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临床与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临床与分子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慢性难治性感染创面临床常见,如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压疮溃烂和感染,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创面,下肢静脉性溃疡和糖尿病晚期下肢溃疡创面等。这些感染创面的特点是:病程长,溃疡创面经久不愈;多为混合感染,常规治疗方法疗效差;创面的坏死组织界限不清,外科清创术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从而降低了抗生素对创面感染的抗菌功效,使这类创面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慢性难治性感染创面是外科领域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之一。传统中药材“五谷虫”,又名蛆虫,为丽蝇科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的幼虫。《本草求源》、《本草便读》均记载:该虫性寒无毒,可搽敷外用,能治疗臁疮等感染性外科疾病。为临床治疗慢性难治性感染创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中医学对五谷虫治疗感染创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其抗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Sherman R.A.等国外学者发现,五谷虫治疗感染创面,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抵抗细菌感染。但目前研究仍主要集中于临床治疗病例报道,缺乏与五谷虫抗菌作用相关的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本课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临床与分子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旨在(1)探索系统的五谷虫培育和消毒技术,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材料来源;(2)分析五谷虫的抗菌物质,观察其抗菌活性,确定其对感染创面起到生物学作用的有效成份,为进一步对其进行药效、药理学和“基因工程”制剂生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3)探讨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与促进愈合作用的机理,为五谷虫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分三部分:(1)医用五谷虫制备及其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研究;(2)五谷虫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分子结构的实验研究;(3)五谷虫对创面的抗菌与促进愈合作用研究。第一部分医用五谷虫制备及其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研究1.医用五谷虫的制备技术研究本研究在室内常温环境下,采用无菌饲料对五谷虫主要虫种“丝光绿蝇幼虫”进行人工饲养、繁殖传代,对虫卵、虫体进行“双重消毒”处理。研究发现:丝光绿蝇的幼虫能在室内环境下人工饲养、稳定传代,可以作为五谷虫临床与基础实验的材料来源。虫卵、虫体“双重消毒”的方法能有效地对五谷虫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五谷虫在饲养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医源性感染的机会。2.五谷虫粗提物对标准菌株的抗菌活性研究本研究采用离心分离方法获得五谷虫分泌物和虫体组织匀浆粗提物。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作为指示菌,对五谷虫粗提物进行琼脂平板法抗菌试验,用SDS-PAGE对粗提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显示:五谷虫粗提物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发现:五谷虫分泌物和虫体组织匀浆粗提物中均含有同样有效的抗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该抗菌物质以分子量较小的有机成分为主。3.五谷虫对感染创面致病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本研究以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上分离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提取五谷虫粗提物,对粗提物采用平板法做抗菌实验,头孢哌酮和生理盐水做对照。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发现:五谷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以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上分离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为指示菌,提取五谷虫粗提物,对粗提物采用平板法做抗菌实验,头孢哌酮和生理盐水做对照。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发现:五谷虫对绿脓杆菌(特殊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本实验以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压疮感染创面上分离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提取经过指示菌针刺感染诱导后的五谷虫粗提物作为实验组,采用平板法做抗菌实验,未经感染诱导的五谷虫粗提物和头孢哌酮做对照。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说明:通过针刺感染诱导的外源性刺激能增强五谷虫抗菌物质的抗菌能力。第二部分五谷虫抗菌物质的活性鉴定、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的实验研究1.浊度法检测五谷虫分泌物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为指示菌,将五谷虫分泌物粗提物与指示菌共同培养。用酶标仪测量培养液的光密度值,绘制光密度—时间曲线。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并调整分泌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浊度法检测不同蛋白质浓度分泌物样品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五谷虫粗提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21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收光密度OD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对照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光密度OD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液相比较,五谷虫粗提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抗菌活性随着分泌物中蛋白含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0.8mg/ml、0.4mg/ml蛋白含量的分泌物抑菌效果明显,0.2mg/ml、0.1mg/ml蛋白含量的分泌物样品液无明显抑菌效果。实验说明:蛋白质浓度的调整会引起五谷虫抗菌物质抗菌活性的相应变化。2.五谷虫分泌物抗菌活性物质的鉴定分析本研究将五谷虫分泌物样品液经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收集洗脱液和淋洗液,将洗脱液和淋洗液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于37℃温箱共同培养21小时,浊度法检测抗菌活性。SDS-PAGE技术对五谷虫分泌物样品液、洗脱液和淋洗液进行电泳,行考马斯亮兰染色,完成抗菌物质的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淋洗液的OD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洗脱液的OD值明显低于淋洗液的OD值,洗脱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五谷虫分泌物样品液、洗脱液经过SDS—PAGE电泳可见相似的蛋白质成分条带,淋洗液未见明显的蛋白质条带显示。实验发现:五谷虫分泌物中的抗菌活性物质是蛋白质类物质,其等电点小于8;DEAE离子交换层析可以作为分泌物中抗菌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3.五谷虫抗菌活性物质的纯化研究本研究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两步层析对五谷虫分泌物中的抗菌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在提纯过程中用浊度法检测洗脱液的抗菌活性,将洗脱液进行编号收集,进行SDS-PAGE与银染,寻找并获得分泌物中抗菌物质的蛋白质条带。结果显示:离子交换层析后,五谷虫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成分被完全洗脱下来,进入到编号的收集管洗脱液中,第33管洗脱液的蛋白质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对第33管洗脱液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层析后的洗脱液进入到编号收集管中,第13、14、15管洗脱液具有抗菌活性,其他收集管的洗脱液无抗菌活性;第13、14、15管洗脱液均显示出一条清晰的蛋白条带而且分子量相同,分子量小于14.4KDa。实验证实: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能够对五谷虫分泌物中的抗菌蛋白进行有效地分离、纯化。4.五谷虫抗菌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及生物信息学研究本实验将经过层析纯化和SDS-PAGE而获得的五谷虫分泌物的抗菌蛋白条带切下,用胰蛋白酶水解。