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研究 ——基于代理成本分析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研究 ——基于代理成本分析

论文摘要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债务融资作为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对公司治理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债务融资进行相关研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但是现今学者多侧重于对股权治理方面的研究,而对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基于代理成本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上市公司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关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接着对债务治理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些许建议。在对国内外文献回顾过程中,本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比较成熟,而我国关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尚属初步阶段,并且国内大部分文献的研究结论是否认债务融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的。其次,在对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借鉴代理成本理论、激励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控制权理论等,具体分析债务融资是怎样通过债务的激励效应、信号传递效应等来影响企业的代理成本的,而且本文主要是从债务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及债务类型结构等方面分别考察他们的债务治理效应。再次,以沪深两市公司2003-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股权代理成本分为由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冲突引起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同时通过债务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及债务类型结构等方面分别考察他们的债务治理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从债务总体水平来看,债务融资对两类代理成本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了债务融资不仅对管理层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占,。(2)从债务期限结构考虑,短期债务对两类代理成本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长期债务没有发挥其治理效应。(3)从债务类型结构分析,只有商业信用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两类代理成本,而银行借款仅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具有抑制作用,对第二类代理成本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使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加剧;此外,企业债券与银行借款发挥了同样的作用,仅对第一类代理成本起抑制作用;最后,通过进一步分析考察不同样本组的银行借款治理效应,结果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加强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完善银行监控机制、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文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债务治理的界定
  • 2.1.2 债务治理效应的界定
  • 2.1.3 代理成本的涵义
  • 2.2 债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2.2.4 控制权理论
  • 2.3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分析
  • 2.3.1 总债务水平的治理效应
  • 2.3.2 不同债务期限的公司治理效应
  • 2.3.3 不同债务类型的公司治理效应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实证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总负债水平的债务治理效应
  • 3.1.2 债务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
  • 3.1.3 债务类型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
  • 3.2 样本选抒及变量描述
  • 3.2.1 总体样本选取
  • 3.2.2 变量定义
  • 3.3 模型构建
  • 第四章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债务融资与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回归
  • 4.3.2 债务融资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回归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及分析
  • 5.2 政策建议
  • 5.2.1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 5.2.2 加强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
  • 5.2.3 完善银行监控机制
  • 5.2.4 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六章 本文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6.1 本文的局限性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政府审计对于上市中央企业的治理效应研究[J]. 中国审计评论 2017(01)
    • [2].金融生态环境、产权性质与负债的治理效应[J]. 时代金融 2020(06)
    • [3].异质性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非线性治理效应研究[J]. 商业研究 2017(07)
    • [4].电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17)
    • [5].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的机理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07)
    • [6].浅论债务融资治理效应[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2)
    • [7].A股入摩的信息治理效应:立竿见影还是厚积薄发?[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04)
    • [8].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0)
    • [9].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效应——基于机构调研行为的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5)
    • [10].外部审计治理效应对投资者保护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 2017(05)
    • [11].后危机时代不完全债务合同治理效应研究[J]. 财会通讯 2012(03)
    • [12].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2(10)
    • [13].制造业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J]. 财会月刊 2011(09)
    • [14].制度环境、所有权性质与负债的治理效应[J]. 技术经济 2010(07)
    • [15].基于环境规制企业融资机制的财务治理效应分析[J]. 商业会计 2018(06)
    • [16].债务合约的时间治理效应——结合公司成长性的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01)
    • [17].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J]. 现代企业 2017(07)
    • [18].英格兰足球运动员治理效应初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7)
    • [19].“乡财县管”改革的公共治理效应与完善对策[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0].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竞争与高管薪酬的治理效应[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21].不同负债结构对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 2010(33)
    • [22].证券监管处罚治理效应的研究综述[J]. 农场经济管理 2019(10)
    • [23].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 2016(10)
    • [24].零售业负债融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J]. 现代商业 2015(30)
    • [25].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债务治理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问题 2014(04)
    • [26].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治理效应——基于银行贷款与债券的对比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3)
    • [27].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J]. 经济问题 2013(08)
    • [28].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财务治理效应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2(12)
    • [29].政府管制、融资行为与审计治理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经验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05)
    • [30].市场竞争与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互补还是替代[J]. 财经问题研究 2011(07)

    标签:;  ;  ;  

    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研究 ——基于代理成本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