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

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

论文题目: 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黄鹂

导师: 李天德

关键词: 景区,投资,模式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资源类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是资源类景区的数量最多;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的特殊性;从所有权上看资源类景区都属于国有产权,几乎都是由国家管理并经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它们正经历着传统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重大改革,是目前旅游业争论最多,意见最不统一的领域,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随着我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尤其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旅游景区(点)的需求加大,景区(点)成为继饭店、交通后,旅游业的又一瓶颈。如何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受到学术界和景区业的关注。近年来,为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业需要,国家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地方政府也利用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向旅游景区(点)倾斜。旅游景区(点)不仅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了旅游业的投资热点。 但我国旅游景区(点)是旅游业市场化程度最低的部门,饭店、旅游社、车船公司等已先后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形成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独立决策的投资主体。旅游景区由于依赖的是公共资源,在投资上仍然采用国家所有,地方政府管理和经营的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涵是,我国旅游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国务院是旅游资源所有者的最初代理人,通过行政系列,资源从横向上委托给了建设、文化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资源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从纵向上委托给省、市、县各级政府,而形成了我国资源类景区多层级、多部门的交叉管理和利用的模式。 这种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模式,第一,造成了资源部门所有,部门管理与县级政府设立的景区管理机构进行的资源统一保护、统一开发之间的矛盾冲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概况

1.2 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1.3 国内旅游景区(点)投资模式研究的进程及现状

1.4 旅游景区投资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旅游景区产品的性质

2.1 旅游景区及相关概念

2.2 公共产品理论

2.3 旅游景区产品的性质

2.4 旅游景区产品的投资类型

第三章 投资理论

3.1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

3.2 西方投资理论

3.3 西方公共投资理论

3.4 我国财政投资理论

第四章 我国旅游景区投资体制的演变

4.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旅游景区投资体制

4.2 转轨时期旅游景区投资体制

4.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旅游景区投资体制

4.4 旅游景区经营性投资的政府规制

第五章 旅游景区投资目标的选择

5.1 旅游景区投资目标的多重性

5.2 旅游景区投资目标的均衡

5.3 旅游景区生命周期与投资目标的选择

第六章 旅游景区投资模式比较

6.1 国家公园投资模式

6.2 峨眉山投资模式

6.3 碧峰峡投资模式

6.4 三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第七章 我国旅游景区分级投资模式的构建

7.1 我国旅游景区在投资上存在的问题

7.2 旅游景区投资模式建立的原则

7.3 影响投资模式建立的因素

7.4 旅游景区分级投资模式的构建

7.5 旅游景区分级投资模式的特点

第八章 旅游景区的投资方向与经营策略

8.1 “区内游、区外住”的投资方向

8.2 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

8.3 景区知识产权经营

8.4 旅游景区的招商策略

8.5 景区投资环境体系的健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 文彤.暨南大学2007
  • [2].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 王波.北京交通大学2007

标签:;  ;  ;  

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