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

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

论文摘要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蓝藻水华中最常见的一种藻类,经常于高温季节在淡水湖泊或池塘中爆发,对水产养殖造成重大危害。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s)是一种环七肽肝毒素,能造成肝脏肿胀淤血、肝体比重增加及一系列的酶学变化,超微结构显示肝细胞骨架破坏,肝脏出血坏死。大量研究表明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而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造成氧化应激反应,甚至可直接损伤遗传物质DNA。目前已经证实饮用水中MCs的存在与人群中的原发性肝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以成为致我国南方肝癌高发的三大环境危险因子之一。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已经对水生经济动物甚至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克氏原螯虾作为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由于其长期生活在河沟、池塘、农田等蓝藻水华易发地,近几年也是研究重点。克氏原螯虾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蓝藻水华时微囊藻毒素可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富集,但通常去头胸甲后食用。对于蓝藻水华是否能通过克氏原螯虾这一食物链中介传递,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MCs引起的毒理学效应(包括肝、肾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将克氏原螯虾幼体置于含不同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水体中,记录幼虾在铜绿微囊藻水体中的存活情况并观察幼虾外部形态的变化,取幼虾肝胰腺经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设置不同梯度的铜绿微囊藻,将成虾暴露其中,采样THC的方法,观察血淋巴总数的变化,探索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数量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几种应激反应相关酶类的变化,分析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的应激效应。同时采用一种鉴定血细胞吞噬能力的新方法,即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作为吞噬源,用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作用于in vitro培养的克氏原螯虾原代血淋巴细胞后,比较正常血淋巴细胞和微囊藻毒素作用的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差异,研究微囊藻毒素作用后离体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损伤及免疫能力的变化。通过以上不同的技术路线来探讨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慢性毒理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铜绿微囊藻显著降低了幼虾的存活率:当藻细胞浓度为5.0×106 cells/ml时,暴露26天后幼虾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68.33%;浓度达1.0×107 cells/ml时,19天存活率下降至61.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天后,存活率不足50%,仅48.33%。(2)显微观察发现:当置于1.0×107 cells/ml及以上浓度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培养7天后,幼虾肝胰腺呈现暗红色,并伴有一定的肿大现象,透射电镜显示其肝胰腺细胞受到损伤。(3)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造成克氏原螯虾的应激反应:总血细胞密度(THCs)在不同浓度暴露铜绿微囊藻1d后显著升高,之后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血清中血蓝蛋白在铜绿微囊藻暴露后其含量变化不明显,只在第5天时1.0×107 cells/m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T-SOD活力在1d后受到抑制,5d时被激活至较高水平;POD和PO活性都表现出先显著性增强(p<0.01)回落后又有所增加的波动趋势;鳃丝中Na+/K+-ATP酶活性在暴露后1d显著降低(p<0.01)后回升,并最终维持在较高水平。(4)比较微囊藻毒素作用后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的变化发现,微囊藻毒素-LR能显著抑制血淋巴细胞吞噬指数,并与微囊藻毒素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而吞噬百分比在毒素暴露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以上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存活及成虾免疫力有一定的影响:幼虾存活率显著降低,外部形态及肝胰腺超微结构有显著变化;而成虾酶活力的变化最终趋向于初始值或维持在一定范围,对克氏原螯虾成虾免疫力存在影响,但都在其免疫耐受范围内。而微囊藻毒素作为一种肝毒素,同样对离体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克氏原螯虾
  • 1.2.2 铜绿微囊藻
  • 1.2.3 微囊藻毒素
  • 1.2.3.1 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结构
  • 1.2.3.2 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
  • 1.2.3.3 MCs 的毒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第二章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率的影响
  • 2.1.2.2 铜绿微囊藻暴露后对幼体进行外部结构观察
  • 2.1.2.3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率的影响
  • 2.2.2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体外部形态的影响
  • 2.2.3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体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成虾应激相关酶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铜绿微囊藻对总血细胞密度(THCs)的影响
  • 3.2.2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血蓝蛋白及 PO 的影响
  • 3.2.3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血清中T-SOD 及POD 的影响
  • +/K+-ATP 酶活性的影响'>3.2.4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鳃丝中 Na+/K+-ATP 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微囊藻毒素对离体培养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
  • 4.1.2 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离体培养
  • 4.1.3 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吞噬情况观察
  • 4.1.4 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虾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验证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
  • 4.2.2 克氏原螯虾血淋巴细胞吞噬情况观察
  • 4.2.3 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虾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BG-11 营养液配方
  • 附录 2 B 型小量质粒快速提取试剂盒使用说明
  • 附录 3 克氏原螯虾实验室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会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氮磷形态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影响[J].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20(01)
    • [2].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J]. 环境化学 2018(12)
    • [3].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4].9种黏土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效果[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07)
    • [5].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6].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J]. 生物学杂志 2015(01)
    • [7].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J].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1)
    • [8].铜绿微囊藻衰亡过程中产甲烷动态及关键影响因子[J].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19(05)
    • [9].扰动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J]. 环境科技 2018(01)
    • [10].基于实验室培养的一株铜绿微囊藻生长动力参数率定及生长数值模拟[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3)
    • [11].铜绿微囊藻对有机毒物菲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9)
    • [12].菹草与铜绿微囊藻化感互作及其对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3].典型微量金属元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5)
    • [14].铜绿微囊藻对磷酸盐的代谢及动力学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9)
    • [15].池塘养殖中铜绿微囊藻防治试验[J]. 中国水产 2008(05)
    • [16].光照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7].果胶酶对铜绿微囊藻蛋白表达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7)
    • [18].不同品种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比较[J]. 中学生物教学 2018(08)
    • [19].我校“中草药黄连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项目获国际先进水平[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3(03)
    • [20].铜绿微囊藻污染下滇池草海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J]. 湿地科学 2018(06)
    • [21].无机碳对铜绿微囊藻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4)
    • [22].4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比较[J]. 四川环境 2019(05)
    • [23].萘对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影响的比较[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4].中药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 给水排水 2018(04)
    • [25].铜绿微囊藻与浮萍联合生长对净化水体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6].不同干燥法对微生物溶藻剂溶解铜绿微囊藻能力的影响[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07)
    • [27].微囊藻毒素-LR和铜绿微囊藻裂解液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1)
    • [28].利用real-time RT-PCR研究大型蚤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转录水平影响[J]. 湖泊科学 2011(01)
    • [29].重金属镉对铜绿微囊藻的分层胞外聚合物淬灭机制研究[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0].铜绿微囊藻增殖与产毒过程中的氮磷限制与主控因子研究[J]. 水资源保护 2019(05)

    标签:;  ;  ;  ;  ;  ;  ;  

    铜绿微囊藻及微囊藻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