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用热电偶测温仪的设计

航天器用热电偶测温仪的设计

论文摘要

热电偶是测量技术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在航天器地面环境试验的测试当中也经常使用K型和T型热电偶。在某些检测设备中,热电偶的测量仅能满足精度±0.5℃的要求,无法体现出热电偶的测温精度和灵敏度的优势,同时在总装电测过程中,也表现出调理采集电路抗干扰能力的薄弱,对测量的稳定性没有保障,因此需要研制高精度高可靠的测温仪。本文设计的热电偶测温仪是以热电偶为温度传感器,基于MCS-51单片机系统的温度测量系统。本设备的数学模型和测量原理简单,选用精密测量元器件和抗干扰、低温漂的电子元器件。其测量准确度较高,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航天器运行在复杂空间环境下,空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护设计对于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本文介绍了为适应复杂空间环境进行的设计和保护措施,重点描述了产品对空间真空环境、辐照环境、热环境和电磁环境等的空间适应性设计。在地面进行了部分模拟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数据,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由于热电偶自身的特点,例如需要定期检定、冷端补偿以及安装等问题,在航天器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研究、积累和总结经验,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系统的安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航天器测温状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课题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航天器用热电偶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 2.1 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 2.1.1 塞贝克效应
  • 2.1.2 珀尔帖效应
  • 2.1.3 汤姆逊效应
  • 2.1.4 热电偶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 2.2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 2.2.1 补偿导线的应用
  • 2.2.2 冷端温度补偿电路
  • 2.2.3 热电势的有效放大
  • 2.3 硬件设计
  • 2.3.1 采用 LT1025 调理采集 T 型热电偶电路
  • 2.3.2 采用 AD693 调理采集 T 型热电偶电路
  • 2.3.3 采用 LT1025 调理采集 K 型热电偶电路
  • 2.3.4 采用 AD597 调理采集 K 型热电偶电路
  • 2.3.5 采用 DG506 多路模拟开关采集电路
  • 2.3.6 CPU 模块
  • 2.3.7 处理器及外围电路
  • 2.3.8 485 接口
  • 2.3.9 A/D 转换电路
  • 2.3.10 基准电源
  • 2.3.11 电源变换模块
  • 第三章 航天器用热电偶测温仪的软件设计
  • 3.1 主程序
  • 3.2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3.3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3.3.1 数字滤波
  • 3.3.2 非线性参数标度变换子程序设计
  • 3.3.3 线性插值子程序设计
  • 3.4 通讯程序设计
  • 第四章 电路可靠性措施
  • 4.1 辐照环境分析
  • 4.1.1 空间辐照环境综述
  • 4.1.2 空间辐照效应
  • 4.2 抗辐照设计方法
  • 4.2.1 总剂量效应防护设计
  • 4.2.2 单粒子效应(SEE)防护设计
  • 4.2.3 内带电效应防护
  • 4.3 热环境分析
  • 4.3.1 航天器空间热环境分析
  • 4.3.2 热电偶测温仪空间热环境
  • 4.3.3 热设计方法
  • 4.3.4 热设计流程
  • 4.3.5 热设计措施
  • 4.3.6 热设计验证
  • 4.4 电磁环境分析
  • 4.4.1 电路板级 EMC 设计
  • 4.4.2 壳体抑制
  • 4.4.3 接地设计
  • 第五章 试验验证
  • 5.1 EMC 试验验证
  • 5.2 热真空试验验证
  • 5.3 试验结论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冷端补偿对导热系数测量影响的分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 [2].几种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比较研究[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02)
    • [3].热电偶校准过程中的不同冷端补偿方法的比较[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8(05)
    • [4].基于单片机的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5].T型热电偶测量中冷端补偿温度的研究[J].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0(09)
    • [6].温度校准仪热电偶档基于冷端补偿的校准方法研究[J]. 中国测试 2018(12)
    • [7].高精度发动机温度采集系统[J]. 山西电子技术 2018(03)
    • [8].多种热电偶测温方式对比研究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05)
    • [9].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研究[J]. 科学之友 2011(18)
    • [10].DS18B20在发动机排气温度测量中的应用[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11)
    • [11].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0)
    • [12].多功能数显测试控制仪[J]. 仪表技术 2008(07)
    • [1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长沙大学学报 2015(02)
    • [14].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物理与工程 2008(04)
    • [15].基于ARM的温度与应力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0(06)
    • [16].基于数字化补偿的热电偶测控系统[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3(10)
    • [17].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爆炸场温度测试系统的研究[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1(04)
    • [18].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便携式热电偶测温系统的研究[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0(08)
    • [19].结构热试验中飞行器内部空间温度测量方法研究[J]. 工程与试验 2018(03)
    • [20].便携式快速热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4(04)
    • [21].LabWindows/CVI在炉温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9(02)
    • [22].多路高精度温度测量仪YCF-02的研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31)
    • [23].物理实验中测温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的改进[J]. 物理与工程 2008(06)
    • [24].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19)
    • [25].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数字化温度测量仪[J]. 微计算机信息 2010(05)
    • [26].基于热电偶试验数据拟合的温度检测仪设计[J]. 信息化纵横 2009(10)
    • [27].0℃恒温器装置的设计[J]. 品牌与标准化 2015(09)
    • [28].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智能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08)
    • [29].隧道烘箱灭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J].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5(05)
    • [30].多通道智能热电偶测温模块的研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2(01)

    标签:;  ;  ;  ;  

    航天器用热电偶测温仪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