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

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体内主要的次生代谢物类型之一。紫外(UV)胁迫通常导致植物体内类黄酮代谢上调,类黄酮在植物体内可起紫外“吸收屏障(UV-filter)”的作用。本文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L.)新品种9279-21为材料,研究了苦荞类黄酮代谢在UV胁迫适应中的一些作用机制。1.苦荞类黄酮次生代谢对UV胁迫的响应利用HPLC法对苦荞类黄酮成分进行了分析,苦荞幼苗至少含有葛根素(puerarin)、柚皮苷(naringenin)、槲皮苷(quercetin)、芸香苷(ru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奈酚(kaempferol)等类黄酮成分,其中含量最大的三种类黄酮成分依次为槲皮苷、芸香苷(芦丁)、柚皮苷。UV胁迫处理使苦荞类黄酮含量明显提高,幼苗株高降低、叶片直径减小、干重减少,外施类黄酮物质rutin可一定程度抑制苦荞幼苗生长。UV胁迫上调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莽草酸途径的关键酶DAHPS(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酶)的活性,使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加速而提高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而PAL、DAHPS活性的上调又调整G6PDH活性,更利于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进行而促进类黄酮的形成,这可能是UV胁迫下植物体短期内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2.UV胁迫下呼吸、碳氮代谢、激素代谢的调整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呼吸抑制剂实验证明,UV胁迫下PPP途径增强,UV胁迫通过上调PPP途径的关键酶G6P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而提高PPP途径的比重,PPP途径产生的赤藓糖-4-磷酸(E4P)经关键酶DAHPS转化成莽草酸,而进入莽草酸途径,利于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苦荞体内碳代谢的其它相关酶(如转化酶、SS、SPS)、氮代谢相关酶(如NR、GS、GOGAT)等也作出了适应这种代谢变化的调整。TCA途径中的关键酶NADH-苹果酸脱氢酶(NADH-MDH)活性在紫外胁迫下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小于G6PDH。UV胁迫下,伴随着类黄酮含量的提高,苦荞体内促进生长的IAA下降,IAA的降低与IAA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UV胁迫下苦荞体内早期ABA的水平明显上升,脂氧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与类黄酮化合物
  • 1.2 不同因素对植物类黄酮次生代谢的调控
  • 1.3 植物类黄酮代谢的功能及在逆境适应中的作用
  • 1.4 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 1.5 荞麦类黄酮研究概况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2.1.1 材料来源与培养
  • 2.1.2 UV 胁迫处理
  • 2.1.3 草甘膦处理
  • 2.1.4 外源类黄酮处理
  • 2.2 类黄酮的测定
  • 2.2.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2 槲皮素、葛根素、芸香苷等类黄酮成分测定
  • 2.3 酶活性的测定
  • 2.3.1 SOD、CAT、APX、GR 活性的测定
  • 2.3.2 脂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 2.3.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2.3.4 3-脱氧-2-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 DAHPS)活力的测定
  • 2.3.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活力的测定
  • 2.3.6 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活力的测定
  • 2.3.7 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转化酶活力的测定
  • 2.3.8 IAA 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4 活性氧、丙二醛(MDA)与相对电导率(REC)的测定
  • 2.5 还原糖、游离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肉桂酸含量的测定
  • 2.6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的定量测定
  • 2.7 呼吸速率和呼吸途径的测定
  • 2.8 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的测定
  • 2.9 叶黄素循环组分的测定
  • 2.10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11 内源激素 IAA 和 ABA 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苦荞类黄酮次生代谢对UV 胁迫的响应
  • 3.1.1 苦荞幼苗几种类黄酮成分的HPLC 分析
  • 3.1.2 UV 胁迫对苦荞类黄酮含量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3 UV 胁迫对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 3.1.4 UV 胁迫下莽草酸途径中的 DAHPS 的变化
  • 3.1.5 UV 胁迫下 PAL 和 DAHPS 活性变化的比较
  • 3.2 UV 胁迫下呼吸、碳氮代谢和激素代谢的调整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
  • 3.2.1 UV 胁迫下呼吸速率、呼吸途径的调整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
  • 3.2.2 UV 胁迫下糖代谢的变化动态
  • 3.2.3 UV 胁迫下氮代谢的变化动态
  • 3.2.4 UV 胁迫下 IAA 和 ABA 的变化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
  • 3.3 草甘膦伤害及芳香族氨基酸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
  • 3.3.1 苦荞幼苗芳香族氨基酸的HPLC 分析
  • 3.3.2 草甘膦对类黄酮代谢的抑制
  • 3.3.3 草甘膦对游离Phe、Tyr、Trp 的影响
  • 3.3.4 草甘膦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3.5 草甘膦作用下PAL 活性的变化
  • 3.3.6 芳香氨基酸和类黄酮与草甘膦伤害的相关性
  • 3.3.7 外源芳香氨基酸和类黄酮对草甘膦伤害的影响
