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残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煤直接液化残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论文摘要

煤直接液化残渣(简写为CLR)是一种高碳、高灰、高硫的混合物,约占煤直接液化工艺使用原煤的20~30wt.%,有效利用CLR对提高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经济性、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LR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多种炭材料,并研究了其作为催化甲烷裂解制氢催化剂时的催化性能以及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本文系统研究了KOH活化法制备CLR基炭材料的工艺条件(包括KOH/CLR质量比、KOH与CLR混合时采用的溶剂种类、碳化温度程序、碳化后的洗涤方式、CLR组成等)对所制备炭材料的孔结构、催化甲烷裂解性能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的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并实现了以CLR内在矿物质及其与KOH反应生成的无机盐作为炭材料成孔过程中的模板,直接制备出了孔径集中分布在3-5nm的CLR基介孔炭。通过索氏抽提和脱灰的方式将CLR分为重油(8.0wt%)、沥青烯(29.2wt.%)、前沥青烯(12.1W.%)、复杂碳基质(29.0wt.%)和矿物质(21.7wt.%)五部分,研究了各部分对炭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KOH活化过程中,CLR中的有机质作为碳源时趋向于形成微孔炭,而在CLR内在矿物质的模板作用下,可直接制得介孔炭(介孔孔隙率高达92%)。这种介孔炭材料具有比微孔炭材料更高且更稳定的催化甲烷裂解的活性。经过KOH活化、碳化及碳化后的洗涤等步骤,可将CLR基炭材料中的硫和铁等杂质含量降低到0.2%以下。相对于商业活性炭、炭黑BP2000以及文献报道的同类炭材料,CLR基介孔炭在催化甲烷裂解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CLR基炭材料的孔结构特征与其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表明: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促使炭材料具有较高且较稳定的催化甲烷裂解的活性。“催化-再生”性能测试实验显示脉冲式再生方式比连续式的效果更好,但是再生过程中产生的CO或C02会使催化甲烷裂解制氢反应丧失了相对于甲烷水蒸汽重整反应的优势。采用KOH活化与外加添加剂相结合的方法,可实现CLR基炭材料孔结构的调控,制备出多级孔道炭材料。研究了不同硅源材料(Si02、正硅酸乙酯、Na2SiO3和SBA-15)、金属氧化物(A1203和MgO)和有机物(蔗糖、尿素和CTAB)三类添加剂对炭材料的孔结构、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会导致炭材料成孔机理的不同。以硅源材料或A1203作为添加剂时,它们通过与KOH反应生成无机盐,进而充当炭材料成孔过程中的模板;MgO通过自身占位的方式,可直接充当炭材料成孔过程中的模板;而有机添加剂通过在碳化过程中释放气体来影响炭材料的孔结构。通过优化添加剂的用量,可显著降低炭材料电极的等效电阻,进而将其电容值提高30%以上。当以MgO为添加剂时,所制备的炭材料电极性能优异;其电容值在5mV/s的扫描速率下高达186F/g,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为137F/g,在200mV/s扫描速率下经6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仍然保持在118F/g左右。以A1203为添加剂所制备的CLR基炭材料催化剂,通过甲烷裂解的方式首次实现了同时制备出纤维炭和氢气的优异效果;且生成的纤维炭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采用KOH活化结合外加Fe(NO3)3或Ni(NO3)2两种添加剂的方式,利用炭的高温还原性,可直接制备出掺杂Fe或Ni单质的炭材料,省略了传统制备工艺所必需的氢气还原步骤,简化了制备过程。当以掺杂Ni的炭材料作为催化甲烷裂解的催化剂时,甲烷转化率随着反应时间逐渐增高。这主要归因于生成的积碳中分散着粒径较小的Ni活性成分;该积碳可再次用作催化剂使用,且有利于提高Ni活性成分的利用率。选用具有不同灰含量的4种煤和2种油页岩为碳源,探讨了将制备与应用CLR基炭材料的方法拓展至煤或油页岩基炭材料领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KOH活化过程中,引入添加剂可显著改进低灰煤基炭材料的孔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但却会破坏高灰煤基炭材料的孔结构,进而抑制其电化学性能。油页岩灰分含量较高,使得炭材料的收率较低;但可直接利用它的内在矿物质及其与KOH反应生成的无机盐为模板,制备出介孔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研究现状
  • 1.1.1 CLR的成分
  • 1.1.2 CLR的性质
  • 1.1.3 CLR的应用
  • 1.2 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主要制备方法
  • 1.2.2 在催化甲烷裂解制氢方面的应用
  • 1.2.3 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2 实验系统与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炭材料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和仪器
  • 2.4 催化甲烷裂解反应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 介孔炭的优化制备与应用
  • 3.1 KOH活化法制备CLR基介孔炭
  • 3.1.1 KOH/CLR质量比的影响
  • 3.1.2 混合KOH与CLR的溶剂的选用
  • 3.1.3 碳化程序的优化
  • 3.1.4 碳化后洗涤方式的影响
  • 3.2 CLR的组成对炭材料性能的影响
  • 3.2.1 CLR组成的分离
  • 3.2.2 CLR组成对炭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 3.2.3 CLR组成对炭材料催化甲烷裂解性能的影响
  • 3.2.4 炭材料孔结构特征与其催化甲烷裂解性能之间的关系
  • 3.3 炭基催化剂的再生性能
  • 3.3.1 脉冲式再生
  • 3.3.2 连续式再生
  • 3.4 几种炭基催化剂催化甲烷裂解的活性比较
  • 3.5 几种炭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炭材料孔结构的调控及多级孔道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4.1 KOH活化结合硅源添加剂
  • 4.1.1 炭材料孔结构的表征
  • 4.1.2 炭材料催化甲烷裂解的反应性能
  • 4.1.3 炭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4.2 KOH活化结合金属氧化物添加剂
  • 4.2.1 氧化铝
  • 4.2.2 氧化镁
  • 4.3 KOH活化结合有机添加剂
  • 4.4 KOH活化结合复合添加剂
  • 4.5 多级孔道炭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4.6 煤与油页岩作为碳源时的拓展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掺杂金属的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5.1 掺杂Fe的炭材料
  • 5.2 掺杂Ni的炭材科
  • 5.2.1 样品制备
  • 5.2.2 催化甲烷裂解反应
  • 5.2.3 制备方法的比较
  • 5.2.4 Ni掺杂量的影响
  • 5.2.5 积碳的形态与利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煤直接液化残渣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