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态环境对英汉口译质量的影响

不同模态环境对英汉口译质量的影响

论文摘要

多模态理论是近年来起源于西方的重要语言学理论,自创立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话语分析,形成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该理论将话语分析引入了视觉领域,大大拓宽了语言学研究的视角。口译是一项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需要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快速捕捉融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于一体的多模态信息源。此文旨在研究不同模态输入环境下,不同组别受试口译质量的差异。研究基于口译质量研究框架,从衡量口译质量的不同参数,分别研究不同模态环境下,口译质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模态数量的增加是否会对口译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模态环境下的受试口译质量是否显著优于单模态?2)模态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对口译质量的某些参数产生影响?对哪些参数的影响是积极的/消极的?不同模态下的各个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受试为75名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选自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所有学生均修过一年口译课程。该75名学生被分为三组,每组25名。实验前测试结果表明,三组口译水平大致相同,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本研究受试。研究过程中,三组受试将被放在在三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下:单模态,双模态,多模态。三组测试材料内容相同。本研究采用的音频存储计算机软件为Cool Edit Pro2.1,通过利用Wordsmith和SPSS等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传译的忠实度方面,双模态环境下的受试口译质量比另外两组好。在对衡量忠实度的几个参数---信息点,信息层,信息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双模态环境下信息点的传译质量最好,而对于信息层和信息结构的传译,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信息传译的准确度方面,多模态环境下的受试表现优于另外两组。从自我修复及正误译比的统计数据看,无论是为了译语更地道还是为了译语用词更精确,三组在自我修复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正误译比方面,多模态组的受试表现比较好,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信息传译的流利度方面,双模态环境下,受试的停顿和非流利性重复次数显著高于另外两组,一定意义上说明,双模态环境下译语流利度最差;此外,多模态环境下,连词使用及非语法结构出现次数高于另外两组。在信息传译的可接受程度方面,三组受试的分数趋于相同,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前三个参数中,每一种环境只是对其中的某一个参数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具有以下意义:理论上,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框架,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借鉴。同时,本研究将语言学中的多模态理论运用到口译中,拓宽了口译研究的视野。教学上,英语教师应重视口译教学中不同输入模式或环境对译语输出质量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一方面水平的提高。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Table of Contents
  • List of Tables & Figure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Ne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Basic concepts
  • 2.1.1 To define multimodality
  • 2.1.2 To define interpreting quality
  • 2.2 The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quality assessment
  • 2.2.1 To define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interpretation
  • 2.2.2 Major parameters for interpreting quality assessment
  • 2.3 Theories us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 2.3.1 Multimodal theory:For experimental design
  • 2.3.1.1 Multimodal research in the west
  • 2.3.1.2 Multimodal research in China
  • 2.3.2 Relevant theories: for analyzing the results
  • 2.3.2.1 The model of speech production
  • 2.3.2.2 Attention theory
  • 2.4 Toward a tentative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the present research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Subjects
  • 3.3 Data collection
  • 3.3.1 Tasks
  • 3.3.1.1 Pretest
  • 3.3.1.2 Experiments
  • 3.3.2 Tools
  • 3.3.3 Data procedure
  • 3.4 Data analysis
  • 3.4.1 Data transcription
  • 3.4.2 Data annotation
  • 3.4.3 Statistical analysi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 4.1 Results
  • 4.1.1 in terms of faithfulness
  • 4.1.2 in terms of accuracy
  • 4.1.3 in terms of oral fluency
  • 4.1.4 in terms of acceptability
  • 4.2 Discussions
  • 4.2.1. Influence on the faithfulness of oral production of interpretation
  • 4.2.2 Infl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oral production of interpretation
  • 4.2.3 Influence on the fluency of oral production of interpretation
  • 4.2.4 Influence on the acceptability of oral production of interpretation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2.1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 5.2.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M.A. STUDY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模态隐喻浅析土味情话——基于综艺节目《非常完美》男女嘉宾对话[J]. 海外英语 2019(22)
    • [2].网络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及干预策略[J]. 海外英语 2019(21)
    • [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04)
    • [4].互动构建的时空延展和情感变迁——电子哀悼多模态语类特征[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1)
    • [5].西安城市形象广告语篇的多模态意义构建[J]. 北极光 2019(12)
    • [6].多模态隐喻的前沿理论研究:问题与展望[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4~5岁汉语儿童否定行为的多模态表征特点[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1)
    • [8].二语视听多模态输入研究述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01)
    • [9].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J]. 外语研究 2020(01)
    • [10].多模态教学在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 教育观察 2019(32)
    • [11].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12)
    • [12].基于多模态知识感知注意力机制的问答方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05)
    • [13].多模态学习方法综述[J]. 工程科学学报 2020(05)
    • [14].多模态隐喻理论视域下的电影主题构建——以电影《寄生虫》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08)
    • [15].电商平台中商品多模态话语的语言学分析与优化建议——以淘宝中某商品为例[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2)
    • [16].多模态学习分析:学习分析研究新生长点[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5)
    • [17].双重视角下国内广告多模态语篇研究[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03)
    • [18].基于英语新闻语料的思辨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19].多模态视角下国家形象的话语构建研究——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06)
    • [20].秦腔剧本英译的多模态化与意义重构——以《杨门女将》英译本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 [21].书面学术语篇多模态关系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 [22].中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对比分析——以中美名校校徽为例[J]. 大众文艺 2020(12)
    • [23].信息化时代外语学习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3)
    • [24].多模态教学 多维度思考——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7)
    • [25].新媒体语境下国家领导人形象多模态建构的场域解读——以时政微视频《人民领袖》为例[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6].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综述[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20(05)
    • [27].多模态隐喻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构——评析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一集《共同命运》[J]. 外国语文 2020(03)
    • [28].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23)
    • [29].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及关系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17)
    • [30].《特别响,非常近》中英封面之多模态对比分析[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  

    不同模态环境对英汉口译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