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胞颗粒论文-周帅

亚细胞颗粒论文-周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细胞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选择性荧光纳米胶束,线粒体,溶酶体,细胞膜

亚细胞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周帅[1](2018)在《离子选择性荧光纳米颗粒对亚细胞中金属离子的成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离子在生命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生命体组织结构的构成,而且在生命代谢的过程中担任了关键角色。在生命体中,金属离子有着多样化的存在形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到生命的基本构成单元—细胞,金属离子在不同的细胞器中有着特异性的分布,并且有着游离、结合等多种存在形式,承担着细胞内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因此,在亚细胞层次上,特异性的区分金属离子的存在形式,对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空间运动行为等进行实时的监测,对于深入了解生命体各种生理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已经有多种方法,有针对纯溶液的AAS、ICP-MS等,也有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Nano-SIMS、LA-ICP-MS等。相比于这些方法,荧光方法不仅能够实现金属离子的空间分布成像,而且可以应用于活细胞中,对于细胞生理过程的实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荧光方法需精巧设计特异性探针和进行复杂的化学合成,因此,希望开发出简单、通用的荧光分析方法,以实现活细胞中亚细胞层次上金属离子的实时荧光成像。本论文利用离子选择性荧光纳米胶束来实现这一目的。离子选择性荧光纳米胶束是利用两亲性的高分子材料包裹质子化染料、离子载体和离子交换剂组成的胶束颗粒,其中质子化染料作为荧光体,离子载体识别目标离子。当离子载体识别离子时,离子交换引起了染料的去质子化,导致了染料荧光强度的衰减。两者的独立存在意味着可以通过简单更换材料的方式,使得胶束变更光谱区域和目标离子。因为染料和离子载体易于商业化获得,所以这种胶束颗粒充分体现了简单、通用性的特点。在第一个工作中,成功利用离子胶束颗粒实现了对线粒体和溶酶体中Ca2+的同时、实时检测。通过EDC/NHS反应依次在胶束壳层上修饰聚乙烯亚胺(PEI)和叁苯基溴化磷(TPP),使得胶束颗粒具有了线粒体的靶向识别能力;同时未能逃逸成功的胶束颗粒也在溶酶体中定位。借助生色离子载体III(ETH 5350)在溶酶体和线粒体中不同的荧光寿命,成功区分了胶束颗粒在两种细胞器中的定位。当向细胞中添加离子霉素(Ionomycin)时,可以发现线粒体中Ca2+浓度的升高,而在溶酶体中的浓度基本没有变化,与细胞Ca2+的缓冲机制相符合。这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细胞内离子的转运机制提供了帮助。在第二个工作中,离子胶束颗粒成功实现对细胞外近膜区域K+的实时荧光成像。通过对构成胶束颗粒骨架的F127末端羧基化,使得颗粒表面因羧基表现为负电荷,与表面带负电的细胞膜产生静电排斥。这种排斥减慢了细胞对胶束颗粒的胞吞速度,使得颗粒能够长时间吸附固定在细胞膜上。在向溶液中添加K+引起细胞附近K+浓度的升高后,可以发现胶束颗粒对K+浓度的变化迅速做出了响应,荧光强度迅速下降。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表明了胶束颗粒对细胞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的K+对外释放这一行为具有实时检测的可能,使得胶束在探索了解细胞膜K+转运机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20)

唐微,王鹏冲,邹鹏[2](2017)在《基于空间特异性标记技术的核糖核蛋白颗粒动态结构与亚细胞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核细胞的mRNA与各类RNA结合蛋白,非编码RNA及各种代谢产物相互作用共同组装成信使核糖核蛋白颗粒(mRNP)。mRNP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元件,其动态结构变化与亚细胞定位对于mRNA生命周期的各个功能阶段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研究mRNP组分与功能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紫外交联和免疫沉淀,不能实现针对某一特定细胞结构或亚细胞区域中mRNP的空间特异性标记。我们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RNA标记与检测技术。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可遗传编码的光敏分子在细胞中原位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短时间内对分子附近的RNA进行标记,随后从细胞中提取核酸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标记位点。我们将这一技术称为Chromophore-assistedproximitytagging,简称CAP-tag。该技术可用于研究活细胞中特定亚细胞定位的mRNPs的生化组分与动态变化。目前我们已对标记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建立了RNA标记产物的体外检测方法。未来将利用CAP-tag探索应激颗粒、处理小体、神经突触等细胞区域中的RNA组分,并深入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期刊2017-09-23)

