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块体论文-茹雁云,雍华东,周又和

超导块体论文-茹雁云,雍华东,周又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导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温超导体,近场动力学,应力强度因子,裂纹扩展

超导块体论文文献综述

茹雁云,雍华东,周又和[1](2018)在《电-磁-热作用下超导块体裂纹的近场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常规的永磁铁相比,高温超导块体具有更加优异的电磁特性。超导体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会承受较大的洛仑兹力和热载荷,而电磁体力和热应变极易造成脆性高温超导体的开裂甚至破坏。相比于经典力学,近场动力学方法使用积分方程来表征本构运动方程,其可以有效地处理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因此,本文根据高温超导体在脉冲磁场中的电流及温度分布,研究了超导体受电-磁-热载荷下其内部复杂的力学行为。利用近场动力学方法得到了超导体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讨论超导体的静态平衡以及裂纹的动态扩展。结果表明超导体在脉冲磁场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会出现非单调的变化规律。应力强度因子首先由负值变为正值,最后下降趋于某一常数值。最后,本文考虑了动态载荷下裂纹的扩展特性。(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李大庆[2](2018)在《超导块体材料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 (李大庆)近期,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大学高鸿钧和丁洪领导的联合团队,首次在超导块体材料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任意子。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科学》上。1937年,理论物理学家马约拉纳预言了一种反粒子是其自身的基本粒子,被称为马约拉纳费(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8-20)

彭丹[3](2018)在《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8月18日专电(驻京见习彭丹)近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和丁洪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探针显微系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任意子。该成果对于构建稳定的、高容错、可拓展的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8-19)

