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1.5T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1.5T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1.5T磁共振质子波谱表现,探讨各病理亚型脑膜瘤之间1.5T磁共振质子波谱的差别。方法:对42例影像学拟诊并经病理确诊为脑膜瘤的患者进行术前1.5T磁共振波谱检查,以病灶对侧或病灶周围相对正常脑实质谱线为对照,对病灶实质部分进行分析,将各病理亚型脑膜瘤谱线Glx、Ala、Lip“阳性率”及谱线尺测Cho/nCr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部分病灶周围水肿区进行波谱检查,对测得代谢物进行归纳。结果:①42例脑膜瘤谱线,除1例砂砾体型脑膜瘤谱线基线不稳之外的41例均表现为Cho峰明显升高、Cr及NAA峰明显降低、部分消失,均未见Lac峰,29例可见Ala峰,29例出现Lip峰;行35TE波谱检查的37例中30例可见增高、增宽的Glx峰;7例mI/Cr比值升高,包括2例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1例纤维型脑膜瘤、3例过渡型脑膜瘤及1例非典型脑膜瘤。②尺测Cho/nCr比值在各病理亚型脑膜瘤之间及低高级脑膜瘤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768、0.461,LSD法多重比较得各病理亚型组间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788、0.468、0.334、0.788、0.691、0.505、0.468、0.691、0.734、0.334、0.505、0.734,均大于0.05)。③统计学分析提示Glx阳性率在不同亚型脑膜瘤组间可能有显著性差异(X2=10.833,P=0.013<0.05),进一步使用四格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提示差异表现在组别1与组别4之间(P=0.005<0.01),即Glx阳性率“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组高于“本研究涉及的其它亚型脑膜瘤”组。④统计学分析提示Ala阳性率在不同亚型脑膜瘤组间可能有显著性差异(X2=9.107,P=0.028<0.05),进一步使用四格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提示差异表现在组别1与组别4及组别3与组别4之间(P值分别为0.019、0.032,均小于0.05),即Ala阳性率“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组及“过渡型脑膜瘤”组均分别高于“本研究涉及的其它亚型脑膜瘤”组,但“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组及“过渡型脑膜瘤”组本身之间Al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1.000>0.05)。⑤Lip阳性率在不同亚型脑膜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X2=4.199,P=0.241>0.05)。⑥低高级脑膜瘤间Glx、Ala及Lip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223、0.576、0.302,均大于0.05)。⑦间变型脑膜瘤2例,肿瘤实质部分谱线均表现为单纯Lip峰明显升高、增宽合并明显升高的Cho峰。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波谱分析6例中3例行35TE波谱检查,均可见增高或增宽的Glx峰,3例出现Ala峰,2例出现Lip峰,1例出现Lac峰,1例mI/Cr比值升高。结论:①脑膜瘤1.5T磁共振质子波谱表现为Cho明显升高、Cr及NAA峰明显降低、部分消失,多见Glx峰增高、增宽的改变及出现Ala峰,可见Lip峰,有时mI/Cr比值升高。②本组研究提示1.5T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时尺测Cho/nCr比值在各病理亚型脑膜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③本组研究提示1.5T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时Glx阳性率及Ala阳性率在部分亚型脑膜瘤组间可能有显著性差异。④本组研究提示1.5T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时Lip阳性率在不同亚型脑膜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论文目录

  • 中英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在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 2020(07)
    • [2].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3].3.0T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在常见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江苏医药 2013(12)
    • [4].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模型兔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8)
    • [5].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及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06)
    • [6].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07)
    • [7].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09)
    • [8].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06)
    • [9].磁共振质子波谱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01)
    • [10].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研究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09)
    • [11].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大鼠急性脑梗死后VEGF介导的脑保护作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4)
    • [12].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03)
    • [13].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联合诊断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3)
    • [14].脑多发性硬化~1H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应用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7)
    • [15].~1HMRS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22)
    • [16].情感障碍脑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现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9(03)
    • [17].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脑组织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初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10)
    • [18].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在正常成人脑组织发育的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11)
    • [19].离体脑肿瘤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质子波谱(英文)[J].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02)
    • [20].3.0T磁共振多种新技术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结节性病变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1)
    • [21].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11)
    • [22].阴性和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质子波谱与症状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1)
    • [23].鼻咽癌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17)
    • [24].军人PTSD患者治疗前后磁共振质子波谱的变化特点[J]. 实用医药杂志 2015(04)
    • [25].腮腺恶性肿瘤磁共振波谱及扩散成像的初步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11)
    • [26].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04)
    • [27].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6)
    • [28].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变化的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05)
    • [29].采用三回波梯度回波成像进行肝脏脂肪成像的可行性:与3.0T磁共振质子波谱对照[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05)

    标签:;  ;  ;  ;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1.5T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