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女有意 世事无情 ——陈染、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追求之比较

诸女有意 世事无情 ——陈染、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追求之比较

论文摘要

女性文学在90年代突然并且首次成为小说界的中坚力量。在这一阶段的女性文学创作中,透过女性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女性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了,她们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重新解构,其中的主观视角、女性主义追求十分明显。她们积极消解当代男权话语体制,竭力反抗传统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规范,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试图以完全对等的甚至主导的姿态与男性并存。但是中韩两国诸多女性作家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在沉淀了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里最终必然沦为一种无力的追求。题目就旨在概括这种普遍的女性主义追求和其本质上无可奈何的尴尬结局。本文试以中国女作家陈染、韩国女作家殷熙耕的小说创作为例,来分析、比较中韩两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这种形异质同的女性主义追求,这种追求最终沦为失落的表现以及造成这种追求失落的社会、个人原因。陈染和殷熙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女性主义创作中的成就较为突出。她们本身虽然在主观上并不标榜任何的“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但是她们在小说作品中极力塑造女性的主体地位,对于男性占有优势地位的爱情和婚姻提出质疑,并且对女性欲望毫不避讳、大胆直白地书写,这些都表现出她们对于反抗男性话语专制,构建女性自由主体地位的努力,暗合了西方女权主义的某些主张,所以在这里将她们的这种努力定位为女性主义追求。但是由于中韩两国的男权统治制度已经由来已久,并且根深蒂固,再者因为女性自身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弱势地位,陈染、殷熙耕等女性作家们这种消解男权统治、构建女性主导地位的愿望,在沉淀了几千年的、延续至今的男权社会里必然沦为一种无力的追求。陈染、殷熙耕两人在思想上都极力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自主,试图在文本中构建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理想的女性主义世界,以完全对等的甚至主导的姿态与男性并存,但是同时,她们在文本中不自觉地流露出的对于“父亲般的男性”的迷恋,对男权世界招架无力后选择了“逃离”以及女性写作为挑战、颠覆男权话语体制所刻意强化的性别意识、激进的躯体语言的运用等违反其本意而迎合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角色规定,这些都与陈染、殷熙耕等人颠覆、消解男性话语权力的初衷背道而驰,相差甚远,造成了其女性主义追求重新沦陷于男权话语体制之下的尴尬局面,表明了她们在追求、倡扬女性主义追求中的无力和失落。虽然陈染、殷熙耕两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追求和她们这种追求的最终结局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及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陈染、殷熙耕两人的个体经历、思想差异,所以她们两人在小说中表现女性主义追求时的主观愿望、文本叙事模式、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并且,虽然两人的女性主义追求最终都表现出无力实现的失落结局,但这种失落的表现——小说中女性特点的设置和她们所选择的男性趋向客体、逃离的方式和走向也都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同时,导致她们女性主义追求最终沦为失落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主要依据及可行性
  • 1.4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5 文中涉及的相关名词说明
  • 第二章 90年代中韩两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背景
  • 2.1 中韩两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
  • 2.1.1 中国女性主义追求的历史发展脉络
  • 2.1.2 韩国女性主义追求的历史发展脉络
  • 2.2 西方女权主义对中韩两国女性主义意识发展的影响
  • 2.2.1 第一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
  • 2.2.2 第二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
  • 2.2.3 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影响
  • 2.3 陈染与殷熙耕在作品中表达女性主义追求的原因
  • 第三章 陈染与殷熙耕女性主义追求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
  • 3.1 陈染、殷熙耕两人的主要小说作品