相辉[4](2017)在《钇钡铜氧液体过饱和度精细调控及YBa_2Cu_3O_(7-x)超导膜、单晶、块体生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导材料自发现以来就因其奇异的物理现象、优异的物理性能与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超导材料的发现与发展不仅丰富了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而且扩展了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都依赖于高品质高温超导晶体的制备,因此生长出高品质、大尺寸、高性能、取向特定的超导晶体材料非常重要。本论文通过对钇钡铜氧超导晶体生长机制的研究,结合REBa_2Cu_3O_(7-x)(RE123 or REBCO,RE=Y,Sm,Nd)相图与过饱和度这一晶体生长动力学概念,实现了对YBa_2Cu_3O_(7-x)(Y123 or YBCO)高温超导晶体微结构的控制和性能的提高。在利用液相外延法生长YBCO高温超导膜方面,我们实现了对溶液过饱和度的精细调控,生长出a轴晶粒镶嵌在c轴膜上的ac复合外延膜、a/c晶界等YBCO人工微结构膜,这对高温超导器件的研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尺寸YBCO高温超导单晶体生长方面,采用缓冷提拉法增加溶液的过饱和度,从而实现了空气条件下单晶体生长速度的提高,获得了大尺寸、高品质的高温超导单晶体,为基础物理研究提供了样品;在YBCO高温超导块材生长方面,通过研究高、低过饱和度溶液对薄膜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镶嵌式籽晶诱导模式,解决了低过饱和度下薄膜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这一诱导模式对生长其它高熔点的功能氧化物具有普适意义。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过饱和度精细调控与YBCO人工微结构液相外延膜的生长经过长期研究,本实验室不仅在机理上澄清了(110)NdGaO_3(NGO)基板上生长a轴膜、c轴膜所需要的溶液状态,而且还能够在实验上有效调节出生长这两种膜所需要的溶液过饱和度,稳定可靠、可重复地实现a轴膜、c轴膜的生长。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工作中我们还实现了对溶液过饱和度的精细调控,不仅可以调节出以上两种极端过饱和度情况,还能够调节出溶液的中间过饱和度状态。进一步利用所实现的溶液低过饱和度状态,我们制备了具有a/c晶界结构的YBCO人工微结构膜,利用调节出的溶液中间过饱和度状态制备出ac复合外延YBCO人工微结构膜。具体说来,通过对初始保持时间控制来调控溶液的初始状态,并结合对添加溶剂量与熔化时间的共同控制,我们调控出溶液的中间过饱和度状态,并利用溶液的中间过饱和度状态在NGO单晶基板上制备了ac复合外延结构的YBCO液相外延膜。在这种复合外延结构的膜中,a轴晶粒可以作为钉扎中心,很有可能被用来提高物理性能。另外,在低过饱和度下,我们采用液相外延技术成功制备了界线清晰的具有a/c晶界的YBCO膜。不同于传统的沉积法所生长的界线不清晰、多结晶且小平面长度短的a/c晶界,这是一种新颖的、具有单结晶品质的、小平面长的晶界结构。在本项研究中,超低过饱和度溶液对制备这样的a/c晶界至关重要。在制备a/c晶界的实验中,部分腐蚀的c轴YBCO薄膜的籽晶置于超低过饱和度溶液中,基于选择生长,a轴取向的YBCO膜异质外延在腐蚀后显露的NGO基板上,而c轴取向的YBCO膜同质外延在之前镀有的c轴YBCO薄膜上,这样最终在a、c轴膜之间形成了独特的a/c晶界结构。a/c晶界是约瑟夫森结的重要结构,对约瑟夫森器件的研发非常重要。因此采用液相外延法制备的这种具有单结晶品质的、界限清晰且小平面长的a/c晶界对于基础研究和器件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2)缓冷提拉法生长大尺寸REBCO单晶高品质、大尺寸的YBCO晶体对高温超导体的基础研究和器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顶部籽晶溶液法(top-seeded solution-growth,TSSG)是一种成熟的、先进的制备RE123高温超导体的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恒温提拉法,该方法晶体生长速度慢、效率低。本项工作中,我们首次报道采用缓冷提拉法制备大尺寸REBCO单晶,晶体生长时温度从T_g缓慢降低,以持续产生一个额外的溶质流,从而提供更大的生长驱动力。在降温速率0.5K/h条件下,制备了一个a-b面大小为13.8×13.5 mm~2、c轴方向长度为12.3mm的Y123晶体,其生长速度是传统恒温提拉法的2倍。进一步,根据RE123晶体各自溶解度曲线的特征,我们给出了不同REBCO体系的降温速率范围,并讨论了亚稳区内初始过饱和度对晶体生长速度的影响。3)薄膜热稳定性与籽晶模式、溶液性质关系的研究顶部籽晶熔融法(top-seeded melt-growth,TSMG)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制备大c畴YBCO块材的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块材作为超导磁体受到广泛应用,该材料基体中含非超导相Y_2BaCuO_5(Y211)约30%(体积比)。最近发展的改进熔融法(MMG)可以将Y211含量降低至3%,是一种高效制备较高纯度YBCO晶体的方法。然而,在MMG方法中,前驱体组份只包含Y123一个相,薄膜籽晶NdBa_2Cu_3O_(7-x)(Nd123)的热稳定性因为溶液性质的改变而明显降低。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顶部籽晶法——镶嵌式籽晶法,以增强薄膜的热稳定性。镶嵌式籽晶法把低过饱和度溶液与薄膜之间的不浸润状态转变为强制浸润状态,因此薄膜表面不能暴露在空气中,氧气难以释放,这有效抑制了薄膜的分解。该方法在低过饱和度下使薄膜籽晶可承受的最高温度显着提高(至少30°C)。进一步,我们澄清了薄膜籽晶的热稳定性与溶液性质、籽晶模式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镶嵌式籽晶法可有效地适用于其他具有更高包晶反应温度的REBCO晶体和其他功能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本论文的研究表明,溶液过饱和度的精细调节对晶体生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在本项工作中为实现REBCO液相外延膜的人工微结构取向控制、大尺寸单晶体生长、高性能块材生长等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为其它体系的溶液过饱和度的精细调控与应用提供参考。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高温超导领域的基础物理研究、器件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思路与启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蔡奇[5](2015)在《甘氨酸掺杂二硼化镁多晶块体的制备及超导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单的化学掺杂获得高性能的超导材料部件是目前MgB_2超导材料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转变温度为39 K的超导体MgB_2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变压器、线圈和粒子加速器等大型装置中。其中,含碳化合物是为了满足这些应用中高载流的要求而加入的一种主流添加剂以实现碳掺杂。鉴于常用的含碳化合物都局限于仅含有C、H和O叁种元素,本文选用最简单的氨基酸(一类含C和N的化合物)甘氨酸作为添加剂,着眼于影响MgB_2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磁通钉扎中心和晶粒间连接性,在固相反应动力学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机械球磨、溶液包覆、低温烧结和两步烧结技术,对添加甘氨酸的多晶MgB_2块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获得高性能的MgB_2材料,并澄清这一类添加剂在MgB_2体系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显微技术确定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中可作为有效磁通钉扎中心的杂质相颗粒,观察晶粒间的连接性,再通过物理性能测试评估其超导性能,从而在MgB_2材料的组织和超导性能之间建立联系。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获得的主要结论有:首先向Mg–B体系中添加2~8 wt.%甘氨酸制备MgB_2多晶块体,以确定获得最高临界电流密度时所对应的添加浓度。虽然氮元素并未体现出有利作用,但少量的甘氨酸除了作为碳源,还可以在低温下与Mg反应生成可作为有效磁通钉扎中心的MgO。采用多重速率扫描法(Flynn–Wall–Ozawa法)对添加3 wt.%甘氨酸的Mg–B体系的固–固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固–固反应前MgO的生成,充当了形核位置,与未掺杂的Mg–B体系的二级Avrami–Erofeev机理函数不同,Mg–B的固–固反应是界面控制生长的一级反应,且反应激活能有所降低。于是对MgB_2体系而言,甘氨酸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添加剂,3 wt.%甘氨酸的添加在较大的磁场范围内提高了临界电流密度和不可逆磁场,为最佳添加量。后文则在添加3 wt.%甘氨酸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制备技术以获得优异性能。采用机械球磨法对B粉进行前期处理,制备了含3 wt.%甘氨酸的多晶MgB_2块体。前期球磨在B粉中储存的能量有利于Mg–B固–固阶段的反应,从而降低了样品的结晶度、促进了碳掺杂和减小了晶粒尺寸,对高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产生了有利的影响。适时的球磨使来自玛瑙球的适量Mg2Si杂质颗粒和来自甘氨酸的MgO作为有效的磁通钉扎中心,与未掺杂和未球磨的添加甘氨酸的样品相比,提高了高磁场下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但过长时间的球磨对超导性能不利。通过溶液包覆法利用甘氨酸的酒精溶液对原始粉末进行处理,分别单独包覆Mg粉、单独包覆B粉和同时包覆Mg粉和B粉,制备了含3 wt.%甘氨酸的多晶MgB_2。包覆法有利于MgO均匀地分散在样品中,避免了团聚成为大尺寸杂质相恶化晶粒间连接性,且有利于碳掺杂水平的提高,在高低磁场下都提高了临界电流密度。总而言之,包覆法同时实现了磁通钉扎效应的增强和晶粒间连接性的优化。在低温烧结的样品中,Cu活化烧结解决了低温下甘氨酸添加的Mg–B体系只生成MgO相和Mg粉剩余的问题,大大促进了烧结效率。低温烧结试样中的钉扎作用主要来自于纳米级的杂质相颗粒,除了来自于甘氨酸和Mg反应生成的MgO(~20 nm)之外,保温8 h以下样品中的杂质相主要是Mg2Cu,而保温12 h以上的样品中杂质相主要是MgCu2(~10 nm)。在600 oC下的长时间烧结显着提高了样品高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并维持了低磁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水平,然而相比于溶液包覆法高温烧结的样品,临界电流密度却有所降低。两步烧结法使杂质相的引入变得简单,对未掺杂的MgB_2样品进行两步烧结,MgB_4以共格对应关系从MgB_2晶粒中析出,随着二次升温的温度的升高,MgB_4颗粒的长大使其与母相晶粒的关系逐渐变为半共格和非共格对应关系。极少量的小尺寸自生MgB_4杂质相颗粒有利于提高未掺杂MgB_2多晶块体的临界电流密度。将二次升温技术应用于含甘氨酸的MgB_2体系中,MgB_4虽然在提高临界电流密度方面并没有带来积极作用,但可以作为杂质散射中心以提高含甘氨酸的MgB_2样品的上临界磁场,由未掺杂时的11.9 T提高至14.2 T。最后,选取结构、含碳量和熔点均与甘氨酸不同的组氨酸作为添加剂,通过比较组氨酸和甘氨酸在MgB_2材料中的作用机制,对如何选用作为添加剂的氨基酸作了总结。为获得优异的超导性能,作为添加剂的氨基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在低温下可分解产生CO2气体,与Mg反应生成MgO钉扎中心,分解温度尽量接近于Mg–B的固–固反应的温度,并选择含碳量较高的氨基酸,以实现更有效的碳掺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单迪,闫果,周廉,李成山,王庆阳[6](2012)在《Ti_3SiC_2掺杂MgB_2块体的超导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Ti3SiC2掺杂对MgB2的晶格参数(a)、微观结构、超导转变温度(Tc)和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随着Ti3SiC2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参数a逐渐变小,表明了C进入晶格代替B位的发生。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Tc从37.15K降低到36.55K。利用Bean模型通过M-H磁滞回线计算了样品的Jc值。结果表明,在低场区域,未掺杂样品的Jc值高于Ti3SiC2掺杂样品的Jc值。然而随着磁场的进一步增大,适量掺杂的样品Jc值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2年07期)

