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评估

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评估

论文摘要

目的 房室结双经路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基础,大多数(近85%)典型的AVNRT心内电生理刺激具有双经路现象,即存在AH间期跳跃性延长(AH≥50ms),房室结传导曲线呈不连续性。而少数AVNRT患者无AH跳跃性延长,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临床射频消融术中消除AH间期跳跃现象对判定消融终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者却不能应用这一指标,给消融终点的判定带来一些困难,本文通过研究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的AVNRT复杂电生理特性,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此类AVNRT射频消融终点提供一些辅助参考。 方法 32例AVNRT患者分为两组:1组11例,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2组21例,房室结传导曲线呈不连续性。临床实际消融手术过程中,由于干扰寻找希氏束的H波有一定的困难,而V波清楚且HV间期相对固定,故本文测量AV间期。患者均行慢径消融,然后对其性别、年龄、消融前后和组间的AV、AVmax、ERP-AVN、WEN-AVN、CL、快速心房起搏时最快1:1传导PR/RR进行比较,研究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者的复杂电生理特点。 结果 1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VN)消融前后无显著变化(250.00±39.16vs 272.86±29.84,p>0.05),而2组消融后显著延长(247.14±29.28 vs 292.86±27.52,p<0.05);1组与2组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WEN—AVN)消融前后均无明显变化;1组心房程序刺激最长A2V2间期(AVmax)消融前后无明显变化(276.57±23.34vs 224.00±55.07,p>0.05),而2组消融后显著缩短(353.71±31.44 vs 207.29±36.10,p<0.05);1组及2组快速心房起搏时最快1:1传导的PR间期消融后明显较消融前缩短(357.29±34.27 vs 270.00±44.75,385.29±31.11 vs 241.29±35.65,p<0.05),而两组患者快速心房起搏时最快1:1传导的RR间期消融前后无明显变化;1组与2组患者消融前快速心房起搏时最快1:1传导PR/RR均大于1.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AVNRT消融治疗的差异性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23)
    • [2].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01)
    • [3].迷走神经与AVNRT的关系研究进展[J]. 系统医学 2017(18)
    • [4].怀疑AVNRT患者的经验性导管消融[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7(03)
    • [5].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线性消融和常规方法消融比较分析[J]. 安徽医药 2010(01)
    • [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P波离散度变化的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04)
    • [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个家系的报道[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05)
    • [8].射频消融AVNRT伴房颤疗效的观察[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04)
    • [9].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
    • [10].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疗效[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14)
    •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02)
    • [12].对比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荟萃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 2014(12)
    • [13].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比较[J]. 医学综述 2010(08)
    • [1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慢径不同消融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02)
    • [15].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误诊10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8)
    • [16].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性别差异分析[J]. 心电与循环 2016(06)
    • [17].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少见的心电现象[J]. 心电与循环 2014(02)
    • [18].高海拔地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特征分析[J]. 高原医学杂志 2018(04)
    • [19].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10)
    • [20].冷冻消融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 心电与循环 2015(03)
    • [21].特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04)
    • [22].三磷酸腺苷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应用价值[J].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04)
    • [23].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终点的探讨[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03)
    • [2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冷冻消融术中快径有效不应期的改变[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06)
    • [25].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5)
    • [26].合并房室阻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03)
    • [27].频率不规则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05)
    • [28].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有关问题探讨[J]. 环球中医药 2013(S2)
    • [29].新方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J]. 临床荟萃 2009(03)
    • [30].非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10)

    标签:;  ;  ;  ;  

    房室结传导曲线呈连续性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终点的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