体疼痛59.364±12.476、身体疼痛68.789±9.238、日常活动67.246±9.563、社交活动75.327±5.989、健康观念62.375±10.211、精神状态64.498±7.082。其中,寒湿痹阻型总分为70.838±7.506,湿热痹阻型为68.264±6.402,肝肾不足型为64.677±8.547,瘀血痹阻型为67.047±5.998,肾阳亏虚型为58.930±5.272。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病程、患者依从性、合并病史、体重指数,其中,除患者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成正相关外,其余各因素与生存质量均为负相关。中医证候分型与生存质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不同辨证分型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也各有侧重。其中,寒湿痹阻型和湿热痹阻型患者生存质量最好,其次是瘀血痹阻型、肝肾不足型,肾阳亏虚型患者生存质量最差。结论:1、62.5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处于中、低水平,在各种影响因素中,以病程、患者依从性、合并病史为主。2、中医证候分型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有相关性,辨证分型的不同对各维度的影响也各有侧重点。3、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也可为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AS的效果,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4、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不能只停留在常规的治疗手段上,还要从心理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多层面的治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强制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 一 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
  • 二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
  • 三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一 定义
  • 二 病因病机
  • 三 辨证论治
  • 第三节 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生存质量的认识
  • 一 中医学对生存质量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生存质量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
  • 三 拟定表格
  • 四 资料收集
  • 五 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方法
  • 六 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 基本资料
  • 二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 建议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证候分型及其方药疗效探析[J]. 中医药学报 2020(09)
    • [2].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候分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2)
    • [3].颈椎病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04)
    • [4].膝骨关节炎证候分型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05)
    • [5].浅议象思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 2012(09)
    • [6].湿疹中医临床证候分型及用药情况的文献调研分析[J]. 中医药导报 2008(12)
    • [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5)
    • [8].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与影像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7)
    • [9].基于体质及其证候分型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4)
    • [10].痴呆的证候分型研究[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10)
    • [11].乳腺癌中医证候分型与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04)
    • [12].慢性鼻咽炎中医证候分型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1(03)
    • [13].浅议象思维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09)
    • [14].脓毒症中医证候分型规律的探讨[J]. 新中医 2013(03)
    • [1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型文献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5)
    • [16].脾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针灸治疗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03)
    • [17].慢性前列腺炎证候分型及量化诊断的因子分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1)
    • [18].舒张性心力衰竭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9)
    • [19].眩晕不同中医证候分型颈椎X线表现比较研究[J]. 新中医 2018(03)
    • [20].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中医证候分型特点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01)
    • [21].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型特点研究[J]. 中药材 2012(11)
    • [22].脑卒中中医证候分型测评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07)
    • [23].心律失常发病特点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临床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20)
    • [24].用因子分析法解析广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分型的特点[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10)
    • [25].大肠癌患者中医体质辨识、证候分型与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研究进展[J]. 交通医学 2017(05)
    • [26].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 新中医 2020(01)
    • [27].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证候分型特点的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05)
    • [28].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124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12)
    • [29].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性[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03)
    • [30].800例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 2008(12)

    标签:;  ;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