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癌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以《人民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新浪新闻为例

中国媒体癌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以《人民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新浪新闻为例

论文摘要

中国的癌症流行状况十分严峻,然而大部分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新闻传播在提高受众对重点癌症的主要致癌因素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帮助提高公众面对癌症的信心上面大有可为。本文通过运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利用内容分析方法,来呈现和分析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癌症的。分析样本来自于中国中央报纸《人民日报》(以下简称《人报》)、武汉地区性报纸《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天》)以及门户网站新浪新闻频道,时间起止选择为2011年12月9日到2012年12月9日这一整年的时间。研究问题分为四个部分:对中国癌症传播大致广泛的描述;中国媒体对于癌症类型与癌症话题的报道;中国媒体对于癌症风险与效能的报道;癌症患者在媒体报道中是怎样的形象。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报道要想在中国报纸中成为重要报道,具备以下这些条件则可能性会更高:主要内容为救助癌症患者;新闻事件主题为癌症病人经历故事或者癌症相关政策;引用消息来源多为癌症病人及其亲友、医疗系统以及中国政府;感情框架必须是积极正面的。《楚天》偏重于展现社会救助普通癌症患者的故事,而《人报》偏重展现先进人物得了癌症之后坚守岗位继续工作的故事。白血病虽然在现实流行状况中都在前五名之后,但却在报道中占有了最大的报道频率和最重要的报纸位置。肺癌在报道中的频率与重要性基本与其现实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差不多符合。而宫颈癌、乳腺癌代替了肝癌、胃癌和大肠癌的位置,前两者被过度报道,而后三者却没有得到媒体相应的重视。癌症治疗是占据主要部分的癌症话题,癌症筛查报道主要是中国政府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政策的宣传。而癌症预防的报道数量十分少。涉及到癌症风险的报道数量十分不够,比例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前五位最常被提到的癌症风险因素依次是:饮食、环境污染、某些特定元素/物质、烟草和巨大压力。“饮酒”没有受到中国媒体应该有的重视,而“缺乏运动”以及“病毒”更是没有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对于几种重要的癌症类型,中国媒体都部分地体现了这些癌症类型与它们某些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但都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中国媒体提到癌症集体风险的频率比较少,这不利于癌症高危群体准确把握对癌症风险的认知。在癌症效能的报道上,主要是癌症治疗的报道,癌症筛查尤其是癌症预防在媒体中的呈现十分不够。对于癌症患者悲观消极的经历报道占据了主要部分。癌症患者是十分软弱、痛苦、被动的形象,癌症也被描述成给人们带来疼痛、死亡和沉重负担的绝症。癌症患者报道主要的切入点是从经济的视角:癌症病人非常痛苦急需治疗,然而负担不起高额治疗费用,于是提倡大家捐款。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一个人是不可能在阅读这些文章后,能够了解足够的癌症效能知识,从而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去预防癌症的。从逻辑上推断,这部分研究的新闻报道内容可能正是影响广大受众对预防癌症宿命论、无能为力以及悲观恐惧的态度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记者们应探讨如何对癌症议题进行建构,以确定积极正面准确的介入点,以此来提高癌症报道的质量和功用,从而最终帮助受众树立起积极正确面对癌症的认知与态度,并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癌症流行状况
  • 1.1.2 中国癌症防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 1.1.3 中国癌症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 1.1.4 已被公认的防治癌症的成功经验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思路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
  • 2.1 国内的癌症传播文献
  • 2.2 国外的癌症传播文献
  • 2.2.1 广泛癌症报道的文献综述
  • 2.2.2 癌症风险与效能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3 新闻媒体与癌症病人的文献综述
  • 2.3 相关研究理论
  • 2.3.1 框架理论
  • 2.3.2 议程设置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样本的选取
  • 3.4 癌症报道文章的选取
  • 3.5 抽样方案
  • 3.6 编码表中的主要类目的定义和解释
  • 3.6.1 综合广泛地描述中国媒体怎样报道癌症的类目
  • 3.6.2 报道的癌症类型与现实是否存在巨大的失实的类目设置
  • 3.6.3 中国媒体是如何展现癌症风险与效能的类目
  • 3.6.4 中国媒体是如何塑造癌症病人形象的类目
  • 3.7 癌症类型在报道中的重要性的计算方法
  • 3.8 编码员信度测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癌症报道的大致描述
  • 4.1.1 癌症报道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 4.1.2 《人报》和《楚天》在对癌症报道重要性上有无差异
  • 4.1.3 使癌症报道被中国报纸放到重要的位置的特征
  • 4.1.4 癌症报道的主要新闻事件内容
  • 4.1.5 有无涉及政策执行以及政策内容分析
  • 4.1.6 观点出处/信息来源的频率分析
  • 4.1.7 《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在信息来源的选择上有无差别
  • 4.1.8 信息来源对癌症话题有无任何影响
  • 4.1.9 信息来源对文章感情框架有无任何影响
  • 4.2 癌症类型与癌症话题报道分析
  • 4.2.1 不同的癌症类型在《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报道中的频次
  • 4.2.2 癌症类型在报道中的频次与真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序的比较
  • 4.2.3 癌症类型的报道频率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 4.2.4 不同类型的癌症在中国报纸中所被赋予的重要性
  • 4.2.5 中国媒体是如何报道癌症话题的
  • 4.2.6 癌症类型与癌症话题之间的相关性
  • 4.2.7 《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在报道癌症类型的频率上的异同
  • 4.2.8 《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在癌症话题的报道上的区别
  • 4.3 癌症风险与效能报道
  • 4.3.1 癌症风险报道频率
  • 4.3.2 各种癌症风险因素在《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的报道频率如何
  • 4.3.3 癌症类型与致癌风险因素有何关系
  • 4.3.4 致癌风险因素的报道框架
  • 4.3.5 癌症风险报道中有多少提到了集体风险
  • 4.3.6 集体风险的报道中与癌症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如何
  • 4.3.7 癌症效能在媒体报道中的频率
  • 4.3.8 各癌症预防因素在报道中的频率
  • 4.3.9 各癌症预防因素的报道框架
  • 4.3.10 癌症筛查的报道频率
  • 4.3.11 癌症筛查与几种筛查具有高效能的癌症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 4.3.12 癌症报道的感情框架
  • 4.3.13 《人报》、《楚天》以及新浪新闻在报道感情框架上有无差异
  • 4.4 中国媒体报道中的癌症患者
  • 4.4.1 新闻媒体是否如实反映了现实中癌症患者性别的分布情况
  • 4.4.2 新闻报道中是否如实反映了现实中癌症患者年龄的分布情况
  • 4.4.3 癌症病人报道中癌症类型的排列情况
  • 4.4.4 癌症病人报道中的癌症类型排列与现实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
  • 4.4.5 重要的8种癌症类型与癌症患者年龄组相关性
  • 4.4.6 癌症病人报道中呈现的癌症患者形象
  • 5 研究发现
  • 5.1 对中国媒体癌症报道广泛描述的研究发现
  • 5.2 对癌症类型与癌症话题报道的研究发现
  • 5.3 对于癌症风险与效能报道的研究发现
  • 5.4 癌症患者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分析结果发现
  • 6 讨论与建议
  • 6.1 原因讨论
  • 6.2 提出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国媒体癌症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以《人民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新浪新闻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