  • 3.2 陈染、殷熙耕在两国女性主义追求上的新发展
  • 3.2.1 对男性文学中女性形象模式的否定
  • 3.2.2 对其他女性写作的超越
  • 3.2.2.1 陈染卓尔不群的姿态
  • 3.2.2.2 殷熙耕独立自主的主张
  • 3.3 陈染、殷熙耕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追求
  • 3.3.1 对女性主体地位的塑造
  • 3.3.2 对爱情和婚姻的质疑
  • 3.3.3 对女性欲望的大胆书写
  • 3.4 在女性主义追求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之处
  • 3.4.1 在主观意愿上:本真书写与自觉刻画
  • 3.4.2 在女性主义追求:私人表达与大众立场
  • 3.4.3 在文本叙事上:女性视角与男性视角
  • 3.4.4 在语言风格上:平和叙述与犀利批判
  • 第四章 陈染与殷熙耕小说中女性主义追求的失落
  • 4.1 女性主义追求失落上的相似表现
  • 4.1.1 恋“父”情深——女性意识不自觉的退居“二线”
  • 4.1.2 另觅出路——转身逃离男权世界
  • 4.1.3 性别神话的坍塌——落入男权文化陷阱
  • 4.2 女性主义追求失落上的不同表现
  • 4.2.1 对男性“渴望”上的差异
  • 4.2.1.1 “渴望”趋向的差异
  • 4.2.1.2 “渴望”主体的差异
  • 4.2.2 在“逃离”男权统治上的差异
  • 4.2.2.1 “逃离”的不同姿态
  • 4.2.2.2 “逃离”的不同走向
  • 第五章 陈染与殷熙耕等女作家女性主义追求失落的原因探析
  • 5.1 相似性原因
  • 5.1.1 男性统治历史源远流长
  • 5.1.2 女性自身屈附心理暗自作祟
  • 5.2 相异性原因
  • 5.2.1 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
  • 5.2.2 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女性心理历程撕开自我——谈陈染的小说[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2].“超性别写作”的局限——以陈染的女同性恋书写为例[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3].孤独中漫走的陈染[J]. 文化学刊 2018(07)
    • [4].试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5].不染事与非,独留音乐在心间——作家陈染与音乐[J]. 琴童 2018(11)
    • [6].陈染小说父女情感探析[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12)
    • [7].受伤的力量——论陈染小说的反抗与寻找主题[J]. 语文学刊 2008(02)
    • [8].让孤独之花在精神的园地里静静绽放——感悟陈染其人其作[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3)
    • [9].与往事干杯,饮一杯清水——《与往事干杯》评析[J]. 祖国 2017(05)
    • [10].陈染的孤独之“恋”[J]. 长沙大学学报 2013(06)
    • [11].论陈染小说中女性人物的“逃离”意识[J]. 芒种 2012(13)
    • [12].从陈染小说谈个人化写作的特点[J]. 新课程(中旬) 2012(06)
    • [13].陈染小说创作的“女人腔”[J]. 山花 2009(16)
    • [14].与陈染生活片段[J]. 时代文学 2010(01)
    • [15].聊聊陈染[J]. 时代文学 2010(01)
    • [16].陈染小说的孤独感研究——以《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为例[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1(01)
    • [17].提醒五句话[J]. 作文与考试 2020(32)
    • [18].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19].谈陈染文学中的新向度[J]. 牡丹 2019(20)
    • [20].解读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心理困境[J]. 文教资料 2011(27)
    • [21].陈染《角色累赘》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J]. 青春岁月 2013(11)
    • [22].时间流逝了,她依然在这里[J]. 作家 2009(19)
    • [23].陈染女性自救的心路历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24].童年经验和陈染的文学创作[J]. 绥化学院学报 2013(03)
    • [25].浅析陈染小说中残缺的生命意识[J]. 群文天地 2011(20)
    • [26].对惊奇的迷恋与道德的缺失——论陈染小说[J]. 小说评论 2010(03)
    • [27].论陈染创作的忧郁美[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8].超越传统价值支点——论陈染小说独特的价值确认体系[J]. 闽江学院学报 2008(03)
    • [29].论陈染的逃亡意象[J]. 文学教育(上) 2008(08)
    • [30].陈染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9)

    标签:;  ;  ;  ;  ;  

    诸女有意 世事无情 ——陈染、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追求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