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市出租车罢驶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K市出租车罢驶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处于矛盾高发期,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无论是维权型或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责任首先在政府。当前地方政府的施政理念,值得反思。群体性事件又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特征。当事人不再是为了维护被侵犯的权利,而是对应得权利产生了过份想像,借“闹”的形式,要挟政府。选题的意义正是针对这些新特点,研究政府如何实现对群体性事件从应急向事前过渡,并通过创新,从根本上杜绝发生的可能性。本案例研究的对象为K市发生的出租车罢驶事件,通过对K市出租车司机罢驶事件全过程的详细分析,研究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政府在应对这一事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主要为K市出租车司机罢驶事件的背景及事件经过,以及其蔓延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在事件发生前后的态度、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访谈分析方法以及对比分析方法。K市出租车罢驶事件本质上并不是出于维权,而是其他城市罢驶事件带来的示范效应。K市充分掌握舆情,积极回应诉求,迅速平息了事态。从治标层面上讲,政府还有相当多的工作去做,关键是要从应急向事前管理转变,成立有力的舆情监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借助情绪管理等手段防范未然;从治本上讲,必须通过转换思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政策的营销者,通过不断的双向选择,建立起某种如品牌效应的互信联系。要通过全覆盖的渠道策略,借助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打造品牌政府,达成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谅解与宽容,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谐。在出租车罢驶事件中,所有城市几乎不约而同采取了与重庆一样的处置形式,如对话沟通等,显示了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但无一例外都作出了越过底线的妥协,这些妥协的恶果是对按“闹”分配的鼓励。其后大规模罢驶以及其他类似事件的发生可以作为佐证。惟一的借鉴意义即是必须彻底转变这种处置方式。打造品牌政府,降低有效信任才是长远之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府危机管理
  • 1.2.2 关于群体性事件
  • 1.2.3 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 案例正文 第二章 K 市出租车司机罢驶事件
  • 2.1 出租车司机罢驶事件的发生
  • 2.2 事件的处理过程
  • 2.3 事件的处理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对政府处理事件的评价
  • 3.1 政府处置事件的可取之处
  • 3.1.1 采取了积极预处理方法
  • 3.1.2 反应迅速平息事态
  • 3.2 政府处置事件的不足之处
  • 3.2.1 退让妥协失去底线
  • 3.2.2 缺乏治本的系统应变预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改善对策
  • 4.1 治标:从应急到事前管理
  • 4.1.1 成立有力的舆情监管部门
  • 4.1.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 4.1.3 必要的情绪管理
  • 4.1.4 迅速有效的媒体沟通
  • 4.2 治本:营销出一个“品牌政府”
  • 4.2.1 政府作为营销者
  • 4.2.2 全覆盖的渠道策略
  • 4.2.3 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K市出租车罢驶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