采用纳升级电喷雾质谱技术对酶解后抗菌蛋白产生的肽片段进行分子结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寻找与该抗菌蛋白相关的同源性物质,获得该抗菌蛋白的生物学信息。结果显示:抗菌蛋白中存在ENAGEDPGLAR、LGKDAVEDLESVGK、DAVEDLESVGK共3个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信息;经Bioworks软件检索NCBInr数据库,搜索同源性蛋白质信息,共得到三种蛋白质:dermcidin preproprotein [Homo sapiens](人源汗腺抗菌肽前原蛋白);dermcidin preproprotein [Macaca mulatta](猕猴源汗腺抗菌肽前原蛋白);protein phosphatase 1 inhib.(蛋白磷酸酶1抑制蛋白)。研究发现:五谷虫分泌物的抗菌蛋白是与Dermcidin preproprotein具有一定同源性的抗菌肽类物质。第三部分五谷虫对创面的抗菌与促进愈合作用研究1.五谷虫对DM大鼠溃疡创面的抗菌与愈合作用本研究采用付小兵DM大鼠溃疡创面动物模型,将五谷虫分泌物外敷于实验组创面,通过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五谷虫分泌物对DM大鼠溃疡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五谷虫分泌物能提高DM大鼠溃疡创面中bFGF和CTGF的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说明五谷虫分泌物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溃疡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记录创面细菌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金葡菌感染率为60%,实验组溃疡创面一般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未见致病细菌生长。实验发现:五谷虫分泌物具有预防创面细菌感染的作用。2.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与生物清创作用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对6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感染创面、5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压疮创面运用活体五谷虫进行治疗,取创面分泌物作菌培养,记录培养结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显示: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逐渐由阳性转为阴性,平均时间11.2天;感染创面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逐渐减少,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平均时间2.6天;创面逐渐缩小,获得良好愈合,平均时间25.6天。实验证实:五谷虫可以有效地抵抗创面的细菌感染,吞食坏死组织而对健康组织无破坏,五谷虫“生物清创术”是治疗慢性感染创面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第一部分 医用五谷虫制备及其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医用五谷虫的制备技术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实验二 五谷虫粗提物对标准菌株的抗菌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实验三 五谷虫对感染创面致病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 第二部分 五谷虫抗菌物质的活性鉴定、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浊度法检测五谷虫分泌物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五谷虫分泌物抗菌活性物质的鉴定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三 五谷虫抗菌活性物质的纯化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四 五谷虫抗菌活性物质的分子结构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五) 第三部分五谷虫对创面的抗菌与促进愈合作用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五谷虫对 DM 大鼠溃疡创面的抗菌与愈合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实验二 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与生物清创作用的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六)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英文缩略词表
  • 四、发表论文
  • 五、个人简介
  • 六、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食用五谷虫的营养评价以及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15(10)
    • [2].蟾饲五谷虫中华蟾酥毒基的含量测定[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05)
    • [3].自制蟾饲五谷虫胶囊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J]. 光明中医 2011(11)
    • [4].五谷虫油不皂化物的提取工艺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2(02)
    • [5].自制蟾饲五谷虫胶囊与益赛普联合使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2例[J]. 光明中医 2011(07)
    • [6].找寻更好的办法 专访大连医科大学王寿宇教授[J]. 科学家 2015(07)
    • [7].五谷虫粗提物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鸽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家禽 2013(24)
    • [8].昆虫中药五谷虫的养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5)
    • [9].五谷虫粗提物的抗炎效果及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04)
    • [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食用五谷虫有害元素污染物和微量元素含量[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22)
    • [11].自制蟾饲五谷虫胶囊外用治疗糖尿病足87例[J]. 光明中医 2012(01)
    • [12].自制蟾饲五谷虫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 2011(07)
    • [13].富硒五谷虫粉对小鼠急性毒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0(04)
    • [14].医用五谷虫生物清创包治疗1例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护理体会[J]. 护理与康复 2016(05)
    • [15].从中药五谷虫的应用看中药西用的策略[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0(02)
    • [16].壳聚糖中药药膜加用中药五谷虫粉对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05)
    • [17].自制蟾饲五谷虫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 2011(11)
    • [18].中药五谷虫油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J]. 中国油脂 2012(10)
    • [19].五谷虫小分子多肽调节LPS-VSMC引起VEC迁移及增殖功能紊乱[J]. 广东化工 2017(22)
    • [20].中药五谷虫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16(10)
    • [21].蟾饲五谷虫抗菌肽分离及抑菌试验[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5(06)
    • [22].五谷虫清创疗法治疗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7(17)
    • [23].介绍一种五谷虫传统炮制方法[J]. 河北中医 2012(11)
    • [24].治牛翻胃吐草方2则[J]. 农村新技术 2011(13)
    • [25].蟾饲五谷虫及五谷虫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1(07)
    • [26].五谷虫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J]. 中药与临床 2016(03)
    • [27].妙用五谷虫治疗胃脘痛[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07)
    • [28].特种五谷虫脂肪酸的体外抗肿瘤、抗HIV-1整合酶活性及组成分析[J]. 昆虫学报 2008(02)
    • [29].五谷麒麟膏调控Bcl-xl/Bak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机制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9(01)
    • [30].利用五谷虫蛹壳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条件的优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标签:;  ;  ;  ;  ;  

    中药五谷虫对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临床与分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