李天宇[7](2010)在《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外延生长及生长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超导体(HTSC)具有优秀的性能和巨大的潜能,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RE1Ba2Cu3O7 (REBCO, RE123,其中RE包含Y,Gd,Sm,Nd等稀土元素)系列超导块体材料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至今为止,在超导块材的生长制备领域虽然有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如生长时间过长;晶界处的冻结磁场存在损耗;籽晶对块体材料的污染;生长过程中最高温的极限被籽晶限制等。本文的主要科学意义在于从外延取向控制与生长机制两方面,讨论了控制生长高性能REBCO超导块体材料的手段及方法。主要成果如下:1.多籽晶熔融织构法生长YBCO超导块体材料中的晶界生长机制。在多籽晶熔融织构法(MSMG)中,YBCO和SmBCO薄膜首次被作为籽晶使用。引入了一个新的生长模式用于解释多籽晶法中晶界处残留熔体和单畴间夹角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薄膜籽晶显示出了同质外延,过热性能,形状规则,易于制备等优点。同时验证了晶界处的残留熔体随单畴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少。例如(110)/(110)晶界处的残留熔体明显少于(100)/(100)晶界处。2.中间隔离保护层应用于REBCO超导块材生长。中间隔离保护层首次被使用在冷籽晶熔融织构法制备REBCO超导块体材料中,即将一个微型块体置于籽晶与块体前驱体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由籽晶材料引起的污染大部分被此保护层吸收。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无籽晶污染的样品。另外,虽然熔融织构法流程中的最高温(Tmax)由于籽晶材料的限制,存在一个最高值。但通过添加保护层,Tmax的极限得到了提升。这有利于扩大样品的生长区间和抑制自发形核。总的来说,这项工作在避免了籽晶对样品污染的同时也提高了Tmax的极限值。对制备大尺寸、高性能的超导块体材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为REBCO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外延生长和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制备高性能的REBCO超导块材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0-12-01)

