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膀胱与间隙连接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不稳定膀胱与间隙连接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不稳定膀胱是BPH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其是临床上产生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困扰着BPH患者,临床上对其有效地控制是非常急迫的。然而,有关BPH引起不稳定膀胱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PH引起不稳定膀胱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特性的改变。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从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上研究阐明细胞间信号传导在不稳定膀胱发生和病情进展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成年Wistar大鼠实验组40只建立下尿路梗阻模型,对照组10只,只行尿道分离术而不作结扎术。之后行充盈性膀胱测压,确定不稳定膀胱组(DI),提取膀胱逼尿肌组织,取正常大鼠逼尿肌作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技术、HE染色光镜观察,双重标记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直接观测并定量分析间隙连接蛋白的变化。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并作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t检验。 结果:1.实验组存活大鼠37只中13只出现不稳定性膀胱,不稳定性膀胱发生率为35.1%(13/37),对照组无逼尿肌不稳定。DI组膀胱最大容量1.63±0.20ml较对照组0.28±0.12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DI组膀胱最大压力55.75±10.54 cmH2O较对照组23.12±7.65cmH2O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光镜观察 对照组逼尿肌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平行排列,分布均匀。不稳定组逼尿肌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多样,有些呈半月形或不规则形,排列紊乱,细胞核密度降低。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逼尿肌活动低下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12)
    • [2].逼尿肌不稳定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02)
    • [3].电切术治疗逼尿肌不稳定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7)
    • [4].逼尿肌厚度测定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诊疗中的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6)
    • [5].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建立及逼尿肌T型钙通道亚型表达的初步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03)
    • [6].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肾上腺素α_(1a)/α_(1d)受体的表达及其作用[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06)
    • [7].逼尿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J]. 临床军医杂志 2010(05)
    • [8].三磷酸肌醇变化与逼尿肌不稳定关系的研究[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03)
    • [9].女性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逼尿肌厚度的超声观察[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05)
    • [10].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05)
    • [11].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逼尿肌功能测定[J]. 医药论坛杂志 2009(05)
    • [12].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功能的影响[J]. 沈阳部队医药 2009(04)
    • [13].压力性尿失禁伴可疑逼尿肌收缩乏力术前行逼尿肌等容收缩实验的效果[J]. 实用医学杂志 2018(03)
    • [14].前列腺增生后逼尿肌结构功能改变对肌聚糖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3)
    • [15].肾上腺素β_3受体调节大鼠逼尿肌舒张的机制[J]. 四川医学 2012(03)
    • [16].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肾上腺素β_3受体mRNA表达和作用[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08)
    • [17].肾上腺素α_1受体亚型与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所致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02)
    • [18].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27例联合治疗临床报告[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
    • [19].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3(06)
    • [20].逼尿肌活动低下在下尿路症状中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11)
    • [21].金匮肾气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逼尿肌不稳定17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02)
    • [22].逼尿肌不稳定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的尿动力学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4)
    • [23].离体逼尿肌肌条试验的操作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12)
    • [24].逼尿肌不稳定与神经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 [25].术前逼尿肌收缩力检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疗效预测中的临床意义[J]. 沈阳部队医药 2009(04)
    • [26].逼尿肌不稳定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23)
    • [27].逼尿肌活动低下研究进展[J]. 人民军医 2014(06)
    • [28].手术治疗并发逼尿肌乏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14(06)
    • [29].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收缩蛋白变化的研究[J]. 北京医学 2013(07)
    • [30].超声测定逼尿肌厚度在无创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12)

    标签:;  ;  ;  ;  ;  

    不稳定膀胱与间隙连接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