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州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它在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各国政府都对银行采取比较严厉的管制,控制其外部负效应。近年来,随着贵州省新型银行机构的不断增加,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混业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体系风险不可忽视。银行监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既承担着维系银行业安全的重任,也关系到广大存款人的合法利益。贵州省行政监管部门能否有效适度地实施银行监管,事关全省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研究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规范分析、历史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索。结合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感悟和经验总结,按照理论学习、发现和分析问题、寻找对策的思路,重点分析了当前贵州银行业行政监管在监管法规、机构设置、监管技术手段、部门协作配合、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试图从公共管理学视角提出确立监管目标、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监管回应性、建立金融监管局试点等完善和加强我省银行业行政监管的现实对策和建议,探讨提高我省银行监管能力,实施有效行政监管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创新之处表现为:运用管理学有关思想,结合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前景和贵州实际,提出在贵州试点建立一个综合性政府监管机构一金融监管局(一行三局一协调)。即把属地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进行整合,建立与人民银行、省政府财经办的协调机制,实现对以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共同监管,达到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的目标。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 银行业行政监管理论概述
  • 2.1 银行监管主要理论阐释
  • 2.1.1 金融脆弱理论
  • 2.1.2 公共利益理论
  • 2.1.3 管制俘获理论
  • 2.2 政府与市场的一般关系
  • 2.2.1 直接干预
  • 2.2.2 规制约束
  • 2.2.3 经济引导
  • 2.3 银行业行政监管的含义
  • 2.4 我国实施银行业行政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4.1 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
  • 2.4.2 充分发挥银行的功能
  • 2.4.3 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
  • 2.4.4 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
  • 2.4.5 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 2.5 外国银行监管体制和经验
  • 2.5.1 分业监管体制
  • 2.5.2 统一监管体制
  • 3 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发展概述
  • 3.1 贵州省银行监管历史沿革
  • 3.1.1 “大一统、非监管”的银行管理体制(1948年-1978年)
  • 3.1.2 “全面改革”的人民银行监管时期(1978年-2003年)
  • 3.1.3 “逐步完善”银监部门监管时期(2003年至今)
  • 3.2 贵州省“一行三局”的监管组织结构
  • 3.3 贵州银监局监管职责与机构设置
  • 3.3.1 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
  • 3.3.2 部门设置
  • 3.3.3 主要业务职能
  • 3.4 贵州银监局行政监管取得的成效
  • 4 当前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4.1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4.1.1 监管法规相对不健全,部分法规滞后
  • 4.1.2 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情况
  • 4.1.3 缺乏地方性法规,执法难度加大
  • 4.1.4 行政处罚依据少,不能适应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 4.2 部门设置需改善,监管合力没有实现
  • 4.2.1 部门设置对应性较差
  • 4.2.2 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 4.2.3 基层监管易出现真空
  • 4.2.4 与银监会上下联动不足
  • 4.3 监管协作配合不足
  • 4.3.1 与监管职能部门的协作不足
  • 4.3.2 与其他部门配合不足
  • 4.4 监管技术和手段比较滞后
  • 4.4.1 非现场监管重视不够,方法陈旧
  • 4.4.2 现场检查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
  • 4.5 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 4.5.1 人力资源基本维持原状,与监管任务剧增不匹配
  • 4.5.2 监管队伍老龄化问题加剧,监管工作难以焕发生机
  • 4.5.3 高层次监管人才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
  • 4.6 贵州银行业风险状况
  • 5 加强和完善贵州省银行业行政监管的对策和思考
  • 5.1 正确定位我省银行业行政监管目标
  • 5.2 逐步健全监管法规体系
  • 5.2.1 加快银行立法,健全我国银行监管的法规体系
  • 5.2.2 有的放矢,加强地方监管法规建设
  • 5.2.3 依法行政,强化规范性
  • 5.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监管有效性
  • 5.3.1 不断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素质
  • 5.3.2 合理配置监管人员,促进监管合力
  • 5.4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配合
  • 5.4.1 金融监管局试点的建议
  • 5.4.2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 5.5 增强监管回应性
  • 5.5.1 增强政务公开,逐步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
  • 5.5.2 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我国出版行业行政监管改革路径[J]. 科技与出版 2019(02)
    • [2].民办养老服务领域行政监管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9(05)
    • [3].为网贷投资者接受“踩雷”鼓掌[J]. 时代金融 2018(04)
    • [4].从行政法角度探讨网约车问题[J]. 考试周刊 2017(74)
    • [5].环境行政监管的法治化转型[J]. 学术交流 2017(11)
    • [6].行政监管视角下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探讨[J]. 办公室业务 2017(07)
    • [7].我国道路运输易燃液体的行政监管手段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6)
    • [8].关于创新城建档案行政监管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1)
    • [9].“档案信息化行政监管系统”的组织研发(之三)[J]. 中国档案 2016(07)
    • [10].“档案信息化行政监管系统”功能初显(之四)[J]. 中国档案 2016(08)
    • [11].“档案信息化行政监管系统”测试与推广(之五)[J]. 中国档案 2016(09)
    • [12].“档案信息化行政监管系统”成效与影响(之六)[J]. 中国档案 2016(10)
    • [1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与政府行政监管体制[J]. 商 2013(04)
    • [14].从管制到监督:政府职能转变及其法治化[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4)
    • [15].穹顶之下的法律思考——对扬州空气污染行政监管法律问题的调查报告[J]. 法制博览 2017(06)
    • [16].合同行政监管长效机制研究[J].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02)
    • [17].行政监管模式变革[J].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1)
    • [18].奉化出台行政监管暂行办法[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5(08)
    • [19].新时期档案行政监管在政府行政监管中的作用——以广东省档案局、深圳市档案局为例[J]. 中国档案 2020(11)
    • [20].公法视域内行政监管范围的三维考察[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1].浅议中药行政监管的价值观[J]. 今日药学 2011(07)
    • [22].论行政监管方式[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4)
    • [23].行政监管应把握的几个要点[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5)
    • [24].我国金融行政监管的现状分析及完善策略[J]. 法制博览 2019(02)
    • [25].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的行政监管体制[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04)
    • [26].加强档案行政监管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档案 2010(12)
    • [27].刍议中国网约车的监管困境及解决[J]. 法制博览 2017(01)
    • [28].关于网约车的行政监管制度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18)
    • [29].共享经济对行政监管的挑战与应对[J]. 河北法学 2019(04)
    • [30].媒体报道、行政监管与财务违规传染——基于威慑信号传递视角的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9)

    标签:;  ;  ;  ;  

    贵州银行业行政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