李阳,于洋,段军超,于永波,耿维佳[3](2015)在《纳米SiO_2颗粒的细胞摄取、亚细胞分布、超微结构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随着纳米SiO_2颗粒职业暴露、环境暴露及医源性暴露机会的不断增加,其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日渐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纳米SiO_2颗粒在体内、体外条件下均具有毒性作用。本研究希望从亚细胞水平对纳米SiO_2颗粒的细胞摄取、细胞分布、超微结构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为颗粒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研究中以人正常肝细胞(L-02)作为受试细胞系。两种不同粒径的纳米SiO_2颗粒依据粒径大小分别命名为Nano-Si64及Nano-Si46。首先,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纳米SiO_2颗粒作用后L-02细胞的存活率以确定最佳实验剂量。接下来,通过流式细胞术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进入细胞内部的纳米SiO_2颗粒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颗粒的细胞摄取过程、亚细胞分布及超微结构损伤进行观察。最后,通过细胞氧化应激、氧化损伤及细胞死亡等指标的检测对纳米SiO_2颗粒的毒性作用及可能的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粒径较小的纳米SiO_2颗粒(Nano-Si46)能够更迅速的进入细胞并聚集与细胞内部,同时其所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更强。两种粒径的纳米SiO_2颗粒均可通过主动摄取及被动扩散的方式进入L-02细胞。部分颗粒仍被包裹于内吞小泡中,部分颗粒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及细胞器(如线粒体)中,但并未观察到颗粒进入细胞核的现象。纳米SiO_2颗粒作用后,L-02细胞中出现了微绒毛断裂、细胞膜损伤、线粒体损伤、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板层样结构、溶酶体破裂、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等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凋亡、坏死及自噬性细胞死亡可能是纳米SiO_2颗粒引起L-02细胞死亡的叁种主要方式,而氧化应激及颗粒与亚细胞结构间的直接作用可能是纳米SiO_2颗粒毒性作用的主要原因。【结论】纳米SiO_2颗粒可通过主动摄取及被动扩散两种方式进入细胞并分布于内吞小泡及细胞质中,并引起多种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损伤。与Nano-Si64相比Nano-Si46进入细胞的速度更快、毒性作用更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10-25)

刘向阳,孙修炼,张忠信,周琳[4](2014)在《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GP37蛋白在Bac-to-Bac系统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是防治苹果蠹蛾最重要的生物药剂之一,为探寻苹果CpGV GP37蛋白的增效机制,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苹果CpGV gp37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以N端或C端融合的方式插入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capsid NPV,AcMNPV)基因组中,获得重组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转染昆虫细胞Sf9,然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到GP37和EGFP的融合蛋白(vAcEGFPGP37、vAcGP37EGFP)和非融合蛋白(vAcGP37、vAcEGFP)都得到了高效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融合GP37的EGFP主要聚集在细胞质中,没有融合GP37的EGFP遍布整个细胞,说明CpGV GP37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本实验研究了CpGV GP37蛋白的真核表达,为该蛋白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而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不仅为CpGV GP37蛋白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丰富了杆状病毒GP37蛋白的相关理论。(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国强,陈春英,李玉峰,李炜,李柏[5](2008)在《[Gd@C_(82)(OH)_(22)]_n纳米颗粒在荷瘤小鼠部分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由于自身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方面,近年来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研究已进入到肿瘤学研究中,并显示出令人瞩目的趋势。我们前期工作发现内包金属富勒(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叁)》期刊2008-09-01)