孙立杰[8](2010)在《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外延生长及微结构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超导体(HTSC)自从被发现以来,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就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结构上存在强烈各向异性,而且内部钉扎中心的存在也对超导性能有关键的影响。因此要得到具有高性能的高温超导材料,取向生长以及微结构控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控制高温超导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内部磁通钉扎中心的尺寸与分布,减少弱连接的产生,提高临界电流密度。在众多种类的高温超导材料中,RE1Ba2Cu3O7 (REBCO, RE123,其中RE包括Y元素和Sm, Nd, Gd等稀土元素)系列高温超导块体材料因为具有生长方法简单,取向控制容易,临界电流密度大,冻结磁场强度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在应用方面,REBCO块体材料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相比于YBCO, SmBCO和NdBCO具有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Tc)以及强磁场下更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值,因此更值得去开展研究。在块材的生长制备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是缺乏合适的籽晶;其次是钉扎中心的改善;再者就是在生长中由于RE元素对Ba元素的替代而导致非超导固溶相的出现。本论文的主要科学意义在于从外延取向控制以及微观结构调整两方面,讨论了控制生长高性能SmBCO/NdBCO块材的手段及方法。在几年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本人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一、研究NdBCO薄膜作为籽晶在块材生长中的过热特性以及应用。在块材生长中,YBCO薄膜作为籽晶显示出了过热的特性。NdBCO因为具有和YBCO相似的晶格结构及化学特性,有理由相信NdBCO薄膜应该也具有过热的特性。我们用NdBCO薄膜作为籽晶成功的用熔融织构法生长出NdBCO块体材料。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薄膜籽晶的高热稳定性可能和熔体内Nd元素的高饱和度,熔体中的Ba/Cu比例组分,以及薄膜表面晶粒在熔体中的粗化效应有关。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薄膜的结晶度对于薄膜籽晶的过热度有明显的影响,具有高结晶度的NdBCO薄膜由于界面能低,因此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考虑到NdBCO在整个REBCO系统中具有最高的包晶反应温度(Tp),因此NdBCO薄膜籽晶的使用,不仅解决了NdBCO/SmBCO块材生长中缺少合适籽晶的问题,更可以作为一种普适的籽晶选择来生长所有系列的REBCO块材。二、原位观察研究Sm2BaCu05(Sm211)晶须在高温下发生的的相外延关系利用高温金相显微镜(HTOM),我们用Sm211晶须的(010)面作为基板研究了Sm-Ba-Cu-0系统在不同热平衡温度下的相外延关系。在1100℃时,我们发现了一种微小针状相在Sm211晶须基板上的外延。通过XRD及EDS的分析,我们证实了该针状相为Sm2Ba4Cu2O9 (Sm242)相。我们认为富钡的Sm242相能够在晶须上保持亚稳态的存在,是因为外延界面的形成以及Sm242相的尺寸。当温度从高温缓降到1050℃时,我们观察到了Sm123晶粒开始在晶须表面上的外延形核。外延的Sm123和Sm211之间显示出了0°和45°两种不同的面内取向。当温度重新上升到1085℃时,发现0°晶粒在1055℃就出现熔化,而45°晶粒直到1085℃才熔化,说明45°晶粒和Sm211晶须有更好的晶格匹配,因此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经过晶格适配的计算以及前述的结果,我们进一步提出了Sm123与Sm242之间也可能存在外延关系。叁、研究富钡Sm242相的添加对生长高质量Sm123块体材料的影响。组分控制是抑制SmBCO块材生长中Sm和Ba的替代,避免固溶体形成的有效方法。在本工作中,通过添加富钡的Sm242相,成功在空气中用熔融织构法生长出了具有高超导性能的Sm123超导块材。在生长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具有过热特性的SmBCO以及NdBCO薄膜作为籽晶来控制块材的外延取向。通过分析并优化Sm242相的添加量,我们获得了具有94K的高临界温度和小于1K的临界转变宽度(△Tc)的SmBCO块材。这是目前在空气中生长的同类样品中所获得的最高Tc值。在测量样品的临界电流密度时,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相对较强的第二峰,这个第二峰的出现可能是由于Sm123内形成的组分涨落形成的。此外,由于Sm242相的添加,块材中Sm211非超导相和熔体中的界面能发生了改变,在块材内的尺寸和分布也有相当的改善。本论文的工作,为REBCO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控制和微结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希望在将来能够实现大尺寸高性能高温超导块材的制备,以适应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0-05-01)

