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论文摘要

目前,传统乳液聚合所能得到的产物粒径大多在微米级。采用微乳液聚合能直接制备10-50nm的聚合物粒子,但是过高的乳化剂含量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用乳液聚合代替微乳液聚合来生产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水溶性紫外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通过紫外光引发传统乳液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乳化剂含量为0.4wt%,单体浓度为10wt%。整个聚合过程可在1-2h中完成,转化率超过90%,粒径在20-40nm范围内。其形成纳米粒子的机理为:原位形成的带有端羟基的聚苯乙烯分子链,可增加粒子的胶体稳定性,并在乳化剂浓度较低时防止粒子的聚并。继而,用油溶性紫外光引发剂Irgacure 1173,通过紫外光引发传统乳液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且体系的乳化剂浓度为0.4wt%和产物粒径均在20-40nm范围内。研究了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入射光强对反应的影响,并指出其形成纳米粒子的机理为:更快的反应速率产生更多的乳胶粒子,从而无需羟基的助稳定作用,亦能有效地降低粒径。进一步利用紫外光引发传统乳液聚合体系,以水溶性Irgacure 2959为紫外光引发剂,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凝胶,凝胶粒子尺寸在20nm左右。并且表明交联剂含量与入射光强对凝胶粒子粒径的影响不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乳液聚合
  • 1.1.1 微乳液的性质与微观结构
  • 1.2 乳液聚合
  • 1.2.1 物理模型
  • 1.2.1 动力学理论
  • 1.3 紫外光光引发聚合研究
  • 1.3.1 紫外光引发剂的研究
  • 1.3.2 光引发聚合动力学研究
  • 1.4 乳液聚合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制备苯乙烯纳米粒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反应装置
  • 2.2.3 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
  • 2.2.4 热引发乳液聚合
  • 2.2.5 表征
  • 2.3 Irgacure2959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
  • 2.3.1 三个聚合体系的比较
  • 2.3.2 NMR验证
  • 2.3.3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2.3.4 乳化剂浓度的影响
  • 2.3.5 入射光强的影响
  • 2.4 Irgacure 1173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
  • 2.4.1 不同光引发剂的聚合体系的比较
  • 2.4.2 NMR验证
  • 2.4.3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2.4.4 乳化剂浓度的影响
  • 2.4.5 入射光强的影响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Irgcure2959引发乳液聚合制备苯乙烯纳米凝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反应装置
  • 3.2.3 紫外光引发纳米凝胶的合成
  • 3.2.5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3.2 入射光强的影响
  • 3.3.3 乳化剂浓度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稀土纳米粒子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纯有机磷光纳米粒子有效杀灭耐药细菌(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2)
    • [3].电喷雾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01)
    • [4].二硫化钼纳米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2)
    • [5].荧光聚多巴纳米粒子在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2)
    • [7].纳米粒子-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9)
    • [8].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吸附分离材料及其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冲击超双疏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3)
    • [10].TiO_2纳米粒子对铝锂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4)
    • [11].新型靶向纳米粒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20(08)
    • [12].荧光成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关联定量分析细胞内铜纳米粒子[J]. 分析化学 2020(10)
    • [13].四硫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J]. 化学通报 2020(10)
    • [14].纳米粒子的精准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09)
    • [15].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9)
    • [16].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细粒矿物浮选的影响[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2)
    • [17].场流分离及其在环境纳米粒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9(01)
    • [18].核壳结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9].铁蛋白系统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相互作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0].纳米粒子展现出粮食作物的可持续种植方法[J]. 基层农技推广 2016(12)
    • [21].化学家构建纳米粒子“图书馆”[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22].钙类纳米粒子基因传递体系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01)
    • [23].稀土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4].丁香酚/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膜的制备及表征[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01)
    • [25].三聚磷酸钠改性聚氨酯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6].纳米粒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 色谱 2017(03)
    • [27].一种含有铁蓝型络合物纳米粒子的分散体及其薄膜的制备[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7(01)
    • [28].纳米材料中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 价值工程 2017(13)
    • [29].食品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7)
    • [30].纳米粒子阻燃丙烯酸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5)

    标签:;  ;  ;  ;  

    紫外光引发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