  • 3.4 类黄酮在UV 胁迫引起的氧化胁迫中的作用机制
  • 3.4.1 UV 胁迫下膜脂过氧化与类黄酮的关系
  • 3.4.2 UV 胁迫对脂氧合酶(LOX)影响及与类黄酮的关系
  • 3.4.3 UV 胁迫伤害与活性氧的关系
  • 3.4.4 UV 胁迫与抗氧化酶的关系
  • 3.4.5 UV 胁迫下 AsA 和 GSH 的变化及与类黄酮的关系
  • 3.4.6 引入甲基紫精(MV)评估类黄酮在UV 胁迫中的抗氧化作用
  • 2-、H2O2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分析'>3.4.7 UV 胁迫下体内 O2-、H2O2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分析
  • 3.5 类黄酮代谢对UV 胁迫下光合机构的保护
  • 3.5.1 UV 胁迫下光合色素的变化及与类黄酮关系
  • 3.5.2 UV 胁迫和草甘膦处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5.3 UV 胁迫和草甘膦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的影响
  • 3.5.4 外源类黄酮对UV 胁迫下羧化效率的影响
  • 3.5.5 类黄酮对UV 胁迫下类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循环的影响
  • 3.5.6 类黄酮对UV 胁迫下荧光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UV 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的调整
  • 4.2 UV 胁迫下呼吸、碳氮代谢的调整与类黄酮代谢的关系
  • 4.3 UV 胁迫下 IAA、ABA 的变化及与类黄酮的关系
  • 4.4 草甘膦伤害与次生代谢和类黄酮的相关性
  • 4.5 UV 胁迫下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
  • 4.6 UV 胁迫对光合机构的伤害及类黄酮的保护作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UV光催化桐油基多元醇的制备及超支化聚氨酯的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01)
    • [2].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包装行业用UV油墨中11种光引发剂的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7)
    • [3].采用UV法测定黄凡士林中多环芳香烃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4)
    • [4].UV光固化阻焊油墨的制备及其性能[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0(04)
    • [5].UV光源波长对TiO_2光催化还原硝酸盐行为的影响[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6].UV辐射法降低生物柴油凝点的工艺研究[J]. 化工时刊 2016(11)
    • [7].基于单片机的UV光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7(01)
    • [8].UV法化学需氧量检测系统的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 2017(02)
    • [9].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的增韧研究[J]. 广州化工 2017(09)
    • [10].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 2017(09)
    • [11].三维模型拆分UV及生成贴图技术分析[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8)
    • [12].光源强度对UV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叔丁基醚效果的影响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5)
    • [13].UV法测定中药木瓜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6(01)
    • [14].UV固化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6(07)
    • [15].模拟流通环境下温湿度对三层UV型瓦楞纸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 轻工科技 2015(06)
    • [16].基于UV打印技术的工艺礼品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2)
    • [17].葡萄酒标签样品工艺分析(一)——镜面铜版纸UV凸版印刷+亚光油涂布+热烫+选择性压纹[J]. 标签技术 2017(04)
    • [18].UV固化无机轻质饰面板的装配式应用技术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 2020(05)
    • [19].氟改性UV固化六臂型阻燃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涂料工业 2019(12)
    • [20].二维码UV油墨工艺中设备产能提升的改进[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09)
    • [21].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进展[J]. 中国胶粘剂 2017(10)
    • [22].UV电磁吸收油墨光聚合动力学研究[J]. 包装工程 2017(19)
    • [23].超声乳化-悬浮溶剂固化微萃取UV法分离分析药物及生物体液中爱普列特[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12)
    • [24].一种UV固化聚硫代醚密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胶粘剂 2016(03)
    • [25].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UV固化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6)
    • [26].UV法测定清洁验证中残留物依帕司他的含量[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4)
    • [27].环F_2+uF_2+vF_2+uvF_2上(1+uv)-循环码[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4(06)
    • [28].UV固化压敏胶工程[J]. 粘接 2012(03)
    • [29].UV固化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8)
    • [30].Uv协同过硫酸盐活化处理甲基橙废水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2(16)

    标签:;  ;  ;  ;  ;  

    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