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成分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中药成分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植物块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及保肝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且毒性低,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Cur水溶性差,在体内难吸收及不稳定,导致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口服制剂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黄芩素(baicalein,BA)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利尿、抗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药物,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限制其药效的发挥和临床应用。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1ivery system,SMEDDS)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可改善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是近年来药剂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本课题分别以Cur和BA为模型药物,制备姜黄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Cur-SMEDDS)和黄芩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BA-SMEDDS),旨在提高Cur和BA口服生物利用度。第一部分姜黄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1.建立Cur的UV含量测定方法,在0.5~6.0μg·m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A=0.1721C+0.0075,r=0.9999,其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2.考察Cur在不同辅料中的平衡溶解度,在此基础上,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3.采用单因素法优化Cur-SMEDDS的处方,确定最佳处方为:油相(EO)∶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RH40)∶助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P)=30%∶52.5%∶17.5%。采用透析袋扩散法考察Cur-SMEDDS的体外释药行为。在室温条件下初步考察Cur-SMEDDS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个月,各种性质均较稳定。第二部分黄芩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1.建立BA的UV含量测定方法,在4.0~1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23C-0.0309,r=0.9997,其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2.考察BA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在此基础上,绘制伪三元相图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3.以油相的含量和Km(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作为考察因素,以体系对药物的溶解度和乳化后微乳的平均粒径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BA-SMEDDS的处方。最佳处方为:油相(ODO)∶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RH40)∶助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25%∶53.57%∶21.43%。以BA为参比,采用透析袋扩散法考察BA-SMEDDS的体外释药行为。在室温条件下初步考察BA-SMEDDS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个月,各种性质均较稳定,表明可在室温下保存。4.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BA及其体内主要代谢产物黄芩苷(BG)的HPLC方法,在0.05~15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BA的回归方程为:A=0.383C-0.0096,r=0.9992,BG的回归方程为:A=0.1768C+0.0088,r=0.9999,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以BA混悬液为参比,对BA-SMEDDS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BA在体内被迅速代谢,血浆中几乎检测不到原型药物,主要检测到代谢产物BG。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其主要代谢产物BG,从而对BA-SMEDDS和BA混悬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口服BA-SMEDDS和BA混悬液后,血浆中BG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存在双峰现象,这与BA的肝肠循环有关。与BA混悬液相比,BA-SMEDDS在大鼠体内tmax提前,Cmax提高1.63倍,AUC0-48h提高1.82倍。表明BA-SMEDDS可使B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本课题制备的SMEDDS显著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为Cur和BA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MEDDS是一种具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新型制剂。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姜黄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 第一节 Cur 的含量测定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Cur-SMEDDS 的处方设计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Cur-SMEDDS 的处方优化及制剂学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黄芩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 第一节 BA 的含量测定方法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节 BA-SMEDDS 的处方设计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BA-SMEDDS 的处方优化及制剂学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BA-SMEDDS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柴油微乳化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5(05)
    • [2].化妆品微乳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4(02)
    • [3].不同质量分数水的微乳化柴油微观结构及其燃爆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4)
    • [4].微乳化柴油的动力经济性及排放的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2)
    • [5].尼莫地平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J]. 中国药师 2009(06)
    • [6].微乳化柴油配方的研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 [7].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8].微乳化柴油的研究与发展前景[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1)
    • [9].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颗粒剂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J]. 中国药师 2017(07)
    • [10].中药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7(25)
    • [11].微乳化燃油的粘温特性及燃烧过程[J]. 太阳能学报 2015(11)
    • [12].微乳化柴油雾化及燃爆特性实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07)
    • [13].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优化与评价[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5(05)
    • [14].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2(02)
    • [15].喷雾干燥氯诺昔康自微乳化制剂的制备及理化性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02)
    • [16].微乳化柴油制备及其节油率与稳定时间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12(05)
    • [17].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中草药 2011(08)
    • [18].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19)
    • [19].多西他赛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J]. 中国药师 2009(11)
    • [20].藤黄酸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 西北药学杂志 2020(01)
    • [21].姜黄素自微乳化药物递送系统制备及质量评价[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02)
    • [22].微乳化生物柴油制备及特性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9)
    • [23].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舌下速溶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13)
    • [24].西洛他唑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大鼠体内药动学[J]. 医药导报 2014(07)
    • [25].葛根黄酮自微乳化滴丸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 特产研究 2014(03)
    • [26].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化制剂的处方优化及质量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8)
    • [27].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颗粒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 中国药师 2013(06)
    • [28].姜黄素自微乳化制剂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药师 2012(02)
    • [29].制备工艺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能的影响[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7)
    • [30].微乳化金属加工液的组成[J]. 合成润滑材料 2011(03)

    标签:;  ;  ;  ;  ;  

    中药成分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