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检查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

无创检查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发病机理是循环血中存在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该抗体与血小板膜上的抗原(尤其是糖蛋白IIb/IIIa 和Ib)特异性结合,这种结合了抗体的血小板能够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在正常情况下,三分之一的血小板贮存于脾内,血小板的平均寿命9-10 天,每天大约生成15,000–45,000 /μL 来维持动态平衡。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在骨髓中仅占少数,巨核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后者受生长因子(白介素3、白介素6、粒-巨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 ,)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调节。血小板生成素是最重要的血小板调节因子,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膜表面存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当血小板减少时血浆血小板生成素增加,而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加时血浆血小板生成素则减少。内源性的血小板生成素不但能刺激巨核细胞的生长,还能促进细胞质的成熟和血小板的释放。在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时,巨核细胞将下降80%,人类重组血小板生成素使用3 天后巨核细胞开始增加,5 天后血小板开始上升。当血小板破坏增加或血小板生成素增多时,血小板在10 天内能增加6-8 倍。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是年轻的血小板,不含DNA,只含少量RNA,血小板的成熟度可以通过检测网织血小板来评估。被噻唑橙(Thizole Orange,TO)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可以检测到。若网织血小板百分数(Reticulated Platelet Percent ,RP%)升高说明血小板破坏增加,即外周血小板较正常时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MA)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比较,网织血小板百分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网织血小板百分数明显升高对不典型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也有帮助。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幼稚血小板的检测方法,而测定外周血的网织血小板类似于网织红细胞,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附图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巨核细胞发育的转录因子和基因调控[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9(06)
    • [2].儿童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3)
    • [3].各种贫血中巨核细胞变化的观察[J]. 华夏医学 2017(06)
    • [4].巨核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 2017(03)
    • [5].巨核细胞发育和血小板形成的形态结构[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01)
    • [6].血小板生成素通过修复化疗后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巨核细胞造血[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7].巨核细胞发育和血小板生成的调控机理及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临床应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10)
    • [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巨核细胞发育异常3例报告[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04)
    • [9].小巨核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J]. 临床医药实践 2014(05)
    • [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周血循环微巨核细胞糖蛋白Ⅱb/Ⅲ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01)
    • [11].巨核细胞减少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临床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2(03)
    • [12].骨髓活检小巨核细胞酶标染色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1)
    • [13].获得性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2)
    • [1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03)
    • [15].巨核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他疾病中的诊断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0(01)
    • [16].巨核细胞生成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 2010(08)
    • [17].获得性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08(03)
    • [18].儿童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8(02)
    • [19].先锋Ⅳ致获得性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J]. 科学之友(B版) 2008(04)
    • [20].骨髓活检中巨核细胞形态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河北医学 2019(07)
    • [21].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8(05)
    • [22].11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活检巨核细胞计数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01)
    • [23].骨髓涂片对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08)
    • [24].反复力竭运动对巨核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11)
    • [25].血小板生成素对巨核细胞的增殖及保护作用体外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05)
    • [2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学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9)
    • [2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疗效关系[J]. 当代医学 2011(15)
    • [28].伴中性粒细胞植入巨核细胞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10)
    • [29].巨核细胞/血小板造血研究的历史及进展[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8(04)
    • [30].宫内炎性暴露对早产鼠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稳态的影响[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8(06)

    标签:;  ;  ;  ;  ;  

    无创检查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