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论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论文摘要

我国刑事立法中,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把片面共犯正式划入共同犯罪的范畴中,但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着片面共犯现象。笔者通过本文,初步探讨了片面共犯的存在必要性、犯罪构成、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承担等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片面共犯概述、片面共犯的成立和片面共犯的责任承担。第一章片面共犯概述,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概念分析,在对我国现行刑法理论有关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分析的基础上,举出四个案例说明现行共同犯罪理论难以圆满解释不少司法实践现象,引出对片面共犯理论的探讨。第二节理论分野,探讨了目前中外刑法理论届就片面共犯理论的争议,有的否定片面共犯概念,有的认为应当肯定,但对其存在范围存有争议,笔者指出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共同犯罪的主观联系”。第三节属性再分析,明确并分析了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特殊形态这一属性。从主客观两方面说明其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部分观点认为存在片面共犯但拟作为间接正犯处理,笔者认为片面共犯不同于间接正犯;从司法实践角度看,否定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势必割裂片面共犯与其配合的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片面共犯处理成为难题。第二章片面共犯的成立,分为三小节。第一节成立依据:理论依据即部分犯罪共同说,即当数人共同实施横跨不同构成要件的行为,这些构成要件是相同性质并且重合时,重合部分应当成立共犯;法律依据即我国刑法规定,刑法规定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与者具备“共同故意”,却未规定参与者必须具备“相互的意思联络”,同时针对有学者担心片面共犯的存在会造成有从犯无主犯的尴尬,笔者认为特殊情况下从犯可不依赖于主犯存在,且新刑法直接规定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为片面从犯(独立的从犯)的存在提供了法律支持;现实依据即司法实践,数个案例证明肯定片面共犯的成立有利于正确认定具体案件中片面共同实行者的犯罪形态。第二节阐述了成立的构成要件。主体要件必须二人以上;主观上必须具有共同犯罪之意思,但不要求与正犯存在主观上的意思联络,单方面有共同实行犯罪之意思即可;客观上必须有帮助行为,且帮助行为与正犯的实行行为有直接影响。第三节明确了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即片面帮助犯、片面实行犯、片面教唆犯。第三章片面共犯的责任承担。第一节一般原则,总体而言理论上应当给予和一般意义上共犯相同的态度,在是否处罚上同等视之,当然也有特殊之处。第二节各犯罪人的责任承担,分述了各种地位不同犯罪人的责任承担以及不同类犯罪对片面共犯的处罚。第三节犯罪形态与责任承担。阐述了未完成形态下的责任承担。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片面共犯概述
  • 第一节 片面共犯概念分析
  • 第二节 片面共犯的理论分野
  • 第三节 片面共犯属性再分析
  • 第二章 片面共犯的成立
  • 第一节 片面共犯的成立依据
  • 一、片面共犯成立的理论依据:部分犯罪共同说
  • 二、片面共犯成立的法律依据:我国的刑法规定
  • 三、片面共犯成立的现实依据:司法实践
  • 第二节 片面共犯成立的构成要件
  • 一、主体要件
  • 二、主观要件
  • 三、客观要件
  • 第三节 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
  • 一、片面组织犯难以成立片面共犯
  • 二、片面教唆犯可以成立片面共犯
  • 三、片面帮助犯可以成立片面共犯
  • 第三章 片面共犯的责任承担
  • 第一节 片面共犯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 第二节 片面共犯中各犯罪人的责任承担
  • 一、各种地位不同犯罪人的责任承担
  • 二、不同类犯罪对片面共犯的处罚
  • 第三节片面共犯中的犯罪形态与责任承担
  • 一、片面共犯的犯罪形态
  • 二、片面共犯未完成形态的责任承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