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维碳材料论文-杨秋媚

零维碳材料论文-杨秋媚

导读:本文包含了零维碳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墨烯,碳点,氧化亚铜,钴酸铜

零维碳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杨秋媚[1](2018)在《二维与零维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糖浓度是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和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对葡萄糖浓度进行准确,快速、灵敏而周密的监测对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凡的意义。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和响应快速等特点,是当前生物传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中识别元件的关键和核心,电极材料对于传感器的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迁移率和较低噪声,且结构中含有大量缺陷和丰富的官能团。与此同时,作为碳点的一种,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边缘位置和固有的催化活性。这两种碳材料的引入有利于电化学传感性能的提高。本论文介绍了这两种碳材料的合成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领域的相关工作。以电子转移能力和活性位点为电化学性能的衡量标准,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作为载体在构建非酶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时的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取“自上而下”的合成路线,实现了从鳞片石墨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通过的结构和形貌分析,发现相比于石墨烯量子点,氧化石墨烯具有更低的无序度和更少的含氧官能团。并通过电化学数据分析可知,GO具有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而GQDs对葡萄糖有微弱得到电流响应。其次,采用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微波水热法合成了氧化亚铜/石墨烯和氧化亚铜/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氧化亚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更优的葡萄糖催化性能和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后,基于上一章的研究结果,石墨烯作为电子转移的导电桥梁更有利于葡萄糖敏感性能的提高。通过叁维石墨烯结构,调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对葡萄糖敏感性能进行优化。提出了通过水热、刻蚀和煅烧的方法得到了叁维石墨烯包裹的钴酸铜。实验表明,该材料具有更佳灵敏度,更低的检测极限和良好的抗干扰性。(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洪光[2](2016)在《零维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尺度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富勒烯C_(60)是最早被发现的纳米碳材料,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易于功能化的特点使其成为构筑新材料的理想基元。如:连接寡聚氧乙烯链能够使其成为两亲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囊泡,或在固体基底和空气/水表面形成蜂窝状多孔膜;连接烷基链则明显改善了其在润滑基础油中的溶解度,使其成为性能优良的润滑添加剂;将多金属氧酸盐共价接入后,形成了具有磁、光响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在DMSO等极性溶剂中发生了有趣的自聚集。碳量子点是能够稳定发光的零维纳米碳,因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我们通过选择合适的前体,对碳量子点进行外围修饰,制备了咪唑离子液体修饰的碳量子点,发现可通过一步协同相转移和离子交换,将其溶解于多种离子液体中,此复合体系有望用作新一代荧光墨水。通过精选碳源对碳量子点进行杂原子掺杂,或优化制备工艺,可进一步调控碳量子点的发光性能,获得从蓝光到红光的全谱带发射,从而拓宽它们在生命科学和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期刊2016-07-01)

马艾丽[3](2007)在《零维碳材料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零维碳材料以独特的笼状结构和电学、磁学、力学、化学等特殊的性能而成为高科技材料领域的一颗新星。零维碳材料聚集了全球许多科学家的关注。理论计算和实践研究表明,零维碳材料潜在的应用价值十分巨大。近年来,国际学术杂志上有关零维碳材料的文章数量增加较快,可以说零维碳材料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零维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零维碳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应用研究尚少。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以乙炔、甲苯以及乙炔和甲苯混合物为原料,探索了制备碳微球的理想工艺参数。采用水下电弧放电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单纯和内包金属纳米Fe颗粒两种形貌不同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零维碳材料进行了观察表征和分析。实验证明: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以甲苯和乙炔的混合物为碳源,温度为1000℃时能制备出大量高纯度、形貌较好尺寸均匀的碳微球;对理想工艺参数下所得的碳微球分别进行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和高温真空处理,结果发现经过处理,特别是经过高温真空处理后碳微球的石墨化程度得到提高,内部出现了清晰的石墨化条纹;CVD法制备出了大量的内包金属Fe颗粒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水下直流电弧放电法以光谱纯石墨棒为碳源制备了大量的单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对理想条件下得到的不同零维碳材料进行硝酸氧化处理后,发现并没有在其表面引入官能团。为了便于研究,硝酸氧化采用了不同的氧化时间。本文还在液氮温度77K下测定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零维碳材料在硝酸氧化前后的吸附等温线和孔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碳微球的吸附等温线为混合型,经过石墨化处理之后孔容降低,比表面积增加;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其吸附能力有所增加,而经过高温真空热处理之后吸附能力有所下降;两种富勒烯的吸附等温线类型极为类似,属于比较复杂的混合型吸附等温线类型,单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和内包金属Fe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差异,单纯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吸附能力较低;由于碳微球颗粒较大,而且又是实心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比富勒烯碳洋葱要相差一个数量级;经过硝酸氧化后,零维碳材料的吸附等温线类型由原来的混合型转变为典型的Ⅲ型;碳微球只有经过15h的氧化后吸附量呈现上升,而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吸附量在氧化后只呈现了下降趋势;碳微球在经过6h、12h和15h的氧化后比表面积有所增加,而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只有在经过12h的氧化后才有所上升。(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7-04-01)

零维碳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纳米尺度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富勒烯C_(60)是最早被发现的纳米碳材料,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易于功能化的特点使其成为构筑新材料的理想基元。如:连接寡聚氧乙烯链能够使其成为两亲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囊泡,或在固体基底和空气/水表面形成蜂窝状多孔膜;连接烷基链则明显改善了其在润滑基础油中的溶解度,使其成为性能优良的润滑添加剂;将多金属氧酸盐共价接入后,形成了具有磁、光响应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在DMSO等极性溶剂中发生了有趣的自聚集。碳量子点是能够稳定发光的零维纳米碳,因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我们通过选择合适的前体,对碳量子点进行外围修饰,制备了咪唑离子液体修饰的碳量子点,发现可通过一步协同相转移和离子交换,将其溶解于多种离子液体中,此复合体系有望用作新一代荧光墨水。通过精选碳源对碳量子点进行杂原子掺杂,或优化制备工艺,可进一步调控碳量子点的发光性能,获得从蓝光到红光的全谱带发射,从而拓宽它们在生命科学和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零维碳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杨秋媚.二维与零维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D].海南大学.2018

[2].李洪光.零维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2016

[3].马艾丽.零维碳材料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

标签:;  ;  ;  ;  

零维碳材料论文-杨秋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