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白兔中心卫生院江苏镇江2124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比两种麻醉方式(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麻醉与硬脊膜外腔麻醉)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015我院收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合计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硬脊膜外麻醉为对照组,腰麻为实验组。术中观察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内脏牵拉反应程度,辅助用药量。手术后记录住院时间,胃肠道等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无差异(P>0.05),但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程度:对照组Ⅱ~Ⅲ级为33例,实验组Ⅱ~Ⅲ级7例,有显著差异(P<0.05)。辅助用药情况:对照组28例,实验组是11例,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进食较早,住院时间短。结论:两种麻醉均可完成急性阑尾炎的手术,但腰麻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小,辅助用药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进食较早,住院时间短。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腰麻;硬脊膜外腔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50-01

急性阑尾炎手术属于外科最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为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多由阑尾感染引起腹腔炎症,临床上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比较常见。阑尾炎发病机理是阑尾管腔发生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腹部炎症。目前国内基层卫生院阑尾手术时麻醉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硬脊膜外腔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现对两种麻醉方式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效果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分类

选择2012年2015我院收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合计10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无心肺疾患,脊柱无畸形,凝血及血小板正常。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硬脊膜外麻醉为对照组,腰麻为实验组。上述麻醉均由同一麻醉师进行操作。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予以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监护,开通一路静脉通道,常规给予患者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患者取右侧卧位,选择胸12~腰1侧入法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留置导管3cm~4cm,翻身平卧向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患者无不良反应,5分钟后测定其麻醉平面,观察给予2%利多卡因5mL加0.75%布比卡因15ml的混合液,首次量以后的追加量视术中监测情况,麻醉的效果、手术时间要求和肌肉的松弛度而定。

实验组:采取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取右侧卧位,选择腰3-腰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刺破蛛网膜见脑脊液流出后推入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lml的混合液,调节阻滞平面于胸4-胸6上下后开始手术。手术中麻醉平面在T4-T6可以不予以辅助用药,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补液及用药使其稳定;平面在T6以下根据患者情况使用辅助药。

手术中中牵拉反应Preston氏法疼痛分级改良法分0~Ⅲ级。0级:病人安静,无痛及不适感,无恶心及呕吐;1级:轻度不适,恶心,无牵拉痛、呕吐;2级:诉恶心,轻度牵拉痛,无呕吐;3级:牵拉痛明显,有恶心、呕吐、鼓肠。[1]

1.2.2监测体征

(1)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

(2)麻醉阻滞平面。

(3)内脏牵拉反应程度。

(4)辅助用药咪唑唑仑+芬太尼

(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食的时间

(6)住院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在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均穿刺成功,均在麻醉下完成了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一般情况下比较无差别,在血氧饱和度、血压、脉率等体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为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辅助用药;胃肠功能恢复进食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表示两组比较有差别(P<0.05)。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全部能满足手术,但内脏牵拉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使用辅助用药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实验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进食较早,住院时间短。

4.讨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属于医院最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患者初期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疼痛,有可能因为胃部痉挛导致呕吐现象,在壁腹膜炎症刺激下出现腹部压痛,该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健康,并发症发病率高,可引起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治疗。术前重要步骤就是麻醉处理,椎管内麻醉是一种不完全的麻醉,不能阻滞迷走神经,易出现内脏牵拉反应。在进行腹部外科手术时,由于牵拉内脏刺激了腹腔的感受装置或神经常引起内脏牵拉痛、胃肠道反应、生命体征变化等表现,总称为内脏牵拉反应[2]。

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时,麻醉平面通常不能达到T5以上,不能阻滞来源于腹腔从T5~12的节前纤维[3],因而患者常发生内脏牵拉反应,表现为心率减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和烦躁等症状,影响手术操作[4]。

腰麻易操作、麻醉效果确实、起效快、肌肉松弛、恢复快的特点,把平面控制在T4-T6,内脏牵拉反应小。全身用药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因而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急诊阑尾手术中可能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素冰,冯晓玲,王玲.电针复合硬膜外麻醉抑制肠道手术牵拉反应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05(31):324.

[2]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3版.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6:315-316.

[3]黄绍农,曾帮雄.临床麻醉新理论和新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标签:;  ;  ;  

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