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的探讨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的探讨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南宁550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现在需要越来越多的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秀和专业技能优异的复合型幼师人才,双语教学也慢慢变成幼儿园的特色办学发展模式,所以有关幼儿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各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却远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究其原因,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不容乐观,单一的课堂课程设置模式等等问题阻碍着高素质幼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本文从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然后提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以供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英语课程优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的教育落脚点是培养祖国未来希望的优秀人才。但是近年来,从一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对学生的满意度降低了很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输送的人才和一些学校的人力资源要求没有成功进行对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不够全面,教学课程实践能力比较差,没有办法较快地适合岗位的要求。

例如,双语幼儿园是现在的趋势,家长和幼儿园对英语越来越重视,我们的毕业生在双语幼儿园工作中却不能将所学的幼儿园英语技能用于工作中,尤其突出的问题是口语差,不能在特定语境中自如地用英语表达。

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如何能做一些设置优化的改革,让学生最大程度从英语课堂中学到实用的知识。

一、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

1.课程教材的选择缺乏一定的统一性

目前,中职学校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幼师英语教材,很多数学校基本上会考虑自身的需要来购买书籍,一些学校可能会自己编写教材。而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书内容各有侧重,但是都不够全面。中职学生本来初中英语就差,基础不好,一下转入专业的学习,很多基础知识是不够的,比如词汇、音标,所以需要一套系统全面的教材,并增加课时量。这就表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同一年级的老师在授课期间所教的知识不同,甚至可能在不同的年级所采用的教材都不能够对接,所以一套系统规范的,包含语音、语调、词汇、文章,符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特点的统一课程教材需要被编写和实施。

2.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所以逐渐缺少了对学英语重要性的认知意识。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对英语出现了“抵抗”甚至是“放弃”的心态。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会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因此,改变目前英语传统单一的教学课程模式,将课堂变得主动和活跃势在必行。

3.实践课的机会不足

目前教师用来进行英语理论讲授的课时非常多,学生不容易接受,如果是联系到一些相关的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语法、词根,学生学起来感觉就比较被动、枯燥而且很难接受。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在课堂上即使学到了一些有关幼儿园的日常口语,也不能应用于实践,严重脱节。这样就造成学生不能较快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1.提升学前教育课程中各方面能力

学前教育课程中涉及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语音、口语和英文课文选择能力等,下面就具体介绍这三方面能力:

(1)能够标准发音是作为一个英语老师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在英语教学的整个阶段,要把关于发音标准的教学比例加大。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课本内容安排设置上每单元要有涉及语音教学和练习的环境。

(2)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还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即哑巴英语。这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结果,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只在做题上有很大的付出,而在口语表达方面能力很差。其实,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要掌握两方面的口语类型,其一是生活口语交流用语,其二是英语课程口语教学用语。所以对于一些编写教材的人士来说,要能将这两方面当做教材的一个重点。

(3)通常情况下,中职学前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本身所记忆的词汇量非常少。所以,我们在编写该专业教材的时候要选择和幼儿教育相关的文章或者日常的交流对话,还可以选择经典刊物的文章进行学习,最好能有实践体会。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以后的专业工作。

2.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

学校要一直注重学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每学期要定期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幼儿园开展相关的教学见习活动,通过学生幼儿园的教育见习活动,幼儿园能给学校提供较多有价值的教学参考意见。比如,学生的英语口语相对很差,语音发音不标准,英语课堂教学组织效果不佳,缺乏独立的英语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限制了学前专业教学向高质量发展,所以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创造新型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往的英语授课过程中,通常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英文课本,而且不同老师教授的学生之间并不存在任何交流。每个教师都是忙于自己的工作,缺乏交流,容易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建议相同或者相类似专业的英文老师之间统一备课内容,相互学习优秀教学经验,把课程教学建设的绘声绘色。目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引入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慕课”,微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课程知识。

3.定期对英语老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课本上的知识总之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了解目前该专业发展的状况,需要定期地提升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第一,让老师们感觉到知识优化的必然性,意识到自身在英语课设置中所处的位置,提升树立起健康的教育观点和理念。

第二,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老师们参加再教育活动,进行回炉教育,有利于知识素养的提高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通过邀请该专业的权威学者讲授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先进理念和一些相关的实施方案。确保老师们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另外,教育部门应该不定时地举办一些教学经验交流会,通过探讨具体的教学实例,思考和反思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和缺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4.推出并实施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中职英语实施的《大纲》中对中职英语评价要采取的原则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总结性评价是指通过学期结束最后的那一场考试来决定,这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的手段之一,它也有缺点,即是注重结果反而忽略了过程。与此不同,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因此,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科的特点和知识框架的需求,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总结性评价测试和形成性评价。不同的评价方式能够检测学生不同的能力,所以应该把这两种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每一种评价机制的优势,来促进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中职学前教育的老师们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他们是在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国中职教育专业的发展,要基于当前英语教育中的现状,考虑到每个人的差异,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轻快愉悦的教学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其真正表现出文化基础课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承担的服务性质的职能。所以,我们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理念,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编制统一的标准教材,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推出并实施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明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其解决思路[J].福建轻纺,2014,(05),51-54。

[2]白晶试论如何优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00。

[3]唐楠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标签:;  ;  ;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优化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