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

论文摘要

从总体上来说,麦金太尔的实践概念是在严格限定的意义上使用的,比较新颖和富有特色,是其政治伦理思想中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概念,集中体现了他本人的实践观乃至其整个哲学思想。这一概念的提出既符合历史的需要,又符合他本人思想发展的逻辑,具有明显的德性主义、社群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特征,并直接体现于他对一些相关实践问题的具体阐释中,具有不可小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渊源于西方实践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又与之不尽相同;既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有相通之处,又与之有原则的区分。面对当前社会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道德危机,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沉迷于社会现实功利而不思德性进取的广大人群无疑是一剂救心良药,有使思想麻木之人类警醒的作用,这是麦金太尔的功绩所在,也是我们所不能抹煞的。但深究其基本理论倾向,其缺憾也是在所难免的。本文首先探讨了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在对概念语句进行逐一解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概念提出的内在理据——德性主义、社群主义和历史主义。通过分析得知,麦金太尔之所以将此三者视为其实践概念的理论根据,主要是因为实践与德性、实践与社群以及实践与历史两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至此,我们对麦金太尔实践概念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然而,学理上的理解并不代表主观的认同,理解是为了超越,对之进行必要的扬弃。扬之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本文将其与麦金太尔向来极力主张回复的亚里士多德实践传统和他曾经一度着迷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了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凸显了麦金太尔这一实践概念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和比较,文章最后一部分在阐明这一概念提出的意义的同时,进而指出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立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麦金太尔伦理学中的实践概念
  • 1.1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提出的背景
  • 1.2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内涵
  • 1.3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外延区分
  • 第2章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内在理据
  • 2.1 德性主义
  • 2.2 社群主义
  • 2.3 历史主义
  • 2.4 补充说明
  • 第3章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必要比较
  • 3.1 亚里士多德的“三分人类活动”传统
  • 3.2 与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的比较
  • 3.3 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比较
  • 第4章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理论限度
  • 4.1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意义
  • 4.2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困境
  • 4.3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麦金太尔论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兼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美德何以可能[J]. 伦理学研究 2020(02)
    • [2].儿童与失能者转变为独立实践推理者如何可能——基于麦金太尔“依赖性的理性动物”的考察[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麦金太尔的地方性共同体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 [4].工人和知识分子的再发现: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早期的社会主义革命观[J]. 理论探讨 2017(03)
    • [5].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现代性道德批判及其比较[J]. 天府新论 2017(04)
    • [6].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当代启示[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7].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论有美德的生活与政治[J]. 伦理学术 2019(02)
    • [8].论麦金太尔缝合“是”与“应该”之间的鸿沟及其理论困惑[J].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16(02)
    • [9].论麦金太尔的道德叙事理论[J]. 求是学刊 2019(01)
    • [10].麦金太尔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及其意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1].麦金太尔对现代性自我的批判[J]. 法制与社会 2016(32)
    • [12].麦金太尔论给予和接受的关系[J].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5(00)
    • [13].主持人语[J].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4(00)
    • [14].麦金太尔美德概念的建构及其启示[J]. 青春岁月 2012(16)
    • [15].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中的叙事与传统[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6].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J]. 书城 2013(11)
    • [17].“追寻美德”:麦金太尔的美德观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1)
    • [18].共同体与道德——试析麦金太尔对共同体伦理传统的追求[J]. 社会科学 2010(01)
    • [19].麦金太尔美德思想的新进展[J]. 哲学动态 2008(06)
    • [20].麦金太尔伦理学思想中的历史与道德真理[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1].A·麦金太尔“受教的公众”教育思想的系统建构[J]. 系统科学学报 2019(03)
    • [22].麦金太尔早期理解人性的双重维度[J]. 道德与文明 2018(04)
    • [23].论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中的三种思想来源[J]. 学术研究 2018(08)
    • [24].麦金太尔《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类为什么需要德性》读解[J].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4(00)
    • [25].麦金太尔德性方案的现代性限度[J]. 伦理学与公共事务 2009(00)
    • [26].浅析希腊传统德性的内在分裂——兼论麦金太尔的德性复兴[J]. 哲学动态 2012(06)
    • [27].浅析麦金太尔德性之实践[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12)
    • [28].个体如何成为独立实践推理者:自我角度——以麦金太尔的文本为依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9].德性、传统、理解——在麦金太尔的意义上[J]. 道德与文明 2010(05)
    • [30].麦金太尔的美德转向及其对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5)

    标签:;  ;  ;  ;  ;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