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论文摘要

第一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病例资源的收集和DNA的提取目的:收集BVM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国人群BVMD的发病情况。方法:自2004年2月-2007年3月,利用我院病例管理系统,依照BVMD诊断标准收集病例。结果1.本研究在上海市,江苏省太邑市、南昌市、泰州市、如皋市,浙江省岱山县、海门镇、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地区共收集26例BVMD病例。2.26例患者包括来自6个家系的18例患者和8例散发患者。3.26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52眼首诊时6眼为0期,2眼为Ⅰ期,19眼为Ⅱ期,3眼为Ⅲ+Ⅳ期,22眼为Ⅳ期。结论:本研究尚不能说明我国BVMD病例的地理分布及构成情况,目前收集到的病例为下一步进行BVMD的临床特点及遗传背景的研究奠定了的基础。第二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分析第一节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目的:探讨本组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BVM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共26例(52只眼)BVMD患者随访至2008年3月的临床资料,包括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等。结果:首诊我院时52只眼(26例)中,6眼病变为0期,首诊年龄24~60岁,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20/20~20/20,眼底及FFA未见明显异常。2眼病变为Ⅰ期,首诊年龄48岁,BCVA为20/20~20/20,眼底见黄斑部色素紊乱,FFA检测可见病灶区小片状窗样缺损。19眼病变为Ⅱ期,年龄6~34岁,BCVA为20/125~20/20;FFA检测可见卵黄样物质积聚处荧光遮蔽,卵黄破裂时不规则强和弱荧光病灶。3眼为Ⅲ+Ⅳ期,年龄19~29岁,BCVA为20/50~20/40;FFA检测显示液平面下方荧光遮蔽,上方因瘢痕形成可见荧光着染。22眼为Ⅳ期,年龄9~70岁,BCVA为20/400~20/25;FFA检测可见典型的荧光渗漏(Ⅳc期)或透见荧光(Ⅳa期)或纤维团块荧光点染(Ⅳb期)。随访期内0期、Ⅰ期、Ⅳa期患眼眼底均末发生变化。Ⅱa期6眼中4眼(66.7%)卵黄样物质逐渐变小;Ⅱb期13眼中5眼(38.5%)“卵黄样”病灶变化;Ⅲ+Ⅳ期的3眼病灶下方液体均不同程度吸收,典型液平面可消失;Ⅳb期5眼眼底未见明显变化但2眼BCVA下降;Ⅳc期7眼中1眼CNV病灶相对小,渗漏变化不明显,余6眼在随访期内行光动力学(PDT)治疗。随访期内未经治疗眼1眼由Ⅱa期进展为Ⅲ+Ⅳ期时出现视力提高。结论:BVMD的各期眼底及FFA图象具有特征性。有眼部主诉的先证者随访期内较好眼均发生眼底及视力的变化,因此,对BVMD患者应双眼密切随访,注意对侧眼变化并积极干预。第二节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OCT图象分析目的:探讨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BVMD)患者的OCT图象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共25例(50只眼)BVMD患者随访至2008年3月的各期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资料。结果:首诊我院时50眼(25例)中,3例(6只眼)病变为0期,OCT检测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1例(2只眼)病变为Ⅰ期,OCT检测1眼黄斑区结构正常;1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小团块状高反射病灶,见浆液性视网膜脱离。12例(19眼)病变为Ⅱ期,OCT检测显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增厚、隆起、信号增强。2例(3只眼)为Ⅲ+Ⅳ期,OCT检测显示为上方RPE正常而伴浆液性RD,下方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增宽、信号增强,神经感觉层被抬起。12例(20只眼)为Ⅳ期,OCT检测显示RPE连续性中断,可伴黄斑水肿(Ⅳc期),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萎缩变薄(Ⅳa期)或增宽,信号增强(Ⅳb期)。结论:BVMD的OCT检测结果支持卵黄样物质积聚于RPE水平或其下的假说,BVMD的OCT图像特征对评价患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第三节光动力治疗对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光动力治疗(PDT)对BVMD继发CNV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BVMD继发CNV的患者行PDT治疗后随访至2008年3月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1到3个月随访的BCVA、眼底表现、FFA、OCT等。结果:首诊我院时4人6眼为BVMD继发CNV,随访期内1人1眼有CNV形成,总计4人7眼行9次PDT治疗。其中男3人,女1人。首诊时2人双眼继发CNV,2人单眼继发CNV(其中1人随访期内对侧眼CNV形成),1眼已行PDT治疗1次。首次发现CNV年龄9~16岁,平均(13.9±4.38)岁。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PDT治疗知情同意书并行PDT治疗。结论:PDT治疗对BVMD继发CNV的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第三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VMD2基因突变分析目的:BVMD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为探讨中国人群BVMD临床表型特征及分子遗传背景,本研究对采集到的BVMD病例进行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并选取VMD2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利用所有病例基因组DNA,应用合成的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VMD2基因的第1到11对外显子,将基因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相应基因序列。结果:1.本研究共检测出2种VMD2碱基错义突变:903T>G及920C>T,与以往报道的高加索患者相同,在中国人群中尚未见报道。2.本研究共检测出5个VMD2多态性变化:109T>C,219C>A,252C>T,1410G>A及1608T>C。其中219C>A及109T>C在中国人群及高加索人群中曾有报道,252C>T,1410G>A及1608T>C在中国人群中尚首次报道。结论: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首次证实了2种VMD2基因的碱基错义突变,即Asp301Glu和Thr307Ile;证实了5种VMD2多态性变化,其中252C>T,1410G>A及1608T>C在中国人群中尚首次报道。这些突变位点的鉴定为BVMD病例的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可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病例资源的收集和DNA制备
  • 引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分析
  • 第一节.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OCT图象分析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节.光动力治疗对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VMD2基因突变分析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1例儿童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临床与基因突变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05)
    • [2].肺隔离症临床诊治及基因突变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2)
    • [3].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5)
    • [4].Imerslund-Gr?sbeck综合征1例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9(11)
    • [5].严重表型心-面-皮肤综合征2例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8)
    • [6].结节性硬化症1例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5)
    • [7].羧化全酶合成酶缺陷病的临床诊治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08)
    • [8].7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J].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8(01)
    • [9].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在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11)
    • [10].肢带型肌营养不良4家系临床和基因突变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3)
    • [11].基于乙肝病毒基因突变分析的乙肝个体化诊断与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9)
    • [12].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基因突变分析[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02)
    • [13].一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基因突变分析[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02)
    • [14].姐妹2人同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LDL-R基因突变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8(02)
    • [15].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7型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8(03)
    • [16].3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及文献总结[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10)
    • [17].一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4)
    • [18].β-catenin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达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10)
    • [19].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7)
    • [20].一个结节性硬化症家系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突变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11)
    • [21].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NPHS1基因突变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07)
    • [22].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GJB2基因突变分析[J]. 重庆医学 2015(33)
    • [23].10例Gitelman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 2020(02)
    • [24].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临床及StAR基因突变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06)
    • [25].非典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症1家系报告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11)
    • [26].散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关ISL1基因突变分析[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03)
    • [27].海南地区人群G6PD基因突变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7)
    • [28].一个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EDA基因突变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02)
    • [29].X连锁charcot-Marie-Tooth病GJB1基因突变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07)
    • [30].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标签:;  ;  ;  ;  ;  ;  ;  ;  ;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