周国强,陈春英,李玉峰,李炜,李柏[6](2008)在《[Gd@C_(82)(OH)_(22)]_n纳米颗粒在荷瘤小鼠部分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由于自身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方面,近年来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研究已进入到肿瘤学研究中,并显示出令人瞩目的趋势。我们前期工作发现内包金属富勒醇[Gd@C_(82)(OH)_(22)]_n 纳米颗粒治疗小鼠 H22肝癌能起到高效低毒的效果。前期实验表明这种纳米颗粒主要积聚在小鼠的骨骼、胰腺、肝和肾中,但其是否能够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以及与体内一些器官的潜在作用位点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用 ICP-MS 结合差速离心技术研究了[Gd@C_(22)(OH)_(22)]_n 纳米颗粒在荷瘤小鼠部分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模式,结果表明:[Gd@C_(82) (OH)_(22)]n 纳米颗粒能够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且不同组织中[Gd@C_(82)(OH)_(22)]_n 纳米颗粒的亚细胞分布模式明显不同,与 GdC13的亚细胞分布模式有很大区别。此外。在同等给药剂量下,GdC13在不同组织的滞留比金属内包富勒醇高出3-50倍,特别是肝脏组织,高出近50倍。表明二者在体内的代谢形式可能不同。[Gd@C_(82)(OH)_(22)]_n 在体内代谢时很可能是以不打破碳笼的方式进行,由于[Gd@C_(82) (OH)_(22)]_n 的结构和在细胞内吞过程中起作用的网格蛋白的结构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这种纳米颗粒很可能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方式进入细胞内的细胞器,从而起到特定的抗肿瘤效果。(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Toxicology(ICNT2008):The 22nd Satellite Meeting of the 1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2008-09-01)

范国成[7](2008)在《水稻瘤矮病毒病毒样颗粒组装及Pns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植物呼肠孤病毒属,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泰国发现以来,已在马来西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等水稻产区相继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水稻生产造成重大危害。目前虽然已经获得了RGDV基因组12个片段的全序列,但对其基因组各片段编码蛋白所进行的功能研究还不多。为此,本论文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P3和P8两个主要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探讨其装配形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特点,并对Pnsl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利用RT-PCR方法获得RGDV的内层衣壳蛋白基因S3,并克隆至pMD-18T载体,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MD-S3,将S3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 Rosetta(DE3)Ⅱ,经IPTG诱导要S3基因获得了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预期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相符。将获得的P3重组蛋白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为1:20480,Western blot印迹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用于核心样颗粒(Core-like particles,CLPs)和病毒样颗粒的组装研究。将S3和S8基因分别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中,构建二个重组转移质粒:pFB-S3和pFB-S8;将S3和S8基因同时克隆到供体质粒pFastBacDual中,首次构建成双价重组转移质粒pFD-S3/S8。分别将它们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得到叁种重组杆粒:rbpFB-S3、rbpFB-S8和rbpFD-S3/S8,经鉴定后分别转染Sf9(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获得叁种重组病毒:rvpFB-S3、rvpFB-S8和rvoFD-S3/S8。通过四次再感染新鲜Sf9昆虫细胞,裂解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发现重组病毒rvpFB-S3表达了分子量约为116 kDa的P3蛋白,重组病毒rvpFB-S8表达了分子量约为47 kDa的P8蛋白,重组病毒rvpFD-S3/S8既表达了P3蛋白又表达了P8蛋白,表明RGDV结构基因在昆虫细胞内获得成功表达。将重组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与昆虫细胞蛋白抽提液混合,10000 r/m离心10min,上清以磷钨酸负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rvpFB-S3感染的细胞裂解上清可见到直径约40 nm单层衣壳的的核心样颗粒,共表达P3和P8蛋白的细胞裂解上清可观察到形态和大小都和RGDV病毒粒体一致的病毒样颗粒,但单独表达P8蛋白时并没有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构,说明体外共表达P3和P8蛋白可以形成双层衣壳的病毒样颗粒结构。利用Overlap-PCR方法构建了S12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与GFP融合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并在Sf9昆虫细胞中对Pnsl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绿色荧光集中于昆虫细胞的细胞核内,当预测的位于Pnsl2蛋白C末端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LS,~(202)KRRPR~(206))被缺失或碱性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的突变体,绿色荧光则不能在细胞核中积累,而是与GFP空载体对照类似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暗示Pnsl2蛋白具有核定位功能,所预测的NLS(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可能是一个有功能的核定位信号序列,这是植物呼肠孤病毒属中核定位信号蛋白的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8-04-01)

姜允申[8](1982)在《镉在大鼠肝亚细胞颗粒中的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镉摄入后主要蓄积在肝和肾。大部分蓄积镉集中在细胞浆的可溶部分并同金属硫蛋白相结合,仅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溶酶体内。然而给大鼠饮含CdCl_2的水,用电镜可观察到肾近曲小管细胞线粒体肿胀及溶酶体增加。大鼠喂以含CdCl_2的食物,肝线粒体呼吸控制受抑。这些变化究竟是溶酶体金属硫蛋白降解释放镉离子或由镉硫蛋白所引起有待研究。本文研究了镉在肝线粒体和溶酶体内的形式。(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期刊1982年01期)

