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

论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

论文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销售方式的花样翻新,商标作为销售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产品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产品流通的数量,甚至生产厂家的兴衰成败。因此,如何刺激购买者的欲望,增加购买者的认知,已经成为商标设计的重心了。伴随科技的进步、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已经有越来越多新形式的商标种类应运而生作为区分不同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识,商标的形式已经不仅限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商标标识。传统意义上,商标通常多限于对商品的介绍,偏重文字的叙述和说明,而发展到现在的科技信息社会,商标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伴随越来越多的声光画面服务于大众,新形式的非传统商标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面对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时,商标已经不局限于过去简单的商标类型,即视觉可感知的、平面的,涌现出了大量从视觉可感知、听觉可感知、立体三维图形的、甚至嗅觉可感知的新型商标种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刺激着消费者的感官,冲击着市场竞争。因此,不论何种商标类型我们都应予以保护。本文通过对现代商标类型范围扩大的研究,确定能够影响商标类型转变的因素依然是这些新型非传统商标是否具备显著识别性和非功能性要件。在认定非传统商标是否可以受到法律保护时,依次分析这些主要非传统商标类型的特点、基本要件以及是否具备显著识别性和非功能性要件。同时通过比较的方法,对国际上一些国家或地区针对具体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体系进行深入剖析,确定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针对主要非传统商标:颜色商标、声音商标、气味商标、立体商标的注册申请审查标准的深入探讨,提出了具体针对颜色商标、声音商标、气味商标、立体商标的确定、形式内容表述、申请方式、可行性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目前,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针对非传统商标的规定不尽相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已经将非传统商标的某些具体类型纳入商标法保护的范围,但仍有针对某些具体的非传统商标保护的不完善之处,尚未能把某些非传统商标的类型囊括。在我国,目前实施的《商标法》中仅对非传统商标中立体商标和颜色组合商标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对于单一颜色商标、声音商标、气味商标尚不允许申请注册,在这类非传统商标的保护上有待完善。因此,本文通过探讨非传统商标的可注册性,对完善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完善商标保护体制有着积极地实际意义。为高效高质的适应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商标在如今的企业经营发展和品牌建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我国在立法和实践中应加大对非传统商标的保护,本文从社会需求出发,立足非传统商标,系统分析保护非传统商标的意义及必要性,针对目前的商标法修改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完善我国商标保护制度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并从中国针对非传统商标的保护现状入手,吸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相关的讨论,顺应商标发展趋势,通过扩大非传统商标保护的范围,规范注册保护程序,进而完善我国的商标法法律制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必要性
  • 1.1 传统商标与非传统商标
  • 1.1.1 传统商标与非传统商标的区别
  • 1.1.2 商标的本质功能
  • 1.1.3 非传统商标保护问题的提出
  • 1.2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 1.2.1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1.2.2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意义
  • 第二章 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基本要件
  • 2.1 显著识别性要件
  • 2.1.1 显著识别性要件的标准
  • 2.1.2 固有显著性
  • 2.1.3 "第二含义"的价值评析
  • 2.1.4 "第二含义"的应用
  • 2.2 非功能性要件
  • 2.2.1 非功能性概述
  • 2.2.2 非传统商标非功能性的体现
  • 第三章 主要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可行性及其注册
  • 3.1 颜色商标
  • 3.1.1 颜色商标的基本要件
  • 3.1.2 颜色商标的申请
  • 3.1.3 颜色商标的描述
  • 3.1.4 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
  • 3.2 声音商标
  • 3.2.1 声音商标的基本要件
  • 3.2.2 声音商标的申请
  • 3.2.3 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
  • 3.3 气味商标
  • 3.3.1 气味商标的基本要求
  • 3.3.2 气味商标的申请
  • 3.3.3 气味商标的描述
  • 3.3.4 气味商标的可注册性
  • 3.4 立体商标
  • 3.4.1 立体商标的基本要求
  • 3.4.2 立体商标的申请
  • 3.4.3 立体商标法律保护下的权利竞合
  • 第四章 海外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1 美国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2 欧盟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3 日本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4 澳大利亚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5 我国台湾地区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4.6 我国香港地区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
  • 第五章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构想
  • 5.1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 5.2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
  • 5.2.1 构建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的指导思想
  • 5.2.2 建立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的初步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红鞋底”案看单一颜色商标在中国的发展和保护[J]. 中华商标 2020(04)
    • [2].单一颜色商标保护研究——以红底鞋案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7(06)
    • [3].小议共享单车与单一颜色商标[J]. 中华商标 2017(05)
    • [4].单一颜色商标注册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及启示[J]. 天津法学 2014(04)
    • [5].单一颜色商标保护研究——兼评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Louboutin v.YSL案[J]. 知识产权法研究 2013(02)
    • [6].试论单一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7].单一颜色商标注册法律问题初探[J]. 知识产权 2008(02)
    • [8].日本颜色商标注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中华商标 2017(05)
    • [9].共享单车大战,颜色商标该这么玩[J]. 中华商标 2017(05)
    • [10].从商标的非美学功能性判断单一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J]. 现代商业 2014(14)
    • [11].美国单一颜色商标制度简介[J]. 中华商标 2012(12)
    • [12].单一颜色商标注册问题研究——以美国法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 法学评论 2009(01)
    • [13].单一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以Qualitex Co.v.Jacobson Prods.Co.案为切入点[J]. 中华商标 2014(03)
    • [14].论单一颜色商标之不可注册性[J]. 知识经济 2008(01)
    • [15].非传统商标注册的困惑与释解——以单一颜色商标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8(04)
    • [16].对Christian Louboutin诉YSL案件的法律浅析[J]. 商品与质量 2012(S5)
    • [17].从Louboutin案看美国单一颜色商标在时装领域的保护[J]. 中华商标 2013(07)
    • [18].单一颜色商标在我国注册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 祖国 2018(06)
    • [19].单一颜色商标的注册问题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 [20].非传统商标的显著性及其注册条件[J]. 中华商标 2012(11)
    • [21].颜色商标的注册问题分析——以近年美国颜色商标保护案例为切入点[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5)
    • [22].颜色商标注册与保护探析——以普通法为比较分析视角[J]. 知识产权法研究 2011(02)
    • [23].建筑物上的商标权[J]. 重庆建筑 2013(08)
    • [24].欧盟普通法院明确“渐变色”颜色商标显著性的审查要素[J]. 中华商标 2015(11)
    • [25].颜色商标及其审查标准研究[J]. 河北法学 2008(02)
    • [26].注册商标构成要素检视及立法完善[J]. 人民论坛 2016(08)
    • [27].论非传统商标的显著性认定:价值立场与论证框架[J]. 知识产权 2020(01)
    • [28].描述知识的困境与规范路径——以新型商标为模型[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9(02)
    • [29].WIPO将为非传统商标制定图样规则[J]. 中华商标 2010(09)
    • [30].位置商标的注册可能性辨析——从“阿迪达斯三道杠”到“红色鞋底”[J]. 电子知识产权 2020(01)

    标签:;  ;  ;  

    论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