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推手—论游走于角色之外的中国动画衍生产品

博弈与推手—论游走于角色之外的中国动画衍生产品

论文摘要

产业链培育与构建对产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动画产业从创意制作环节、发行播映环节到衍生品开发与营销环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虽然动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人在做,但是环节之间脱节严重的发展导致整条动画产业链断裂,从而影响我国动画行业国际竞争力,阻碍了我国动画的的发展。重构构建动画产业链,正确认识和对待衍生产品开发与开发设计方法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撰写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界定了动画,动画产业,动画产业链的形态及其所对应的三个环节的关系,其次,着重分析了我国动画产业链断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重新构建我国动画产业链中衍生产品开发与开发设计新的思路。文章最后部分总结了中心观点,并就下一步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论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通过研究得出:一条完整的动画产业链在其运转过程中包含三个环节,即创意制作——发行播映——衍生品开发与营销;每个环节都是价值的创造者,分别体现出三种不同的价值体现:原创价值、传播价值、衍生品运作价值,但每个环节不能简单的看做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而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的对抗与融合的关系。尤其以衍生产品与动画形象设计之间,就如同博弈与推手,两者对抗的,并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明显,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动画角色形象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动画商业运营模式,探讨出更加有深度的方法来指导动画衍生产品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再将这些方法对应到动画衍生产品的设计中,逐步完成一套形成产业链的理论依据,在一个更具体的范畴内将这种方法论付诸实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动画及衍生品研究的原因
  • 1.2 动画及衍生品理论研究的方法
  • 1.3 动画及衍生品文章架构
  • 1.4 动画及衍生品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动画理论研究及动画产业概念
  • 2.1 国内动画理论研究现状
  • 2.2 国外动画产业研究现状
  • 2.3 动画及衍生品研究意义
  • 2.4 动画及动画产业相关概念及特征
  • 第3章 国外动画产业发展综述
  • 3.1 各国动画产业现状
  • 3.1.1 美国动画产业
  • 3.1.2 日本动画产业
  • 3.1.3 韩国动画产业
  • 3.2 国际动画行业发展模式
  • 3.2.1 美国模式
  • 3.2.2 日本模式
  • 3.2.3 韩国模式
  • 3.3 国际动画行业发展特点
  • 3.4 发达国家动画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 第4章 中国动画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中国动画市场分析
  • 4.1.1 动画分析背景
  • 4.2 制约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4.3 促进国家动画产业发展的对策
  • 4.3.1 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 4.3.2 培育中国动画产业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画形象设定及衍生品
  • 5.1 动画形象特点
  • 5.2 动画的设计原则
  • 5.3 动画设计发展趋势
  • 5.4 动画形象与动画衍生品
  • 5.4.1 《喜洋洋和灰太狼》开发背景
  • 5.4.2 《喜羊羊与灰太狼》玩具畅销状况
  • 5.4.3 玩具热销对企业的作用
  • 5.4.4 玩具热销后对动画片的反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动画70年的叙事策略嬗变论略[J].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6)
    • [2].题材与故事:中国动画的剧作现状及路径开拓[J]. 当代电视 2020(01)
    • [3].发展视角:中国动画民族化困境及对策[J]. 电影文学 2020(04)
    • [4].接续与重塑“中国动画学派”的叙事美学[J]. 电影新作 2020(01)
    • [5].中国动画新时代的到来[J]. 艺海 2020(04)
    • [6].探析中国动画学派的主体精神内涵及意义[J]. 传媒论坛 2020(12)
    • [7].“中国学派”的动画表演对当代中国动画的启示[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13)
    • [8].建国70年来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美学流变[J]. 电影文学 2020(15)
    • [9].从“言-象-意”理论看中国动画学派的民族性[J]. 当代动画 2020(01)
    • [10].探索当代中国动画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点[J]. 农家参谋 2020(23)
    • [11].龙神形象在中国动画中的演变与重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09)
    • [12].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的延续[J]. 大众文艺 2020(20)
    • [13].浅谈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之路[J]. 艺术科技 2018(10)
    • [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动画结合的研究[J]. 戏剧之家 2018(18)
    • [15].实验动画对中国动画未来发展的影响研究[J]. 才智 2019(20)
    • [16].浅析民族传统艺术对中国动画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7(11)
    • [17].中国动画现状与发展[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3)
    • [18].中国动画民族化下戏曲艺术的借鉴探析[J]. 视听 2018(06)
    • [19].浅谈童心与中国动画的发展[J]. 西部皮革 2018(10)
    • [20].浅谈中国动画发展史[J]. 西部皮革 2018(09)
    • [21].浅谈动画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J]. 电视指南 2017(09)
    • [22].中国动画在数字化艺术时代的发展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7)
    • [23].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和个性化问题探讨[J]. 时代农机 2018(09)
    • [24].中国动画学派美学探究[J]. 大众文艺 2018(21)
    • [25].少数民族动画与中国动画学派的再造[J]. 四川戏剧 2016(12)
    • [26].首届中国动画学年会在成都召开[J].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1)
    • [27].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1)
    • [28].从《功夫熊猫3》中寻求中国动画的发展前景[J]. 现代交际 2017(01)
    • [29].关于动画身份的思考以及未来中国动画身份的重新书写[J]. 工业设计 2017(06)
    • [30].中国动画学派:新时期的启示与思考[J]. 美术大观 2016(12)

    标签:;  ;  ;  ;  

    博弈与推手—论游走于角色之外的中国动画衍生产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