梁锦霞[9](2004)在《MgB_2超导块体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Mg 粉和 B 粉为原料,用传统无压烧结方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成功地制备出 MgB2块材,并研究了其显微结构和超导电性,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样品的成分,密度和微观结构。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传统无压烧结合成 MgB2块材的工艺,重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对样品性能的影响,包括原料混合时间,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原料配比。实验表明,把 Mg 粉和 B 粉按原子比在 1:2≤Mg:B≤1.2:2 范围内混合,在流动的氩气中在 750℃下保温 3 个小时得到的样品杂质最少,成分单一,纯度较高。在传统烧结中,用 Mg 粉和 B 粉合成的 MgB2块材在烧结后发生膨胀现象,膨胀率大约在 4.0%左右,而且叁维方向上的膨胀程度不等。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相比,采用传统方法合成的 MgB2块材虽然成分单一,但其密度不高。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压制过程中增大压力可以使样品的密度提高,可达理论密度的 47%,但离理论密度还是相去甚远。本文还对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合成 MgB2块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讨论了烧结过程中隔离介质材料,烧结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样品纯度的影响。与传统无压烧结相比,SPS 方法实现了 MgB2块材的快速烧结,使样品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达理论密度的 81%。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SPS 方法合成的样品气孔细小,比较均匀致密,断面更加平整。最后,对传统无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均在 39 K 左右。(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4-05-01)