李树玲[9](1974)在《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的亚细胞分布及颗粒与类淀粉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子显微镜检及生物测定降钙素,研究2例甲状腺髓样癌及其亚细胞成分。成分是在取去线粒体后,用蔗糖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的。结果,几乎所有降钙素皆与亚细胞颗粒相结合,分布在所有颗粒成分中,而不是分配到任何一种类型的颗粒中。常与降钙素结合的两种类型颗粒为分(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期刊1974年03期)

戴云玲,梁寅初,邹喻苹,汤佩松[10](1963)在《植物呼吸及代谢的研究 Ⅴ.水稻幼苗亚细胞颗粒的氧化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了关于4天水稻黄化幼苗地上部的亚细胞颗粒氧化丙酮酸的途径的研究。下述结果证明在其中有叁羧酸循环运行:1.琥珀酸、α-酮基戊二酸能迅速地被氧化,柠檬酸、苹果酸、延胡索酸以顺序降低的速率为此颗粒制剂氧化。2.丙酮酸的氧化能为催化量的琥珀酸所引发,说明有缩合酶的活性存在。3.琥珀酸的氧化能为丙二酸所抑制。α-酮基戊二酸的氧化能为亚砷酸钠所抑制,并且此被抑制的耗氧可借加入琥珀酸而得到恢复。4.氧化产物的纸上层析鉴定表明:琥珀酸能转化为延胡索酸、苹果酸和异柠檬酸;α-酮基戊二酸能转化为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对亚细胞制剂及组织匀浆所作异柠檬酸酶及苹果酸合成酶的活性鉴定指出,在水稻幼苗氧化丙酮酸的途径中,乙醛酸循环可能与叁羧酸循环同时存在。(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期刊1963年04期)

亚细胞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核细胞的mRNA与各类RNA结合蛋白,非编码RNA及各种代谢产物相互作用共同组装成信使核糖核蛋白颗粒(mRNP)。mRNP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元件,其动态结构变化与亚细胞定位对于mRNA生命周期的各个功能阶段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研究mRNP组分与功能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紫外交联和免疫沉淀,不能实现针对某一特定细胞结构或亚细胞区域中mRNP的空间特异性标记。我们致力于发展一种新的RNA标记与检测技术。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可遗传编码的光敏分子在细胞中原位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短时间内对分子附近的RNA进行标记,随后从细胞中提取核酸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标记位点。我们将这一技术称为Chromophore-assistedproximitytagging,简称CAP-tag。该技术可用于研究活细胞中特定亚细胞定位的mRNPs的生化组分与动态变化。目前我们已对标记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并建立了RNA标记产物的体外检测方法。未来将利用CAP-tag探索应激颗粒、处理小体、神经突触等细胞区域中的RNA组分,并深入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细胞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周帅.离子选择性荧光纳米颗粒对亚细胞中金属离子的成像分析[D].南京大学.2018

[2].唐微,王鹏冲,邹鹏.基于空间特异性标记技术的核糖核蛋白颗粒动态结构与亚细胞定位研究[C].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2017

[3].李阳,于洋,段军超,于永波,耿维佳.纳米SiO_2颗粒的细胞摄取、亚细胞分布、超微结构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2015

[4].刘向阳,孙修炼,张忠信,周琳.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pGV)GP37蛋白在Bac-to-Bac系统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

[5].周国强,陈春英,李玉峰,李炜,李柏.[Gd@C_(82)(OH)_(22)]_n纳米颗粒在荷瘤小鼠部分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叁).2008

[6].周国强,陈春英,李玉峰,李炜,李柏.[Gd@C_(82)(OH)_(22)]_n纳米颗粒在荷瘤小鼠部分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英文)[C].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anoToxicology(ICNT2008):The22ndSatelliteMeetingofthe10thAnnualConferenceof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2008

[7].范国成.水稻瘤矮病毒病毒样颗粒组装及Pns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D].福建农林大学.2008

[8].姜允申.镉在大鼠肝亚细胞颗粒中的形式[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

[9].李树玲.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的亚细胞分布及颗粒与类淀粉物的关系[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1974

[10].戴云玲,梁寅初,邹喻苹,汤佩松.植物呼吸及代谢的研究Ⅴ.水稻幼苗亚细胞颗粒的氧化途径[J].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1963

标签:;  ;  ;  ;  

亚细胞颗粒论文-周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