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方式对Q345GJ高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冷却方式对Q345GJ高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地震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建筑用钢的抗震性就成了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低屈强比高建钢能够以更大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的巨大能量,延缓其最终破坏的发生,这种设计思路引导了低屈强比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针对这一课题,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首秦公司、天津钢铁集团公司联合攻关,进行Q390GJ以下高层建筑钢的研制与开发。本文以Q345GJ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工艺和方法,研究低屈强比形成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优化的工艺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对试验钢变形抗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试验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试验钢奥氏体区动态软化行为,动态再结晶激活能稳态时为QS=245.448 kJ/mol,峰态时为QP=166.994 kJ/mol.(2)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动态、静态以及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的CCT曲线,结合金相观察结果,给出了变形、加热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试验钢组织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变形工艺参数对铁素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变形对贝氏体的转变有双重作用:当冷却速度较低时,变形抑制贝氏体的转变;当冷却速度较高时,变形促进贝氏体的转变。(3)进行了热变形后冷却方式的模拟试验和实验室控轧控冷试验,研究了精轧温度区间、开冷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以及热处理等工艺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控轧控冷最佳工艺参数为:(1)加热1200℃;(2)采用两阶段控轧,一阶段开轧温度1100~1150℃,二阶段开轧温度950℃,终轧温度850℃;(3)终轧后待温处理,开冷温度740~770℃,终冷温度600~650℃,冷速5~12℃/s。(4)分析了低屈强比形成的机理;研究了精轧温度区间、冷却速度、终冷温度、硬相含量、铁素体晶粒尺寸以及热处理工艺对屈强比的影响规律;对优化的工艺方案进行透射、扫描、EBSD等精细分析,研究待温处理对铁素体晶粒内位错密度,珠光体片层厚度以及铁素体晶界取向的影响规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 1.2 高层建筑用钢的屈强比
  • 1.3 热处理工艺
  • 1.4 钢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
  • 1.4.1 控轧控冷的意义和发展
  • 1.4.2 控制轧制
  • 1.4.3 控制冷却
  • 1.5 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
  • 1.6 本文研究背景及内容
  • 1.6.1 工作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奥氏体热变形行为
  • 2.1 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装备
  • 2.1.2 试验方案
  • 2.2 变形抗力分析
  • 2.2.1 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2.2.2 变形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2.2.3 变形程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2.3 高温变形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真应力-真应变模型分析
  • 2.3.2 动态再结晶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的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原理
  • 3.1.3 试验工艺
  • 3.2 试验结果
  • 3.2.1 试验钢静态CCT-1200曲线及显微组织
  • 3.2.2 试验钢动态CCT-1200曲线及显微组织
  • 3.2.3 试验钢动态CCT-1000曲线及显微组织
  • 3.3 讨论
  • 3.3.1 加速冷却对未变形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影响
  • 3.3.2 加速冷却和变形对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影响
  • 3.3.3 加热温度对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控轧控冷工艺的研究
  • 4.1 冷却方式模拟试验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2 实验室热轧试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建钢屈强比的研究
  • 5.1 低屈强比形成分析
  • 5.2 工艺参数对屈强比的影响
  • 5.2.1 精轧温度区间对屈强比的影响
  • 5.2.2 冷却速度对屈强比的影响
  • 5.2.3 终冷温度对屈强比的影响
  • 5.2.4 铁素体晶粒尺寸对屈强比的影响
  • 5.2.5 硬相的含量对屈强比的影响
  • 5.3 热处理工艺对屈强比的影响
  • 5.4 终轧后待温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5.4.1 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变化
  • 5.4.2 铁素体晶界取向差分析
  • 5.4.3 珠光体形貌SEM分析
  • 5.4.4 位错和析出的TEM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钴和钼对高钴铬钼轴承钢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J]. 钢铁 2017(05)
    • [2].25Cr2Mo1VA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探讨[J]. 钢铁 2020(03)
    • [3].冶炼工艺对15-5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J]. 钢铁 2020(01)
    • [4].试验钢在不同大气环境下的腐蚀性能研究[J]. 钢铁研究 2009(03)
    • [5].不同退火温度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6(06)
    • [6].热处理对建筑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20(10)
    • [7].合金元素Mn、Cr对SWRCH45K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20(08)
    • [8].建筑用耐火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6(06)
    • [9].W含量对新型超高强度钢热塑性的影响[J]. 锻压技术 2020(09)
    • [10].提高低碳微合金钢中残余奥氏体数量的热处理新工艺[J].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5(05)
    • [11].本钢780MPa级冷轧DP钢组织性能研究[J]. 轧钢 2008(02)
    • [12].07MnCrMoVR水电钢的生产工艺及组织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03)
    • [13].回火温度对车身用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20(18)
    • [14].Fe15Mn0.8C-Al-Si热轧轻质高强钢的组织与性能[J]. 上海金属 2017(01)
    • [15].150 mm超厚水电站用钢07MnCrMoVR的组织性能[J]. 钢铁研究学报 2020(05)
    • [16].不同铝质量分数耐热钢的显微组织及冲击性能[J]. 钢铁 2015(06)
    • [17].退火对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组织与磁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20(12)
    • [18].回火温度对40CrNi3MoV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4(06)
    • [19].铌对00Cr12Ni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钢铁 2011(07)
    • [20].分段冷却工艺对低碳钢中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 钢铁 2009(11)
    • [21].低碳铌微合金钢高温塑性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5(04)
    • [22].脱硫泵叶轮用新型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9(06)
    • [23].氮含量对022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热加工行为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04)
    • [24].氮含量对正火型钒微合金化钢强化效果和显微组织的影响[J]. 钢铁 2014(06)
    • [25].一种工程机械用耐磨截齿材料的开发[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8)
    • [26].稀土对25CrMoVB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 物理测试 2011(06)
    • [27].15-5PH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J]. 金属热处理 2019(12)
    • [28].压力容器用14Cr1MoR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J]. 特殊钢 2016(04)
    • [29].低频振动作用下45钢压缩力学行为分析[J]. 塑性工程学报 2017(03)
    • [30].Fe-26Mn-7Al-1.3C耐磨钢水韧处理的组织性能及形变硬化[J]. 金属热处理 2017(10)

    标签:;  ;  ;  ;  ;  

    冷却方式对Q345GJ高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