李勇,闻平,刘振兴,景秀年,王万录[10](2004)在《块体金属玻璃Zr_(46.75)Ti_(8.25)Cu_(7.5)Ni_(10)Be_(2.75)的超导与负电阻温度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了块体金属玻璃Zr4 6 75Ti8 2 5Cu7 5Ni1 0 Be2 7 5在退火前后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测量的温度范围为 1 5—30 0K .样品在退火前后都发现有超导现象 .零磁场下其超导转变温度Tc 分别为 1 84和 3 76K .在 5— 30 0K温度范围内 ,原始样品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 .如果取Zr,Ti,Cu ,Ni及Be分别贡献出 1 5 ,1 5 ,0 5 ,0 5及两个传导电子 ,则可以用扩展的Faber Ziman理论去解释原始样品的负电阻温度系数 .还对块体金属玻璃Zr4 6 75Ti8 2 5Cu7 5Ni1 0 Be2 7 5在温度范围 5— 30 0K之间的R(T)曲线用一个多项式进行了拟合(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超导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讯 (李大庆)近期,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大学高鸿钧和丁洪领导的联合团队,首次在超导块体材料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任意子。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科学》上。1937年,理论物理学家马约拉纳预言了一种反粒子是其自身的基本粒子,被称为马约拉纳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导块体论文参考文献

[1].茹雁云,雍华东,周又和.电-磁-热作用下超导块体裂纹的近场动力学分析[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2].,李大庆.超导块体材料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N].科技日报.2018

[3].彭丹.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N].文汇报.2018

[4].相辉.钇钡铜氧液体过饱和度精细调控及YBa_2Cu_3O_(7-x)超导膜、单晶、块体生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5].蔡奇.甘氨酸掺杂二硼化镁多晶块体的制备及超导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5

[6].单迪,闫果,周廉,李成山,王庆阳.Ti_3SiC_2掺杂MgB_2块体的超导性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

[7].李天宇.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外延生长及生长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8].孙立杰.高温超导块体材料的取向外延生长及微结构控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9].梁锦霞.MgB_2超导块体材料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

[10].李勇,闻平,刘振兴,景秀年,王万录.块体金属玻璃Zr_(46.75)Ti_(8.25)Cu_(7.5)Ni_(10)Be_(2.75)的超导与负电阻温度系数[J].物理学报.2004

标签:;  ;  ;  ;  

超导块体论文-茹雁云,雍华东,周又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