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开关电源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新一代处理器对为其供电的电源系统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易于实现更优秀的电源管理方案等优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旨在研究更有效的数字控制算法,以提高开关变换器的瞬态响应特性。论文重点分析了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Digital Peak Voltage-Peak Current,DPV-PC)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的克服延时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模拟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V2C控制)方式具有过电流保护及良好的动态响应;数字系统具有可编程性、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具备易于监控、处理并适应系统条件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方式结合了这两者的优点。论文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数字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单缘调制、双缘调制)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的算法,以CCM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ve Mode,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为例,对基于不同调制方式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数字控制系统固有的延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克服延时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算法(Improved Digital Peak Voltage-PeakCurrent,IDPV-PC),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带宽和瞬态响应性能。论文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CCM模式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得到了其输出阻抗、“输入—输出”传递函数和“控制—输出”传递函数。在仿真软件MATLAB6.5中建立了小信号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频域的小信号仿真分析。分析表明,IDPV-PC控制方法对于负载突变具有比DPV-PC控制更快的响应速度。论文对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方法、克服延时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方法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开关电源技术回顾与发展趋势
  • 1.1.1 模拟电源的优势与不足
  • 1.1.2 数字电源的优势
  • 1.2 开关电源的模拟控制方式概述
  • 1.2.1 电压型控制
  • 1.2.2 电流型控制
  • 2控制)'>1.2.3 峰值电压控制(V2控制)
  • 1.3 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选题依据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字开关电源系统原理分析
  • 2.1 模拟开关电源的基本架构
  • 2.2 数字开关电源系统概述
  • 2.2.1 数字开关电源系统的基本架构
  • 2.2.2 数字电源系统精度分析
  • 2.3 数字脉宽调制方式
  • 2.3.1 单缘调制
  • 2.3.2 双缘调制
  • 2.3.3 PWM调制方式的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算法
  • 3.1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
  • 3.1.1 模拟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
  • 3.1.2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
  • 3.2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算法
  • 3.2.1 基于单缘调制的DPV-PC控制算法
  • 3.2.2 基于双缘调制的DPV-PC控制算法
  • 3.2.3 DPV-PC控制算法小结
  • 3.3 基于DPV-PC的克服延时算法
  • 3.3.1 基于前缘调制的克服延时算法
  • 3.3.2 基于其他调制方式的IDPV-PC控制算法
  • 3.3.3 克服延时算法小结
  • 3.4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 3.4.1 DPV-PC控制Buck变换器主电路环节的小信号模型
  • 3.4.2 DPV-PC控制环节的小信号模型
  • 3.4.3 DPV-PC控制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 3.4.4 IDPV-PC控制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 3.4.5 小信号传递函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研究
  • 4.1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的频域分析
  • 4.1.1 DPV-PC控制算法频域仿真
  • 4.1.2 IDPV-PC控制算法频域仿真
  • 4.1.3 DPV-PC与IDPV-PC算法的频域仿真对比
  • 4.2 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的时域分析
  • 4.2.1 DPV-PC控制与IDPV-PC控制的瞬态特性仿真比较
  • 4.2.2 瞬态特性仿真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X线发生器实际峰值电压和平均峰值电压对比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06)
    • [2].X射线发生器实际峰值电压的测量[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1(01)
    • [3].数字峰值电压控制开关变换器瞬态特性的研究[J]. 电力电子 2008(04)
    • [4].交流峰值电压对大气压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产生的离子风速的影响[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5].一种新颖的Z源逆变器直流链峰值电压控制策略[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1)
    • [6].数字虚拟峰值电压控制Buck变换器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 2013(07)
    • [7].环路延时对数字峰值电压控制开关变换器瞬态性能的影响[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06)
    • [8].基于光伏阵列建模的阴影多峰值电压估算[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11)
    • [9].网络管理经验总结十二招[J]. 计算机与网络 2011(16)
    • [10].CMOS峰值检测电路[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1(09)
    • [11].一种窄脉冲峰值电压检测保持电路的研究[J]. 仪表技术 2017(07)
    • [12].医用CT仪上基于衰减的曝光量和峰值电压自动控制基本等式(英文)[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6(06)
    • [13].基于AD7896的瞬时峰值电压测量仪[J]. 电子设计工程 2014(06)
    • [14].提高除尘电源效率的新方法[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3)
    • [15].电气测试技术课程峰值电压测量实验的设计[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17)
    • [16].RTD串联电阻和峰值电压随温度变化的测量与分析[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4(01)
    • [17].音频信号在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J].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04)
    • [18].脉冲放电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神经网络模型[J]. 高电压技术 2014(07)
    • [19].基于AVR的双通道数字电压测量计[J]. 大众科技 2011(04)
    • [20].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J]. 职业 2008(06)
    • [2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J]. 陕西电力 2016(02)
    • [22].汽车点火线圈峰值电压测量仪的研制[J]. 汽车电器 2009(03)
    • [23].脉冲电晕处理三乙胺的实验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2(02)
    • [24].RC-阻容吸收电路在顶驱变频器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9)

    标签:;  ;  ;  ;  ;  

    开关电源的数字峰值电压—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